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膜吸收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3413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和膜吸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膜吸收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本系统包括燃气锅炉、真空膜水分回收器、膜束换热器、间接换热器、空气预热器、供热管网、烟囱等;烟气通过真空膜水分回收器中的真空中空纤维膜束,将湿烟气中水蒸气与干烟气分离,分离后的干烟气依次通过间接换热器和空气预热器,通过余热将回水和空气加热,同时分离的水蒸汽进入膜束换热器,将阻水性中空纤维膜束中的一次加热回水进一步加热,送入锅炉或就近的二次管网用户,换热后的水蒸气被冷凝,可直接供锅炉补水。该系统能实现烟气的干湿分离,分离后的水蒸汽和干烟气所带热能均被高效利用,节约了水资源并减少了烟囱冒白烟的现象。

A flue gas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based on membrane absor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膜吸收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和膜吸收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膜吸收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由于排烟温度一般在180~250℃,水蒸气中的部分显热和全部潜热会随着排烟一起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热量流失和水资源浪费,为了减少能源浪费和节约水资源,对烟气余热进行深度热回收和水回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的余热回收方式有直接接触式换热和间接式换热,间接式换热由于占地面积大,换热热阻较大,换热不充分,且要求换热器要有较高的防腐能力。直接接触式换热虽然能充分的回收烟气的显热和大部分烟气的冷凝热,但是烟气与水换热后的水呈酸性,不能直接使用,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膜吸收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由燃气锅炉1、真空膜水分回收器3、膜束换热器4、间接换热器5、空气预热器6、一次网回水7、一次网供水9、烟囱18以及一些附属的水泵、风机组成;其中,燃气锅炉1、真空膜水分回收器3、间接换热器5、空气预热器6、烟囱18依次连接,真空膜水分回收器3和膜束换热器4为一体连接,回收器3中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膜吸收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膜吸收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主要由燃气锅炉(1)、真空膜水分回收器(3)、膜束换热器(4)和间接换热器(5)、空气预热器(6)、一次网回水(7)、一次网供水(9)、烟囱(18)以及一些附属的水泵、风机组成;其中,燃气锅炉(1)、真空膜水分回收器(3)、间接换热器(5)、空气预热器(6)、烟囱(18)依次连接,真空膜水分回收器(3)和膜束换热器(4)为一体连接,真空膜水分回收器(3)中垂直分布的透水性真空中空纤维膜束(19)与膜束换热器(4)的腔体相通,阻水性中空纤维膜束(20)水平分布于膜束换热器(4)的腔体中并且两边分别连接燃气锅炉(1)和一次网回水(7)的管道,膜束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膜吸收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主要由燃气锅炉(1)、真空膜水分回收器(3)、膜束换热器(4)和间接换热器(5)、空气预热器(6)、一次网回水(7)、一次网供水(9)、烟囱(18)以及一些附属的水泵、风机组成;其中,燃气锅炉(1)、真空膜水分回收器(3)、间接换热器(5)、空气预热器(6)、烟囱(18)依次连接,真空膜水分回收器(3)和膜束换热器(4)为一体连接,真空膜水分回收器(3)中垂直分布的透水性真空中空纤维膜束(19)与膜束换热器(4)的腔体相通,阻水性中空纤维膜束(20)水平分布于膜束换热器(4)的腔体中并且两边分别连接燃气锅炉(1)和一次网回水(7)的管道,膜束换热器(4)的冷凝水/锅炉补水(12)和经过空气预热器(6)的预热后空气(11)通过管道进入锅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吸收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锅炉(1)为中小型燃气锅炉,以燃气(14)作为燃料,将热量传递到锅炉进水(8)后,形成一次网供水(9)进行供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吸收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膜水分回收器(3)采用了具有水分子选择性涂层的中空纤维膜束组成,中空纤维膜束内部为真空,利用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力王明爽张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