一种应用于热风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5993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热风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对风波腔内即风流通道末端的气体温度进行监控,从而控制多通阀工作,控制风流通道上各辅热进口的热量补充。风流通道内,通过气压差推动风流动,而风流通道内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气压差与风流温度成正比。风流通道内,风流动过程中逐步散热。故而,对风波腔内的气体温度进行监控,也间接的监控了风流通道内的整体温度。然后,在需要进行温度补充时,注意检测各辅热进口处温度,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多通阀各出口的导通,有利于对风流通道内的气流温度进行控制,提高能量利用率。

A control method applied to hot air circul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trol method applied to the hot air circulation device. By monitoring the gas temperature at the end of the airflow channel, the work of the multi way valve is controlled, and the heat supplement of the auxiliary heat inlet on the air passage is controlled. In the wind channel, the air flow is driven by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and the air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ends of the wind channel is proportional to the air flow temperature. The wind flow is gradually dissipating in the flow process. Therefor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air in the air wave is monitored and the overall temperature in the wind channel is monitored. Then, when temperature supplement is needed,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detecting the temperature of each auxiliary heat inlet, and control the conduction of the outlet of the multiway valve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which will help control the airflow temperature in the airflow channel and improve the energy utilization rat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热风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热风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热能损耗一直是能源领域一个不可避免的能源损耗问题,例如,加热过程中溢出的热量,机器运转过程中的摩擦产热。故而,如果能够对热能进行回收利用,非常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计划。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热风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热风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热风循环装置包括:热源,风流通道、风波腔、引力塔和多个风动机构;风流通道第一端设置进风口,风流通道第二端通过风波腔连通引力塔,引力塔上设有尾气出口;风波腔内靠近风流通道的一侧设有风波器,其靠近引力塔的一侧设有风波起引器;多个风动机构均安装在风流通道外侧,风流通道内安装有与风动机构一一对应的风叶片,各风动机构与对应的风叶片连接并可随着风叶片转动;热源设有主出风口和辅助出风口,辅助出风口连接预设的多通阀进口,多通阀的多个出口分别连接沿着风流通道轴向分布并与风流通道连通的辅热进口;热源主出风口与风流通道进风口连通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风波腔内的温度,并判断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度值;S2、当风波腔内温度小于第一温度值,则检测风流通道内各辅热进口处的温度,并逐一与预设的第二温度值比较;S3、判断辅热进口处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值;S4、是,则控制多通阀连通该辅热进口和热源的辅助出风口;S5、否,则控制多通阀阻断该辅热进口和热源的辅助出风口;S6、当风波腔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值,则控制多通阀所有出口均与进口阻断。优选地,第二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值。优选地,热源内设有加热器,且加热器设有工作功率依次增强的多级工作状态;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7:根据多通阀工作状态调整加热器工作状态。优选地,步骤S7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71、预设多个量度阈值,多个量度阈值与加热器多级工作状态一一对应,最小量度阈值为0,最大量度阈值小于或者等于多通阀出口数量;S72、将多通阀导通出口数量与各量度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从加热器多级工作状态中选择目标级数;S73、根据目标级数控制加热器工作。优选地,步骤S72中,当多通阀导通出口数量位于两个量度阈值之间时,选择较小的量度阈值对应的加热器工作状态级数作为目标级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热风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对风波腔内即风流通道末端的气体温度进行监控,从而控制多通阀工作,控制风流通道上各辅热进口的热量补充。风流通道内,通过气压差推动风流动,而风流通道内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气压差与风流温度成正比。风流通道内,风流动过程中逐步散热。故而,对风波腔内的气体温度进行监控,也间接的监控了风流通道内的整体温度。然后,在需要进行温度补充时,注意检测各辅热进口处温度,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多通阀各出口的导通,有利于对风流通道内的气流温度进行控制,提高能量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热风循环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热风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热风循环装置包括:热源1,风流通道2、风波腔3、引力塔4和多个风动机构5。风流通道2第一端设置进风口,风流通道2第二端通过风波腔3连通引力塔4,引力塔4上设有尾气出口。风波腔3内靠近风流通道2的一侧设有风波器6,其靠近引力塔4的一侧设有风波起引器7。