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状决定方法及道次规程设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5245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决定关于作为滚轧对象的多种滚轧材料能得到良好的滚轧形状的滚轧条件(特别是中间轧辊的锥形状)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决定具备中间轧辊偏移机构(2)的冷轧机所具有的中间轧辊(10)的锥形状的方法,包括:输入工序,输入用于决定表示滚轧材料8的形状控制成为可能的范围的形状控制区域的除了锥形状以外的条件;和决定工序,决定锥形状,以使得在第1条件及第2条件下形状控制区域包含二维坐标平面的原点。

Cone shap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path sett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锥形状决定方法及道次规程设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轧机所具备的中间轧辊的锥形状的决定方法、以及多级轧机中的道次规程的设定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在冷轧中,具备中间轧辊的多级轧机(6级轧机、12级轧机、20级轧机等)被广泛应用。具备中间轧辊的多级轧机至少具备:将作为滚轧对象的滚轧材料(例如金属带)沿其厚度方向夹入的一对工作轧辊、设置在这一对工作轧辊各自背后的一对中间轧辊、以及经由该中间轧辊来支撑所述工作轧辊的一对支承辊。因为所述工作轧辊会受到滚轧材料的变形阻力而弯曲,所以多级轧机具备对滚轧后的薄板的形状进行控制的各种形状控制机构(形状控制单元)。冷轧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在滚轧开始时对轧辊弯曲机或轧辊偏移机等形状控制机构的控制量进行初始设定,并且利用设置在轧机出口侧的形状检测器对滚轧中的滚轧材料形状进行测定,并基于测定结果来修正形状控制机构的控制量。滚轧后的薄板的形状不但有端部伸展(在滚轧方向上,与薄板的中央相比板端部的伸展更长)、中部伸展(在滚轧方向上,与板端部相比中央的伸展更长)等单纯的形状不良,还有四分之一伸展或各种伸展组合而成的复合伸展。因此,优选在薄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多个部位对滚轧形状进行评价。具体而言,通常利用板端部及四分之一部相对于板宽中央的伸展率差来评价滚轧形状,并且对形状进行控制,以使得各自的伸展率差成为目标值。再者,所谓四分之一部,是指板宽方向上的薄板的中央与板端部之间的部分。在6级轧机、12级轧机、20级轧机等多级轧机中,作为形状控制机构,有时采用使在单侧端部设置有1级或多级的锥的中间轧辊在轴方向上移动的中间轧辊偏移机。中间轧辊偏移机辊通过使中间轧辊在轴方向上移动而使锥部移动,由此使中间轧辊与工作轧辊及支承辊的接触载荷分布发生变化,对滚轧后的薄板的形状进行控制。然后,如果中间轧辊的锥形状(锥角、锥长度)适合,那么与中间轧辊偏移机及轧辊弯曲机等形状控制机构组合起来,利用高精度的形状控制系统进行形状控制,由此可有效地进行形状控制,从而得到良好的滚轧形状。但是,中间轧辊的锥形状的决定依仗于基于经验的试错实验,有时因为锥形状不适合,而无法得到良好的滚轧形状。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利用数值分析模型,预测滚轧形状,使得该预测形状尽可能接近于目标形状的方法。详细而言,记载了如下方法:利用包含未知数的4次以上的函数对多级轧机的中间轧辊形状进行近似计算,利用最小二乘法来决定表现中间轧辊形状的未知数。但是,在生产管理上,难以按滚轧材料的板宽、板厚、材质等每个滚轧条件来变更中间轧辊的形状。因此,在制造现场,优选利用同一形状的中间轧辊在宽范围的滚轧条件下进行滚轧。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方法中使形状适合化的中间轧辊的情况下,难以利用同一形状的中间轧辊,在该中间轧辊作为对象的全部滚轧条件下获得良好的滚轧形状。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以下方法:进行形状预测的数值分析,并且决定形状评价函数,而决定多级轧机用中间轧辊的锥形状,以使得即便在标准的滚轧道次规程以外也能得到良好的滚轧形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62-142012号公报(1987年6月25日公开)[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6-39414号公报(1994年2月15日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使用以专利文献2所述的方法而决定的中间辊,那么利用所决定的锥形状的中间辊,来得到良好的轧制形状的轧制条件的范围扩大。但是,即便利用具有通过专利文献2所述的方法而决定的锥形状的中间辊,可应对的轧制条件的范围也存在界限,有时无法得到良好的轧制形状。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决定针对成为滚轧对象的多种滚轧材料能得到良好的滚轧形状的滚轧条件(特别是中间轧辊的锥形状)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中的锥形状决定方法是决定冷轧机所具有的中间轧辊的锥形状的方法,所述冷轧机具备多种对作为滚轧对象的滚轧材料的滚轧形状进行控制的形状控制机构,并且具备使在单侧端部具有所述锥形状的所述中间轧辊在该中间轧辊的轴方向上移动的中间轧辊偏移机构,作为一种所述形状控制机构,其中,所述锥形状决定方法包括:输入工序,输入用于决定形状控制区域的除了所述锥形状以外的条件,所述形状控制区域是在将所述滚轧材料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伸展率与宽度方向的中央的伸展率之差设为x坐标、且将比所述端部更靠近所述中央的中间部的伸展率与所述中央的伸展率之差设为y坐标的二维坐标平面内,表示通过使多种所述形状控制机构运转而可实现所述滚轧材料的形状控制的范围;和决定工序,决定所述锥形状,以使得在将具有针对所述中间轧辊而预先设定的宽度范围内的最大宽度的滚轧材料设为形状控制对象时对所述滚轧材料施加的单位宽度载荷为最小的第1条件、以及将具有所述宽度范围内的最小宽度的滚轧材料设为形状控制对象时所述单位宽度载荷为最大的第2条件下,所述形状控制区域包含所述二维坐标平面的原点。