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125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涉及轧机轧辊技术领域,包括轧机底座,所述轧机底座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移动装置,所述轧机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轧辊安装装置。本技术通过在轧机底板的底面安装万向轮,能够通过使用万向轮自由的移动轧机装置,方便于移动调节其摆放位置,同时也方便于调整进行轧辊的更换,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能,有利于工作人员使用;将现有的需要吊起进行更换轧辊的装置改为横向式的,可直接通过叉车叉起运载装置,使得拆卸装置和轧辊安装装置对应,从而更加便捷于进行拆卸和更换,有效的降低了更换时的时间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轧机轧辊,具体涉及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


技术介绍

1、轧钢机在轧钢过程中由轧制力所引起的内力沿机座各承载零件分布的应力回线,简称为应力线。为了提高轧机刚度,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将应力线缩短了的轧机,就是短应力线轧机。短应力线轧机是一种高刚度轧机。现有的用于金属型材轧制生产的短应力线轧机整体结构复杂,在轧制生产必需的更换轧辊作业中,由于轧机的装配间隙太小,现存结构给轧辊-轴承座的拆卸、吊装、就位、装配等作业带来极大的困难;换辊作业费工耗时,换辊时轧机停机时间大幅度增加的问题尤其突出。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4719388u的中国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快速更换轧辊的短应力线轧机,包括运载小车、支撑座、底座、运载块和轧辊单元;轧辊单元包括上轧辊和下轧辊,上轧辊和下轧辊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支撑座;上轧辊和下轧辊两端的轴承座上均设有连接耳;运载块可拆卸连接在支撑座上;底座上还设有用于快速拆卸轧辊单元的快拆组件;运载小车用于移动轧辊单元。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更换轧辊的短应力线轧机,结构简单,相较于传统的短应力线轧机,通过运载块与运载小车的配合运用,能够实现快速的更换轧辊,较小因换辊所带来的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为了解决由于轧机的装配间隙太小,换辊作业费工耗时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运载块与运载小车的配合运用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移动不方便且更换需要吊起较麻烦的情况,进而导致更换需要安装吊起装置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包括轧机底座,所述轧机底座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移动装置,所述轧机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轧辊安装装置;

4、所述轧机底座的一侧设置有运载装置,所述运载装置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拆卸装置。

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轧机底座包括有轧机底板,所述轧机底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叉车槽,所述轧机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有固定安装在轧机底板底面四端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轧机底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定位组件,在轧机底板的底面安装万向轮,能够通过使用万向轮自由的移动轧机装置,方便于移动调节其摆放位置,同时也方便于调整进行轧辊的更换,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能,有利于工作人员使用,通过在轧机底板的底面安装定位组件,能够在万向轮移动装置后使用其固定装置的位置,防止其在使用时产生移动从而影响到轧机的工作效果,有利于稳定装置提高安全性能。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支撑板顶面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天车吊耳,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支撑组件。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轧辊安装装置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支撑柱顶面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插接柱。

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运载装置包括有设置在轧机底板一侧的运载底座,所述运载底座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叉车槽,所述运载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载物板。

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拆卸装置包括有固定安装在载物板顶面一侧的卡板,所述卡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收纳柱,所述卡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通限位板,所述导通限位板的底面和载物板的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收纳柱的内表面活动安装有轧辊,将现有的需要吊起进行更换轧辊的装置改为横向式的,可直接通过叉车叉起运载装置,使得拆卸装置和轧辊安装装置对应,从而更加便捷于进行拆卸和更换,有效的降低了更换时的时间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2、1、本技术提供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在轧机底板的底面安装万向轮,能够通过使用万向轮自由的移动轧机装置,方便于移动调节其摆放位置,同时也方便于调整进行轧辊的更换,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能,有利于工作人员使用。

13、2、本技术提供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通过在轧机底板的底面安装定位组件,能够在万向轮移动装置后使用其固定装置的位置,防止其在使用时产生移动从而影响到轧机的工作效果,有利于稳定装置提高安全性能。

14、3、本技术提供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将现有的需要吊起进行更换轧辊的装置改为横向式的,可直接通过叉车叉起运载装置,使得拆卸装置和轧辊安装装置对应,从而更加便捷于进行拆卸和更换,有效的降低了更换时的时间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包括轧机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轧机底座(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移动装置(2),所述轧机底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装置(3),所述支撑装置(3)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轧辊安装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轧机底座(1)包括有轧机底板(11),所述轧机底板(1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叉车槽(12),所述轧机底板(1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有固定安装在轧机底板(11)底面四端的旋转座(21),所述旋转座(2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万向轮(22),所述轧机底板(1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定位组件(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3)顶面的支撑柱(31),所述支撑柱(3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天车吊耳(32),所述支撑板(13)的顶面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支撑组件(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安装装置(4)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支撑柱(31)顶面的连接块(41),所述连接块(4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螺栓(42),所述连接块(4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3),所述安装板(4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插接柱(4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装置(5)包括有设置在轧机底板(11)一侧的运载底座(51),所述运载底座(51)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叉车槽(52),所述运载底座(5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载物板(5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装置(6)包括有固定安装在载物板(53)顶面一侧的卡板(61),所述卡板(6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收纳柱(62),所述卡板(6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63),所述连接杆(6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通限位板(64),所述导通限位板(64)的底面和载物板(53)的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收纳柱(62)的内表面活动安装有轧辊(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包括轧机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轧机底座(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移动装置(2),所述轧机底座(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装置(3),所述支撑装置(3)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轧辊安装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轧机底座(1)包括有轧机底板(11),所述轧机底板(1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叉车槽(12),所述轧机底板(1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有固定安装在轧机底板(11)底面四端的旋转座(21),所述旋转座(2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万向轮(22),所述轧机底板(1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定位组件(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更换方便的短应力线轧机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3)顶面的支撑柱(31),所述支撑柱(3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天车吊耳(32),所述支撑板(13)的顶面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支撑组件(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金东韩炜严乔网秦灿松童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星科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