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通道蒸发器的性能测试实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4012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通道蒸发器的性能测试实验台,包括储液桶,所述储液桶左端的制冷剂出口通过一个涡轮流量计与一个工质泵右端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工质泵左端的制冷剂出口与一个预热箱右端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预热箱左端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第一截止阀与一个微通道蒸发器右端下部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微通道蒸发器右端上部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第二截止阀与一个套管式换热器顶部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套管式换热器底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储液桶右端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微通道蒸发器位于一个中空、密封的风道里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对微通道蒸发器性能进行多方位检测,可靠掌握微通道蒸发器的换热性能,保证整个制冷系统制冷性能稳定性。

A performance test bench for microchannel evapor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st rig of a microchannel evaporator, which comprises a liquid storage barrel, a refrigerant outlet of the liquid storage barrel through a refrigerant inlet at the left end of the turbine flowmeter and a refrigerant pump connected to the right end of the refrigerant outlet; a refrigerant inlet refrigerant pump left with a preheating the right end of the box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refrigerant outlet of the preheating box is communicated through the first valve refrigerant inlet and a right end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micro channel evaporator; micro channel evaporator refrigerant outlet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right end of the second cut-off valve and a sleeve type heat exchang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let at the top of the refrigerant, the refrigerant inlet casing type heat exchanger at the bottom of the refrigerant outlet and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right end; micro channel evaporator in a hollow duct, sealed insid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det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icro channel evaporator, reliably grasp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the micro channel evaporator, and ensure the refrigeration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of the whole refriger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通道蒸发器的性能测试实验台
本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通道蒸发器的性能测试实验台。
技术介绍
目前,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多为套管式蒸发器、管壳式蒸发器、翅片式蒸发器等类型,这些类型的蒸发器均存在制冷剂充注量大、加工耗材量大、换热效率低等缺点。而与此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微通道蒸发器作为一种新型蒸发器,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制冷剂少、换热效果好等优点,因此近年来被推广应用到空调制冷领域。对于制冷系统中的微通道蒸发器来说,其具有的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相互干扰,其中气化的制冷剂容易阻碍液体制冷剂流动,从而容易影响微通道蒸发器的换热效果,造成微通道蒸发器的换热性能不稳定,进而影响了整个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稳定性。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装置,其可以有效地对微通道蒸发器的性能进行检测,可靠地掌握微通道蒸发器的换热性能,从而保证最终所形成的整个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通道蒸发器的性能测试实验台,其可以有效地对微通道蒸发器的性能进行多方位的检测,可靠地掌握微通道蒸发器的换热性能,从而保证最终所形成的整个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稳定性,有利于广泛的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通道蒸发器的性能测试实验台,包括储液桶,所述储液桶左端的制冷剂出口通过一个涡轮流量计与一个工质泵右端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工质泵左端的制冷剂出口与一个预热箱右端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预热箱左端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第一截止阀与一个微通道蒸发器右端下部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微通道蒸发器右端上部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第二截止阀与一个套管式换热器顶部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套管式换热器底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储液桶右端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微通道蒸发器位于一个中空、密封的风道里面。其中,所述微通道蒸发器的正上方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有加湿器8、空气冷却器、电加热器和风机。其中,所述加湿器、空气冷却器、电加热器和风机还分别与同一个温湿度控制调节器通过信号线相连接。其中,所述套管式换热器底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储液桶右端的制冷剂进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和一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工质泵左端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预热箱右端的制冷剂进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和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截止阀与所述微通道蒸发器右端下部的制冷剂进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也设置有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和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微通道蒸发器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一个风速测量仪和一个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截止阀与所述套管式换热器顶部的制冷剂进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和一个气体质量流量计;所述压力传感器、风速测量仪和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风道里面。其中,所述风道内的风速测量仪和温湿度传感器分别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温湿度控制调节器相连接。