本专利技术中的道次规程的设定方法是执行多个道次的多级冷轧机的道次规程的设定方法,执行最终道次的冷轧机具备多种对作为滚轧对象的滚轧材料的滚轧形状进行控制的形状控制机构,并且具备使在单侧端部具有锥形状的中间轧辊在该中间轧辊的轴方向上移动的中间轧辊偏移机构,作为一种所述形状控制机构,其中,所述道次规程的设定方法包括:确定工序,关于所述最终道次的冷轧机,确定形状控制区域包含原点的单位宽度载荷的范围,所述形状控制区域是在将所述滚轧材料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伸展率与宽度方向的中央的伸展率之差设为x坐标、且将比所述端部更靠近所述中央的中间部的伸展率与所述中央的伸展率之差设为y坐标的二维坐标平面内,表示通过使多种所述形状控制机构运转而可实现所述滚轧材料的形状控制的范围;和设定工序,设定所述多级轧机的至少1个滚轧条件,以使得所述最终道次的冷轧机中的单位宽度载荷处于所述确定工序中所确定的单位宽度载荷的范围内。[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中,能够决定关于多种滚轧材料能得到良好的滚轧形状的滚轧条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锥形状决定方法的应用对象的一例的6级轧机的构成的示意图。图2(a)是表示滚轧材料的板宽对形状控制平面造成的影响的曲线图,(b)是表示单位宽度载荷对形状控制平面造成的影响的曲线图。图3是表示所述6级轧机所包含的上位计算机的概略构成的框图。图4是表示所述上位计算机所执行的决定锥形状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图5(a)是表示在成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实施例中所设定的锥形状的中间轧辊的对象的板宽范围内在最大板宽下最终道次的单位宽度载荷变得最小的条件、及在最小板宽下最终道次的单位宽度载荷变得最大的条件下的形状控制平面的曲线图,(b)是标绘了经滚轧的钢带的滚轧形状的曲线图。图6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中的道次规程的设定方法的应用对象的一例的串列轧机的构成的示意图。图7是针对作为中间轧辊的对象的每个板宽,表示形状控制平面包含原点的单位宽度载荷的范围的曲线图。图8是表示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中的6级轧机所包含的上位计算机所执行的道次规程的设定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图9(a)是表示在成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实施例中所设定的锥形状的中间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锥形状决定方法及道次规程设定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形状决定方法,是决定冷轧机所具有的中间轧辊的锥形状的方法,所述冷轧机具备多种对作为滚轧对象的滚轧材料的滚轧形状进行控制的形状控制机构,并且具备使在单侧端部具有所述锥形状的所述中间轧辊在该中间轧辊的轴方向上移动的中间轧辊偏移机构,作为一种所述形状控制机构,其中,所述锥形状决定方法包括:输入工序,输入用于决定形状控制区域的除了所述锥形状以外的条件,所述形状控制区域是在将所述滚轧材料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伸展率与宽度方向的中央的伸展率之差设为x坐标、且将比所述端部更靠近所述中央的中间部的伸展率与所述中央的伸展率之差设为y坐标的二维坐标平面内,表示通过使多种所述形状控制机构运转而可实现所述滚轧材料的形状控制的范围;和决定工序,决定所述锥形状,以使得在将具有针对所述中间轧辊而预先设定的宽度范围内的最大宽度的滚轧材料设为形状控制对象时对所述滚轧材料施加的单位宽度载荷为最小的第1条件、及将具有所述宽度范围内的最小宽度的滚轧材料设为形状控制对象时所述单位宽度载荷为最大的第2条件下,所述形状控制区域包含所述二维坐标平面的原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21 JP 2016-143482;2016.07.21 JP 2016-143481.一种锥形状决定方法,是决定冷轧机所具有的中间轧辊的锥形状的方法,所述冷轧机具备多种对作为滚轧对象的滚轧材料的滚轧形状进行控制的形状控制机构,并且具备使在单侧端部具有所述锥形状的所述中间轧辊在该中间轧辊的轴方向上移动的中间轧辊偏移机构,作为一种所述形状控制机构,其中,所述锥形状决定方法包括:输入工序,输入用于决定形状控制区域的除了所述锥形状以外的条件,所述形状控制区域是在将所述滚轧材料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伸展率与宽度方向的中央的伸展率之差设为x坐标、且将比所述端部更靠近所述中央的中间部的伸展率与所述中央的伸展率之差设为y坐标的二维坐标平面内,表示通过使多种所述形状控制机构运转而可实现所述滚轧材料的形状控制的范围;和决定工序,决定所述锥形状,以使得在将具有针对所述中间轧辊而预先设定的宽度范围内的最大宽度的滚轧材料设为形状控制对象时对所述滚轧材料施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沢敦山下悟富村宏纪
申请(专利权)人: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