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织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45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织带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发光织带,包括编织带、光纤束、发光体以及连接发光体的电源部分和控制部分,该光纤束包括若干光纤;所述编织带上连接至少一透明的光纤束套和透明的发光体套,该光纤束套和发光体套首尾插接;所述发光体设于发光体套内,所述光纤束设于光纤束套内,光纤束具有齐平穿至发光体套内的进光端和由外围向中心光纤长度逐渐变长的出光端;所述编织带上位于光纤束套一侧/两侧还设有发光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过程简单、方便,速度快,大大降低了编织的复杂度,有效提高了发光织带的生产效率;且光纤束在光纤束套处于自然状态,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

Luminescent ribb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织带
本技术涉及织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光织带。
技术介绍
发光织带广泛与箱包、手套、衣服、背包、帽子、宠物牵引带缝制在一起,能起到装饰、发光等作用。而现有的发光织带上一般设置灯条,灯条容易因弯折而损坏,使用寿命短。因此,人们将光纤引入到发光织带中,如专利号为ZL200420071714.3,名称为《一种发光编织带》。该发光编织带包括编织带主体、光纤束、发光体以及为发光体提供电源及控制发光体开关的电源控制装置,光纤束一端正对发光体,另一端穿插于编织带,且显露于编织带的表面。该发光编织带与灯条相比,虽然增强了抗弯折效果,但是光纤束需要和编织带一起编织,增强了编织的复杂度,耗费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光纤束长期处于张紧状态,容易老化,使用寿命短。而且光纤束与编织带连接一端容易掉出,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编织复杂度,使用寿命长的发光织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织带,包括编织带、光纤束、发光体以及连接发光体的电源部分和控制部分,该光纤束包括若干光纤;所述编织带上连接至少一透明的光纤束套和透明的发光体套,该光纤束套和发光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光织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织带,包括编织带(1)、光纤束(2)、发光体(3)以及连接发光体(3)的电源部分和控制部分,该光纤束(2)包括若干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带(1)上连接至少一透明的光纤束套(4)和透明的发光体套(5),该光纤束套(4)和发光体套(5)首尾插接;所述发光体(3)设于发光体套(5)内,所述光纤束(2)设于光纤束套(4)内,光纤束(2)具有齐平穿至发光体套(5)内的进光端(21)和由外围向中心光纤长度逐渐变长的出光端(22);所述编织带(1)上位于光纤束套(4)一侧/两侧还设有发光条(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织带,包括编织带(1)、光纤束(2)、发光体(3)以及连接发光体(3)的电源部分和控制部分,该光纤束(2)包括若干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带(1)上连接至少一透明的光纤束套(4)和透明的发光体套(5),该光纤束套(4)和发光体套(5)首尾插接;所述发光体(3)设于发光体套(5)内,所述光纤束(2)设于光纤束套(4)内,光纤束(2)具有齐平穿至发光体套(5)内的进光端(21)和由外围向中心光纤长度逐渐变长的出光端(22);所述编织带(1)上位于光纤束套(4)一侧/两侧还设有发光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束套(4)和发光体套(5)两侧均设有延长边(7),编织带(1)包括上带体(11)和下带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金泉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金明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