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耐磨输送辊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511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耐磨输送辊道,包括水平辊道、倾斜辊道和控制器,水平辊道和倾斜辊道均包括工作台、传动机构和辊筒组件,辊筒组件安装于工作台上,辊筒组件包括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上均设有多个环形沟槽,水平辊道的工作台固定于水平底座上,倾斜辊道的工作台固定于倾斜底座上,倾斜底座上方设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皮带上粘接有多个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耐磨强度高,且可避免棒材左右移动和在上升辊道中下滑的高耐磨输送辊道。

High wear-resistant conveyor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wear-resistant conveying roller, roller, roller and horizontal tilt controller, horizontal roller and inclined roller includes working table,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roller assembly, a roller component installed on the table, the roller assembly includes a driving roller and the driven roller, the active roller and the driven roller are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n annular groove, working table of horizontal roller is fixed on the level of the base, the working table is inclined roller fixed on the inclined base, the inclined base is arranged above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second rotating shafts are connected by a belt drive, the belt is stuck on a plurality of baffles.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high wear-resistant conveyor roller table with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low production cost, high wear-resisting strength, and can avoid the bar moving around and rising in the roller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耐磨输送辊道
本技术涉及棒材输送
,具体涉及一种高耐磨输送辊道。
技术介绍
辊道输送适用于各类箱、包、托盘以及管材、棒材等货物的输送,能够输送单件重量很大的物料,或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辊道输送线已广泛应用于机械生产中。但是对于棒材的输送,由于棒材是圆柱状,极易发生打滑滚动的现象,且在有斜度的辊道上,棒材容易下滑,给生产工作带来了不便,同时,棒材是靠和辊筒之间的摩擦力来向前移动的,辊道长时间使用会产生很大的磨损问题。鉴于此,有必要对传统的输送辊道的结构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耐磨强度高,且可避免棒材左右移动和在上升辊道中下滑的高耐磨输送辊道。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高耐磨输送辊道,包括水平辊道、倾斜辊道和控制器,水平辊道和倾斜辊道均包括工作台、传动机构和辊筒组件,辊筒组件安装于工作台上,辊筒组件包括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主动辊筒和传动机构之间传动相连,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上均设有多个环形沟槽,水平辊道的工作台固定于水平底座上,倾斜辊道的工作台固定于倾斜底座上,倾斜底座的较高一端和较低一端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皮带上粘接有多个挡板。优选地,前述工作台两侧固定有相互平行的一对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安装孔,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的两端均设置有枢轴,枢轴枢接连接于相对应的安装孔内。再优选地,前述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均由耐磨钢材料精密铸造制成,且两者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从动辊筒的数量为2~4个。更优选地,前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电机减速机。进一步优选地,前述环形沟槽的竖截面线条为圆弧,圆弧的半径与运输棒材的半径相对应,且其圆心角为60~120度。具体地,前述倾斜辊道的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的环形沟槽内还设有橡胶层。优选地,前述倾斜底座较高一端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支撑杆,较低一端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分别与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传动连接,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的高度相同,以确保皮带的倾斜度和倾斜辊道的倾斜度相同。再优选地,前述挡板之间等间隔均匀设置,挡板的高度与传送带和辊筒组件之间的距离相对应,其宽度与辊筒组件的宽度相对应,挡板可确保棒材在向上倾斜的倾斜辊道上移动时不会下滑。更优选地,前述水平辊道有若干个,相邻两个水平辊道的固定架的端部通过螺栓相连。进一步优选地,前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电机传动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控制器相连。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使用新型的高耐磨输送辊道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耐磨强度高,通过环形沟槽可避免棒材左右移动,且挡板的设置可避免棒材在上升辊道上下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输送辊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辊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水平辊道,2、倾斜辊道,3、工作台,4、主动辊筒,5、从动辊筒,6、固定架,7、枢轴,8、环形沟槽,9、水平底座,10、倾斜底座,11、第一支撑杆,12、第一竖杆,13、第一转动轴,14、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参见图1,本技术的高耐磨输送辊道,包括水平辊道1、倾斜辊道2和控制器,水平辊道1和倾斜辊道2均包括工作台3、传动机构和辊筒组件。