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健专利>正文

特应性皮炎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71404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5:22
一种特应性皮炎中药制剂,包括按照体积计算的诺丽果汁发酵原汁10份、臭草叶汁1份和百里香叶汁0.5份,诺丽果汁发酵原汁是将新鲜成熟的诺丽果清洗晾干,在250℃~350℃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放置3个月,使其自然发酵,过滤制得诺丽果发酵原汁。所述制剂综合了诺丽果汁、臭草叶和百里香叶的药性特征,将健脾、提高免疫功能、行气渗湿、祛风、活血、镇定、消肿解毒、杀菌、抗细菌、抗病毒、抗霉菌、排毒、细胞组织修复活化及其再生功能等药性融合在一起,既治标又固本,制成的外敷药可有效治疗哮喘引发的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病顽症。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preparation and use of atopic dermatitis

A kind of atopic dermatit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cluding fermented Noni juice juice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of the volume of 10 copies, 1 copies and smelly grass juice thyme leaf juice 0.5, fermented Noni juice is the juice of Noni fruit dry cleaning fresh ripe, at 250 ~ 350 DEG of the sealed container is arranged for 3 months so, the natural fermentation, filtering to obtain Noni juice fermentation. The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paration combines Noni juice, smelly grass and thyme, will improv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spleen, Qi, dampness, expelling wi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calm, swelling detoxification, sterilization, antibacterial, antiviral, antifungal, detoxification, tissue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functions such as activation resistance together. Both temporary and fixed the external medicine can be made of atopic dermatitis and other skin diseases caused by the disease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sthm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特应性皮炎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应性皮炎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它是治疗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病顽症有效药物,它综合了渃丽果汁,臭草叶和百里香叶的药性特征,制成的外敷药有效治疗哮喘引发的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病顽症,为根治特应性皮炎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技术介绍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发病者包括各个年龄阶段,但通常初发于婴儿期,1岁前发病者约占全部患者的50%,部分患者病情可以迁延到成年。在发达国家该病儿童患病率可高达10%~20%。在中国,20年来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也在逐步上升,2012年上海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6岁儿童患病率达8.3%,城市儿童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关系密切。父母亲等家族成员有过敏性疾病史者,患该病的概率显著增加。统计表明,约60%的患者有家族过敏史,如家族成员中有特应性皮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特应性皮炎可有血清总IgE升高,约40%~60%患者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部分患者有明显的异种蛋白过敏,如对部分食物蛋白(肉、蛋、奶、坚果等)或吸入物(粉尘螨、屋尘螨等)过敏。遗传因素主要影响皮肤屏障功能与免疫平衡,本病患者往往有Th2为主介导的免疫学异常,还有如表皮中丝聚蛋白减少或缺失等问题,减弱或破坏皮肤屏障功能。环境因素包括环境变化、生活方式改变、过度洗涤、感染原和变应原等。此外,心理因素(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也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特应性皮炎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在遗传因素基础上,由于变应原进入和微生物定植(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马拉色菌),形成皮肤免疫异常反应和炎症,引发皮疹和瘙痒,而搔抓和过度洗涤等不良刺激又可进一步加重皮肤炎症。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基本的特征是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炎和剧烈瘙痒。该病大多数初发于婴幼儿期,部分可发生于儿童和成人期。婴儿期(出生至2岁):表现为婴儿湿疹,多分布于两面颊、额部和头皮,皮疹可干燥或渗出。儿童期(2~12岁):多由婴儿期演变而来,也可不经过婴儿期而发生。多发生于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主要表现,皮疹往往干燥肥厚,有明显苔藓样变。青年与成人期(12岁以上):皮损与儿童期类似,也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主,主要发生在肘窝、腘窝、颈前等部位,也可发生于躯干、四肢、面部、手背,大部分呈干燥、肥厚性皮炎损害,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痒疹样皮疹。特应性皮炎是慢性复发性疾病,到目前为止,医学上还没有能够完全根治的药物或方法,治疗的目的仅仅是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西医对AD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副作用大,短期内复发比例高。