其中,所述微通道蒸发器的正下方设置有一个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风道里面;所述接水盘的底部中心位置通过一个排水管与一个盛水桶相连通。其中,所述盛水桶位于一个电子称顶部。其中,所述套管式换热器的右侧上下两端分别具有冷冻水出口和冷冻水进口。其中,所述储液桶、涡轮流量计、工质泵、预热箱、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以及套管式换热器均位于所述风道的外部。由以上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通道蒸发器的性能测试实验台,其可以有效地对微通道蒸发器的性能进行多方位的检测,可靠地掌握微通道蒸发器的换热性能,从而保证最终所形成的整个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稳定性,有利于广泛的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微通道蒸发器的性能测试实验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储液桶,2为涡轮流量计,3为工质泵,4为预热箱,51为第一截止阀,52为第二截止阀,6为微通道蒸发器,7为套管式换热器,8为加湿器,9为空气冷却器,10为电加热器,11为风机,12为接水盘,13为盛水桶,14为电子称,15为风道,16为温湿度控制调节器;17为温度传感器,18为压力传感器,19为风速测量仪,20为温湿度传感器,21为气体质量流量计,30为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通道蒸发器的性能测试实验台,包括储液桶1,所述储液桶1左端的制冷剂出口通过一个涡轮流量计2与一个工质泵3右端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通过管路);所述工质泵3左端的制冷剂出口与一个预热箱4右端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预热箱4左端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第一截止阀51与一个微通道蒸发器6右端下部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微通道蒸发器6右端上部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第二截止阀52与一个套管式换热器7顶部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套管式换热器7底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储液桶1右端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微通道蒸发器6位于一个中空、密封的风道15里面。如图1所示,所述储液桶1、涡轮流量计2、工质泵3、预热箱4、第一截止阀51、第二截止阀52以及套管式换热器7均位于所述风道15的外部。在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储液桶1用于存储液态的制冷剂。液态的制冷剂通过管路进入所述涡轮流量计2中,所述涡轮流量计2用于测量微通道蒸发器6左端下部的制冷剂进口所连接管路中液态的制冷剂的流量(该流量为单位时间内流经管路横截面的制冷剂体积流量,该制冷剂体积流量再乘以制冷剂工质在相对状态下的密度,最终可计算得到单位时间内流经管路横截面的制冷剂的质量流量)。液态的制冷剂继续通过管路进入所述工质泵3,通过所述工质泵3为整个管路中的制冷剂循环提供动力,同时可以通过工质泵3改变管路中的制冷剂流量,从而满足测试所需要的不同制冷剂流量条件。液态的制冷剂继续通过管路进入所述预热箱4中,所述预热箱4可以为箱体表面具有加热电阻丝的任意一种中空、密封的箱体,所述预热箱4用于加热箱体内的液态制冷剂,达到所需要的制冷剂的干度条件。此外,第一截止阀51、第二截止阀52,分别用于在更换不同的微通道蒸发器时,通过关闭第一截止阀51和第二截止阀52这两个阀门,防止制冷剂泄露。液态的制冷剂通过管路进入所述微通道蒸发器6中,经过所述预热箱4预热的达到预设干度条件的液态制冷剂在所述微通道蒸发器6被蒸发,从而产生气态的制冷剂,气态的制冷剂继续通过管路进入所述套管式换热器7,在所述套管式换热器7中,在冷却水的冷却作用下,能够将气态的制冷剂液化成液态的制冷剂。参见图1,具体实现上,所述套管式换热器7的右侧上下两端分别具有冷冻水出口72和冷冻水进口71,冷冻水从套管式换热器7的冷冻水进口71流入,从套管式换热器7的冷冻水出口72流出,从而对套管式换热器7内管路流经的制冷剂起到良好的换热效果。参见图1所示,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所述微通道蒸发器6的正上方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有加湿器8、空气冷却器9、电加热器10和风机11。其中,所述加湿器8可以实现等温加湿,用于对风道15内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具体实现上,所述加湿器8可以采用干蒸汽加湿器;所述空气冷却器9可用于对风道15内的空气进行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微通道蒸发器的性能测试实验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通道蒸发器的性能测试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桶(1),所述储液桶(1)左端的制冷剂出口通过一个涡轮流量计(2)与一个工质泵(3)右端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工质泵(3)左端的制冷剂出口与一个预热箱(4)右端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预热箱(4)左端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第一截止阀(51)与一个微通道蒸发器(6)右端下部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微通道蒸发器(6)右端上部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第二截止阀(52)与一个套管式换热器(7)顶部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套管式换热器(7)底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储液桶(1)右端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微通道蒸发器(6)位于一个中空、密封的风道(15)里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通道蒸发器的性能测试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桶(1),所述储液桶(1)左端的制冷剂出口通过一个涡轮流量计(2)与一个工质泵(3)右端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工质泵(3)左端的制冷剂出口与一个预热箱(4)右端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预热箱(4)左端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第一截止阀(51)与一个微通道蒸发器(6)右端下部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微通道蒸发器(6)右端上部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第二截止阀(52)与一个套管式换热器(7)顶部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套管式换热器(7)底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储液桶(1)右端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微通道蒸发器(6)位于一个中空、密封的风道(15)里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的性能测试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蒸发器(6)的正上方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有加湿器(8)、空气冷却器(9)、电加热器(10)和风机(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的性能测试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8)、空气冷却器(9)、电加热器(10)和风机(11)还分别与同一个温湿度控制调节器(16)通过信号线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通道蒸发器的性能测试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式换热器(7)底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储液桶(1)右端的制冷剂进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17)和一个压力传感器(18);所述工质泵(3)左端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预热箱(4)右端的制冷剂进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17)和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18);所述第一截止阀(51)与所述微通道蒸发器(6)右端下部的制冷剂进口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段鼎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商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