辊筒组件安装于工作台3上,辊筒组件包括主动辊筒4和从动辊筒5,在工作台3的两侧固定有相互平行的一对固定架6,固定架6上设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安装孔,主动辊筒4和从动辊筒5的两端均设置有枢轴7,枢轴7枢接连接于相对应的安装孔内,可实现主动辊筒4和从动辊筒5相对于固定架6的自由转动。其中,主动辊筒4和从动辊筒5均由Q235A耐磨钢材料精密铸造、退火、再经精加工处理得到的圆柱状辊筒,其表面耐磨强度优异,使用寿命长,加工好的辊筒在使用前应进行动平衡测试,确保其传输性能,才可应用到实际生产工作中。主动辊筒4和传动机构之间传动相连,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电机减速机(未图示),传动机构可带动主动辊筒4的滚动。在主动辊筒4和从动辊筒5的枢轴7两端均设有齿盘,主动辊筒4和从动辊筒5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从动辊筒5的数量为2~4个,一个主动辊筒4通过链条带动2~4个从动辊筒5的滚动,不仅可节省能源,且避免一台电机带动多个辊筒滚动而使电机的使用寿命减短。参见图1和图2,在主动辊筒4和从动辊筒5上均设有多个环形沟槽8,环形沟槽8的竖截面线条为圆弧,圆弧的半径与运输棒材的半径相对应,且其圆心角为60~120度。环形沟槽8可以起到固定棒材的作用,避免棒材在运输的过程中左右滚动。同时,在倾斜辊道2的主动辊筒4和从动辊筒5的环形沟槽8内还设有橡胶层,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棒材在上升的倾斜辊道2中移动时下滑。参见图3和图4,水平辊道1的工作台3固定于水平底座9上,倾斜辊道2的工作台3固定于倾斜底座10上。在倾斜底座10较高一端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支撑杆11,较低一端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二支撑杆(未图示),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上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竖杆12和第二竖杆,第一竖杆12和第二竖杆分别与第一转动轴13和第二转动轴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13和第二转动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13和第二电机(未图示)传动连接,第二电机可带动第一转动轴13和第二转动轴的转动,以实现皮带的滚动。其中,第一竖杆12和第二竖杆的高度相同,以确保皮带的倾斜度和倾斜辊道2的倾斜度相同。在皮带上粘接有多个挡板14,挡板14可由硬质塑料材料或钢板材料制成,挡板14之间等间隔均匀设置,挡板14的高度与传送带和辊筒组件之间的距离相对应,其宽度与辊筒组件的宽度相对应,挡板14可确保棒材在向上倾斜的倾斜辊道2上移动时不会下滑。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控制器相连,在实际生产中,控制器可根据棒材的长度调节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速,来调节输送辊道和皮带的滚动速度,以实现在棒材整体移动到倾斜辊道2上时,挡板14可接触到棒材的较低一端,从而挡住棒材,避免其在上升过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发生下滑的问题,且挡板14可随相对应的棒材一起移动,在下一批棒材进入倾斜辊道2上时,另一个挡板14则会转动到该批棒材的较低一端,以此类推,可适用于棒材的连续输送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棒材的长度来调节安装挡板14的数量。实际工作中,可根据输送距离选择水平辊道1的数量,相邻两个水平辊道1的固定架6的端部通过螺栓相连,水平辊道1和倾斜辊道2之间的连接也是通过两者的固定架6端部螺栓相连。本技术的倾斜辊道2为有一定坡度的上升辊道,在实际生产中若为下降辊道,也可在辊道的上方安装相对应的传动皮带和挡板14,避免棒材下滑过快。本使用新型的高耐磨输送辊道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具有很高的耐磨性,使用寿命长;通过环形沟槽可避免棒材左右移动;同时,环形沟槽内橡胶层和挡板的设置可避免棒材在上升辊道上下滑。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耐磨输送辊道

【技术保护点】
高耐磨输送辊道,包括水平辊道、倾斜辊道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辊道和倾斜辊道均包括工作台、传动机构和辊筒组件,所述辊筒组件安装于工作台上,辊筒组件包括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所述主动辊筒和传动机构之间传动相连,所述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上均设有多个环形沟槽,所述水平辊道的工作台固定于水平底座上,所述倾斜辊道的工作台固定于倾斜底座上,所述倾斜底座的较高一端和较低一端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皮带上粘接有多个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高耐磨输送辊道,包括水平辊道、倾斜辊道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辊道和倾斜辊道均包括工作台、传动机构和辊筒组件,所述辊筒组件安装于工作台上,辊筒组件包括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所述主动辊筒和传动机构之间传动相连,所述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上均设有多个环形沟槽,所述水平辊道的工作台固定于水平底座上,所述倾斜辊道的工作台固定于倾斜底座上,所述倾斜底座的较高一端和较低一端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皮带上粘接有多个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磨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两侧固定有相互平行的一对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安装孔,所述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的两端均设置有枢轴,所述枢轴枢接连接于相对应的安装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磨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均由耐磨钢材料精密铸造制成,且两者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辊筒的数量为2~4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磨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炜韩金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星科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