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926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丸机,包括本体和抛丸室,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抛丸室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抛丸室分隔为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抛丸室内竖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从所述隔板的圆心处贯穿隔板设置,所述下空腔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的驱动部;所述转动轴位于上空腔内的一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垂直于所述转动轴设置;所述横杆上活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能以横杆为轴转动;所述抛丸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套筒的端部伸入到所述环形槽内,且所述套筒与所述环形槽的顶壁相抵接;所述套筒位于环形槽内的一端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增摩件,且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固定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工件可以随之转动,减少了加工死角;进一步增大了弹丸的覆盖面积,对工件的加工全面、彻底。

A shot blas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ot blast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nd a blast chamber,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e shot blast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the baffle plate shot chamber into an upper cavity and a lower cavity; the shot blasting chamber are arranged vertically in the rotating shaft, the rotating shaft from the center of the diaphragm through the diaphragm, the lower cavity is arranged for driving the drive shaft rotation part to rotate; the rotating shaft located on one end of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verse rod, the transverse rod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the transverse rod is movably sleeved with the sleeve, the sleeve to the bar the axis of rotation; the side wall of the room is provided with a ring groove, the end of the sleeve extends into the annular groove and the top wall of the sleeve and the ring groove is connected; the sleeve is positioned at one end of the annular slot.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circumference is provided with a friction increasing element, and the sleeve has a fixing part for fixing the workpiece. The utility model enables the workpiece to rotate along with it, reducing the processing dead angle, further increasing the coverage area of the projectile, and processing the workpiece completely and thorough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丸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表面处理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抛丸机。
技术介绍
抛丸机是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通过抛丸机对工件进行加工,不仅可以清除铸件表面氧化皮和粘砂,同时也是铸件质量检查前不可缺少的准备工序。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529070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吊钩旋转抛丸机,包括室体,在室体的侧部设有沿竖向设置的承载件,承载件与室体转动连接,在承载件上沿竖向间隔设有若干个抛丸机,在承载件与室体之间设有水平摆动驱动件;清理零件时,启动抛丸机和水平摆动驱动件,在抛丸机抛出钢丸的同时水平摆动驱动件驱动承载件在水平方向摆动,从而带动抛丸机在水平方向摆动,增大抛丸机抛出钢丸的覆盖范围,从而提高钢丸的利用效率和清理效率。但是,利用设置有这种吊具的抛丸机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工件在抛丸室内摆动的范围有限,对工件的加工存在死角,且如果挂有多个工件时,摆动的工件之间容易发生碰撞,易出现隔损,影响对工件的加工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丸机,其具有对工件加工彻底、加工品质高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抛丸机,包括本体和抛丸室,所述抛丸室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抛丸室分隔为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抛丸室内竖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从所述隔板的圆心处贯穿隔板设置,所述下空腔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的驱动部;所述上空腔内沿抛丸室的径向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垂直于所述转动轴设置;所述横杆上活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能以横杆为轴转动;所述抛丸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套筒的端部伸入到所述环形槽内,且所述套筒与所述环形槽的顶壁相抵接;所述套筒位于环形槽内的一端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增摩件,且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固定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加工工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套筒上,对工件进行抛丸加工时。通过驱动部驱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横杆转动,横轴上的套筒随横杆一起以转动轴为轴转动。套筒远离转动轴的一端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增摩件,且套筒的端部与抛丸室侧壁上的环形槽的顶壁相抵。套筒随横杆一起转动时,在套筒与环形槽的顶壁抵接处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套筒以横杆为轴发生自转,固定在套筒上的工件随之自转。套筒在抛丸室内绕转动轴转动的同时自转,带动工件随之在竖直平面和水平平面内转动,增大了弹丸的覆盖面积,减少了加工死角,对工件的加工完全、彻底,提高了加工品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位于下空腔内一端的棘轮,且所述转动轴上活动设置有杠杆;所述杠杆上设置有一端铰接于杠杆上,另一端卡于所述棘轮的棘爪,所述杠杆和棘爪采用弹性限位机构来实现棘爪的一端卡于棘轮;所述杠杆的端部设置有为杠杆提供推拉动力的推拉机构,并通过杠杆将推拉动力传递给棘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拉机构提供推力时,杠杆将推力传递给棘爪,棘爪推动棘轮转动,进而驱动转动轴转动;推拉机构提供拉力时,棘爪松开棘轮。