风波起引器7与风波器6结合用于引导风波腔3内的气体流动,以便风波腔3内的气流通过引力塔4排出。同时,风流通道2内的气流在气压作用下,从第一端流向第二端,从而在风流通道2内产生风能。多个风动机构5均安装在风流通道2外侧,风流通道2内安装有与风动机构5一一对应的风叶片8,各风动机构5与对应的风叶片8连接并可随着风叶片8转动,以便将风流通道2内的风能转换为机械动能输出利用。热源1设有主出风口和辅助出风口,辅助出风口连接预设的多通阀9进口,多通阀9的多个出口分别连接沿着风流通道2轴向分布并与风流通道2连通的辅热进口,热源1主出风口与风流通道进风口连通。热源1用于通过主出风口和辅助出风口将加热后的热风输入风流通道2,以便风流通道2内通过温差和压强差提升气体流动速度,从而增加风流通道2内的风动能。风流通道2内风速提升的情况下,风叶片转动速度提高,从而,使得更多的风能转换为机械动能输出。参照图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应用于热风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风波腔3内的温度,并判断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度值。S2、当风波腔3内温度小于第一温度值,则检测风流通道2内各辅热进口处的温度,并逐一与预设的第二温度值比较。本实施方式中,风流通道2内,通过气压差推动风流动,而风流通道2内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气压差与风流温度成正比。风流通道内,风流动过程中逐步散热,但是,为了保证风力通道内的压强差,风流通道2输出气体的温度应大于预设的第一温度。如果,风流通道2输出气体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则很难保证风流通道2内的风能足以转动风叶片,此时,需要补充风流通道2内的热量。S3、判断辅热进口处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值。第二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值。由于风流通道2内的气体在流动过程中逐步散热,故而,第一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值的设定符合了风流通道内的气温分布。本步骤中,对各辅热进口的温度逐一与第二温度值比较,以便逐一对各辅热进口的温度进行判断。S4、是,则控制多通阀9连通该辅热进口和热源1的辅助出风口,以便从该辅热进口处补充热量。S5、否,则控制多通阀9阻断该辅热进口和热源1的辅助出风口。如此,在辅热进口处风流通道内气体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切断多通阀9与该辅热进口的连通,有利于节约热能,避免风波腔3排出气体温度过高,造成能量浪费。S6、当风波腔3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值,则控制多通阀9所有出口均与进口阻断。此时,风波腔3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值,则说明风流通道2内整体温度足以满足气体热膨胀需求,即,可保证风叶片转动,此时,控制多通阀9整体截止,有利于避免多余的热能输出,避免能量浪费。本实施方式中,热源1内设有加热器,且加热器设有工作功率依次增强的多级工作状态,以便满足不同情况下的热量输出。该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71、预设多个量度阈值,多个量度阈值与加热器多级工作状态一一对应,最小量度阈值为0,最大量度阈值小于或者等于多通阀9出口数量。S72、将多通阀9导通出口数量与各量度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从加热器多级工作状态中选择目标级数。本实施方式中,选择加热器工作状态等级时,依照多通阀9导通出口数量越多,对应的加热器工作状态等级下加热器工作功率越高。本实施方式中,当多通阀导通出口数量位于两个量度阈值之间时,选择较小的量度阈值对应的加热器工作状态级数作为目标级数。S73、根据目标级数控制加热器工作。结合步骤S71-S73,根据多通阀9工作状态调整加热器工作状态,有利于控制能耗损失。本实施方式中,热源1为热空气来源,即热源1作为过渡桥梁,用于将各种应用场景产生的热空气导入风流通道2,以便风流通道2内形成风动能,实现热能到风能的转换。如此,避免热空气直接排放造成的热能损耗,实现了热能的回收利用。热源1内加热器的设置,可用于当热源1输出的空气热量不足时,对热源1内的热空气进行热量补充,从而方便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热风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热风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热风循环装置包括:热源(1),风流通道(2)、风波腔(3)、引力塔(4)和多个风动机构(5);风流通道(2)第一端设置进风口,风流通道(2)第二端通过风波腔(3)连通引力塔(4),引力塔(4)上设有尾气出口;风波腔(3)内靠近风流通道(2)的一侧设有风波器(6),其靠近引力塔(4)的一侧设有风波起引器(7);多个风动机构(5)均安装在风流通道(2)外侧,风流通道(2)内安装有与风动机构(5)一一对应的风叶片(8),各风动机构(5)与对应的风叶片(8)连接并可随着风叶片(8)转动;热源(1)设有主出风口和辅助出风口,辅助出风口连接预设的多通阀(9)进口,多通阀(9)的多个出口分别连接沿着风流通道(2)轴向分布并与风流通道(2)连通的辅热进口;热源(1)主出风口与风流通道进风口连通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风波腔(3)内的温度,并判断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度值;S2、当风波腔(3)内温度小于第一温度值,则检测风流通道(2)内各辅热进口处的温度,并逐一与预设的第二温度值比较;S3、判断辅热进口处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值;S4、是,则控制多通阀(9)连通该辅热进口和热源(1)的辅助出风口;S5、否,则控制多通阀(9)阻断该辅热进口和热源(1)的辅助出风口;S6、当风波腔(3)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值,则控制多通阀(9)所有出口均与进口阻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热风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热风循环装置包括:热源(1),风流通道(2)、风波腔(3)、引力塔(4)和多个风动机构(5);风流通道(2)第一端设置进风口,风流通道(2)第二端通过风波腔(3)连通引力塔(4),引力塔(4)上设有尾气出口;风波腔(3)内靠近风流通道(2)的一侧设有风波器(6),其靠近引力塔(4)的一侧设有风波起引器(7);多个风动机构(5)均安装在风流通道(2)外侧,风流通道(2)内安装有与风动机构(5)一一对应的风叶片(8),各风动机构(5)与对应的风叶片(8)连接并可随着风叶片(8)转动;热源(1)设有主出风口和辅助出风口,辅助出风口连接预设的多通阀(9)进口,多通阀(9)的多个出口分别连接沿着风流通道(2)轴向分布并与风流通道(2)连通的辅热进口;热源(1)主出风口与风流通道进风口连通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风波腔(3)内的温度,并判断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温度值;S2、当风波腔(3)内温度小于第一温度值,则检测风流通道(2)内各辅热进口处的温度,并逐一与预设的第二温度值比较;S3、判断辅热进口处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值;S4、是,则控制多通阀(9)连通该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仁曹文波张文锐唐武才舒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