特应性皮炎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口服抗组胺药帮助减轻引起的皮肤炎症瘙痒。一些流行的抗组胺药包括: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等。內用抗組胺药的主要副作用有(但不限於)嗜睡(較常見於第一代抗組織胺)和耐药现象,外用的主要副作用是皮膚對那些藥物產生過敏反應,例如出疹。大多数情况下,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是通过在皮肤外用药物的应用完成。这些外敷药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又名腎上腺皮質激素)软膏或霜剂,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也可由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主要产品包括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倍氯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在较大剂量下有很强大的抗炎作用,能保护机体不受炎症反应的侵害,同时还能够抑制免疫反应、抗休克。但糖皮质激素有明显的副作用,会引起代谢紊乱,导致如脂肪堆积在脸和腹部、皮肤变薄、骨质疏松、高血糖、高血脂、影响生长发育等副作用;同时也可以损伤消化道,造成溃疡和出血;此外,糖皮质激素还对神经系统有不良影响,并且抑制了免疫反应,不仅使感染容易发生,在感染发生之后还掩盖感染的症状,造成“天下太平”的假象。同时,撤掉服用激素后,中枢神经的滞后反应,会出现体内激素水平过低的情况。现代医疗指南指出原则上尽量不用或少用此类药物,只有在感染造成的炎性反应非常严重以至于威胁到患者生命的情况下,才可以短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包括他克莫司软膏和吡美莫司乳膏等:此类药物对T淋巴细胞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有较强的抗炎作用,适用于病情严重且常规疗法不易控制的患者。但近年来发现其长期应用可出现肝、肾毒性、神经毒性和移植肾的血管病变,用药期间要密切监测血压和肾功能,而且,停药后病情易反复。抗微生物制剂(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抗生素种类较多,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棘白菌素类,环孢霉素和四环素类等。抗生素用于治疗各种非病毒感染的药物。但是在临床使用中已经显现了许多副作用,细菌真菌抗药性的问题尤其严重。对于特应性皮炎,由于细菌、真菌定植或继发感染可诱发或加重病情,抗生素主要于较重患者尤其是有渗出皮损病情的控制。其他外用药如氧化锌油(糊)剂、黑豆馏油软膏等对特应性皮炎也有一定疗效效,生理氯化钠溶液、1%~3%硼酸溶液及其他湿敷药物对于特应性皮炎急性期的渗出有一定疗效,多塞平乳膏和部分非甾体抗炎药物具有止痒作用。物理疗法包括光疗和紫外线疗法。这些疗法效果局限,而紫外线疗法不适用于6岁以下婴幼儿。2009年3月,欧洲特应性皮炎特别工作组和欧洲皮肤病和性病学会湿疹工作组发布的特应性皮炎诊断和治疗指南,重申治疗的目标仅仅为保持特应性皮炎患者病情的长期良好缓解。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14版建议,患者应当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在“衣、食、住、行、洗”各方面注意防护,尽量避免接触诱发疾病加重的因素,应定期复诊和长期随访。总体而言,目前的西医仅仅停留在减轻和控制层面上,许多患者长期忍受着病痛不得缓解以及药物毒副作用的双重折磨。特应性皮炎与中医中的“奶癣”、“湿疮”、“浸淫疮”、“四弯风”等相类似。患者征候表现复杂,均为多证相兼,无单一证型,多数医家认为特应性皮炎与脾、心、肝关系密切,湿、风、热、瘀为其主要表现,而脾虚湿盛贯穿该病始终。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中医药作为一种潜在的有效治疗方法,逐渐获得国际认同。1992~1995年,Sheehan等人先后在《英国皮肤病杂志》等发表了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对照试验,显示在红斑和皮炎面积改善方面,中药治疗的优势显著,随访一年大约一半患者受益,有近20%患者痊愈,没有复发迹象。美国、日本、英国的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中均认为中医药疗法是应对特应性皮炎诊疗困境中可选择的方法。欧洲特应性皮炎特别工作组1991年也开始对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潜在作用和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价,认为特别是对部分难治性顽固特应性皮炎患者,其短期和远期的疗效均令人鼓舞,是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副作用小,能完全根治和控制特应性皮炎复发的有效药物和治疗手段。为此,本专利技术综合渃丽果汁,臭草叶和百里香叶的药性特征,制成的外敷药。诺丽果(NONI,学名MorindaCitrifolia)保健功效多,有“巴戟天屬的女王”和“天賜之果”之称。诺丽果树生长在南太平洋群岛,菲律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应性皮炎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按照体积计算的诺丽果汁发酵原汁10份、臭草叶汁1份和百里香叶汁0.5份,诺丽果汁发酵原汁是将新鲜成熟的诺丽果清洗晾干,在25℃~35℃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放置3个月,使其自然发酵,过滤制得诺丽果发酵原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特应性皮炎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按照体积计算的诺丽果汁发酵原汁10份、臭草叶汁1份和百里香叶汁0.5份,诺丽果汁发酵原汁是将新鲜成熟的诺丽果清洗晾干,在25℃~35℃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放置3个月,使其自然发酵,过滤制得诺丽果发酵原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应性皮炎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渃丽果包括:来自生长于南太平洋群岛,菲律宾,夏威夷,海南岛、台湾、热带或亚热带的诺丽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特应性皮炎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臭草叶是产自中国或世界各地的臭草叶;所述百里香叶是产自中国或世界各地的百里香叶。4.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特应性皮炎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新鲜成熟的诺丽果清洗晾干,在25℃~35℃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放置3个月,使其自然发酵,过滤制得诺丽果发酵原汁;将选好的新鲜臭草叶和百里香叶分别用清水洗净、消毒、榨汁和过滤得到臭草叶汁和百里香叶汁;按配方的体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健
申请(专利权)人:谭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西兰,NZ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