利用杠杆原理,推拉机构只需要产生较小的推力就可以推动转动轴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杠杆连接有两个推拉机构,两个棘爪和一根转动轴,从杠杆的一端到另外一端,依次连接推拉机构、棘爪、转动轴、棘爪和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可同时释放推力或拉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两组推拉机构和棘爪驱动棘轮转动,可以提供更大的推动力。进一步地,所述推拉机构为液压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体积小,易于安装,易于控制,且产生的推力大。进一步地,所述横杆设置有若干根,每一所述横杆上均套设有套筒,每一所述套筒上均设置有增摩件和固定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根横杆和套筒,可以同时固定多个工件,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加工处理,提高了加工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增摩件为设置在所述套筒端部圆周外壁上的凸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上的凸纹增加了套筒与环形槽顶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套筒更容易带动工件自转。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筒圆周外壁上的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套筒的轴向设置;所述滑槽内滑移设置有若干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部还包括用于将工件固定在两相邻所述滑块上的固定架之间的固定件;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滑块位置的锁固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除锁固件的锁固作用可以调整滑块在滑槽内的位置,通过固定件将工件固定在相邻两滑块上的固定架之间后,通过锁固件对滑块的位置进行锁固,滑块不会在滑槽内滑移。进一步地,所述锁固件包括贯穿所述滑槽侧壁的若干锁固螺栓,所述滑块的侧面设置有供所述锁固螺栓插入的螺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松锁固螺栓解除对滑块的锁固,可以移动调整滑块在滑槽内的位置,以安装不同尺寸的工件。工件被固定后,旋紧锁固螺栓,使锁固螺栓插入滑块上的螺孔,可以将滑块的相对位置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端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固定架端部的通孔、带孔的工件、另一固定架上的通孔,然后旋紧固定螺母可以将工件固定加持在两固定架之间。固定牢靠,工件不易脱落。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与工件抵接的侧面设置有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片可以增加工件与固定架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固定的牢靠性,同时避免了固定架与工件的直接接触,减少了对工件的隔损,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对工件具有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套筒端部与环形槽顶壁之间的摩擦使得套筒在随横杆转动的同时,可以以横杆为轴自转,使得工件可以随之转动,减少了加工死角;2、驱动部驱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横杆和套筒一起以转动轴为轴转动,使得工件在竖直平面上转动的同时可以在水平平面上转动,进一步增大了弹丸的覆盖面积、减少了加工死角,对工件的加工全面、彻底。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抛丸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抛丸机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中抛丸机的局部结构的爆炸图。图中:1、本体;2、抛丸室;21、活动门;22、隔板;23、上空腔;24、下空腔;25、环形槽;3、转动轴;31、横杆;32、棘轮;4、套筒;41、轴承;42、凸纹;5、杠杆;51、棘爪;6、液压缸;7、滑槽;71、滑块;711、螺孔;72、固定架;721、通孔;73、固定螺栓;731、固定螺母;74、锁固螺栓;75、垫片;8、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抛丸机,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本体1和抛丸室2,抛丸室2上设置有活动门21,打开活动门21可以将工件8放入抛丸室2内,对工件8进行加工处理。参照图2,抛丸室2内竖直设置有转动轴3,转动轴3上套设有隔板22。隔板22将抛丸室2分为上空腔23和下空腔24。转动轴3位于下空腔24的一端设置有棘轮32和杠杆5,棘轮32固定设置在转动轴3上,杠杆5活动套设在转动轴3上且可以以转动轴3为轴转动。杠杆5上设置有棘爪51,棘爪51一端铰接在杠杆5上,另一端与棘轮32相抵。杠杆5的两端均设置有液压缸6,两液压缸6镜像对称设置在杠杆5的两端,且均垂直于杠杆5的长度方向设置。液压缸6的活动端与杠杆5的端部相铰接,液压缸6产生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抛丸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抛丸机,包括本体(1)和抛丸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室(2)内设置有隔板(22),所述隔板(22)将抛丸室(2)分隔为上空腔(23)和下空腔(24);所述抛丸室(2)内竖直设置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从所述隔板(22)的圆心处贯穿隔板(22)设置,所述下空腔(24)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3)转动的驱动部;所述上空腔(23)内沿抛丸室(2)的径向设置有横杆(31),所述横杆(31)垂直于所述转动轴(3)设置;所述横杆(31)上活动套设有套筒(4),所述套筒(4)能以横杆(31)为轴转动;所述抛丸室(2)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25),所述套筒(4)的端部伸入到所述环形槽(25)内,且所述套筒(4)与所述环形槽(25)的顶壁相抵接;所述套筒(4)位于环形槽(25)内的一端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增摩件,且所述套筒(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8)的固定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丸机,包括本体(1)和抛丸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室(2)内设置有隔板(22),所述隔板(22)将抛丸室(2)分隔为上空腔(23)和下空腔(24);所述抛丸室(2)内竖直设置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从所述隔板(22)的圆心处贯穿隔板(22)设置,所述下空腔(24)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3)转动的驱动部;所述上空腔(23)内沿抛丸室(2)的径向设置有横杆(31),所述横杆(31)垂直于所述转动轴(3)设置;所述横杆(31)上活动套设有套筒(4),所述套筒(4)能以横杆(31)为轴转动;所述抛丸室(2)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25),所述套筒(4)的端部伸入到所述环形槽(25)内,且所述套筒(4)与所述环形槽(25)的顶壁相抵接;所述套筒(4)位于环形槽(25)内的一端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增摩件,且所述套筒(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8)的固定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3)位于下空腔(24)内一端的棘轮(32),所述转动轴(3)上活动设置有杠杆(5);所述杠杆(5)上设置有一端铰接于杠杆(5)上,另一端卡于所述棘轮(32)的棘爪(51),所述杠杆(5)和棘爪(51)采用弹性限位机构来实现棘爪(51)的一端卡于棘轮(32);所述杠杆(5)的端部设置有为杠杆(5)提供推拉动力的推拉机构,并通过杠杆(5)将推拉动力传递给棘爪(5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5)连接有两个推拉机构,两个棘爪(51)和一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鹏杨俊华孔林方蒋玉富芮建民唐黎春史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鹏程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