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床的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1956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床的下料装置,旨在解决工件一个一个下料麻烦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车床的下料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用于将工件传送出去的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将工件取下的下料组件,在工作台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排放工件的下料仓,所述下料仓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置料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车床的下料装置,可以实现批量下料,提高了下料效率。

A cutting device for a lath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the feeding device, designed to solve a workpiece feeding problem,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a lathe feeding device, comprising a worktable, wherein the worktable is arranged under the feeding mechanism, the feeding mechanism includes components for transferring workpiece transfer out of th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s arranged for the discharge component from the workpiece, the worktable is rotatably arranged on the bin for discharge of the workpiece, the setting of the bunke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eeding rod used for placing the workpiece. The utility model is a kind of cutting device for the lathe, which can realize batch feeding and improve the feed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床的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床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车床的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车床在机械加工中是非常重要的设备,可以对工件进行切、削、磨等操作,车床包括主轴和副轴,当工件在主轴上加工完成后,需要将工件进行下料,传统的需要人工将加工完成的工件手动去下,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有采用桁架机械臂进行下料,但是对于比较小的工件一个一个的下料会非常麻烦并且效率低下。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床的下料装置,可以实现自动下料和自动排料,提高了下料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车床的下料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用于将工件传送出去的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将工件取下的下料组件,在工作台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排放工件的下料仓,所述下料仓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置料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料机构包括传送组件,传送组件用于将加工完成的工件送出,在传送组件的末端还设置有可以将工件取下的下料组件,下料组件将传送组件末端的工件夹取后,放到下料仓上,下料仓上设置有若干个置料杆,下料组件将工件套设到置料杆上,实现排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传输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组件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转动设置有传输带,将工件放置在传输带上后,传输带将工件带动并进行移动,供下料组件进行下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车床本体上的第一旋转气缸,所述第一旋转气缸上设置有滑台气缸,所述滑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导杆气缸,所述第一导杆气缸连接第三手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旋转气缸转动便可以带动整体实现转动,通过滑台气缸的滑动实现第三手爪的直线移动,此处的第三手爪可以为两爪卡盘,通过第一旋转气缸和第一导杆气缸的伸缩和相对转动,从而带动第三手爪实现前后左右移动,从而控制第三手爪将移动到传输带末端的工件夹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仓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周缘向上翻折有第二折边,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下料盘,所述下料盘侧壁和第二折边内壁相抵触并通过螺栓实现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置料杆呈圆形分布于下料盘上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料仓包括转动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第二底座,第二底座的周缘向上翻折形成第二折边,在第二底座上设置有下料盘,下料盘和第二折边之间通过螺栓实现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下料盘上表面设置有呈圆形分布的若干置料杆,第三手爪将工件夹取后将工件套设在置料杆上实现下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置料杆顶端呈逐渐变尖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置料杆的顶端呈逐渐变尖设置,这样在将工件由上向下套设到置料杆上时,可以减小对工件的损伤,并且更方便下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盘设置有把手。当需要将下料盘拆下时,通过把手便于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传送组件用于将加工完成的工件送出,在传送组件的末端还设置有可以将工件取下的下料组件,下料组件将传送组件末端的工件夹取后,放到下料仓上,下料仓上设置有若干个置料杆,下料组件将工件套设到置料杆上,实现排料;其二,第一旋转气缸转动便可以带动整体实现转动,通过滑台气缸的滑动实现第三手爪的直线移动,此处的第三手爪可以为两爪卡盘,通过第一旋转气缸和第一导杆气缸的伸缩和相对转动,从而带动第三手爪实现前后左右移动,从而控制第三手爪将移动到传输带末端的工件夹取,使用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动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二传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第三传送组件的结构;图5为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床本体;2、主轴;3、副轴;4、副轴座;5、自动上料机构;6、导料机构;7、下料机构;8、工作台;9、上料仓;10、第一底座;11、第一折边;12、上料盘;13、置料孔;14、安装套;15、顶升气缸;16、第一传送组件;17、安装架;18、双向气缸;19、连接组件;20、连接板;21、连接台;22、转动板;23、第一手爪;24、手爪电机;25、第二传送组件;26、水平气缸;27、支板;28、安装板;29、导向孔;30、导向杆;31、第二手爪;32、传送组件;33、支架;34、挡板;35、主动轮;36、从动轮;37、传输带;38、下料组件;39、第一旋转气缸;40、第三传送组件;41、滑台气缸;42、第一导杆气缸;43、第三手爪;44、下料仓;45、第二底座;46、第二折边;47、下料盘;48、置料杆;49、第四手爪;50、支撑板;51、第二旋转气缸;52、第二导杆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车床的下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车床本体1,在车床本体1上设置有主轴2和副轴3,副轴3安装在副轴座4上,主轴2和副轴3主要用于对工件的加工,在车床本体1上还设置有自动上料机构5、导料机构6以及下料机构7,需要加工的工件由自动上料机构5进行上料之后经由导料机构6将工件进行传送并且移动到主轴2处,主轴2将工件加工完后导料机构6再将工件送到下料机构7进行下料,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并且节省劳动力。如图2所示,自动上料机构5包括工作台8,在工作台8上设置有上料仓9,上料仓9包括由固定设置在工作台8上的电机带动转动的第一底座10,并且第一底座10周缘向上翻折有第一折边11,在第一底座10上安装有圆盘形的上料盘12,上料盘12的周缘侧壁和第一折边11内壁相抵触,在第一折边11和上料盘12侧壁上均开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将上料盘12和第一折边11进行固定,使上料盘12固定在第一底座10内,这样上料盘12便可以随第一底座10一同转动,在上料盘12上开设有一圈置料孔13并且沿以上料盘12的转动中心形成的圆排列,置料孔13设置有50个并且相邻两个置料孔13之间形成角度为7.2°,置料孔13呈圆形开设并且每个置料孔13上均设置有呈管状的安装套14,工件呈下端开口的中空形设置,这样工件由上向下穿设在安装套14内并呈竖直状态安放,并且第一底座10底面呈中空设置,在工作台8上还竖直设置有顶升气缸15,顶升气缸15缸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8上,并且位于某一个置料孔13的正下方,当顶升气缸15的活动端伸长时可以将位于安装套14内的工件向上顶起一定的高度,使得工件向上脱离安装套14,便于将工件直接取走,并且上料仓9每转动7.2°,顶升气缸15向上顶起一次并将工件向上顶起;在工作台8上还设置有导料机构6,导料机构6用于将由顶升气缸15顶起的工件夹取并传送到加工区域进行加工。如图2所示,导料机构6包括第一传送组件16,第一传送组件16设置在工作台8上并且用于将由顶升气缸15顶起的工件取下并传送,第一传送组件16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工作台8上的安装架17,安装架17上固定安装有双向气缸18,双向气缸18两端的推杆可以分别向安装架17两端伸长,在双向气缸18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组件19,连接组件19包括固定连接在双向气缸18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床的下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床的下料装置,包括工作台(8),所述工作台(8)设置有下料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7)包括用于将工件传送出去的传送组件(32),所述传送组件(32)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将工件取下的下料组件(38),在工作台(8)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排放工件的下料仓(44),所述下料仓(44)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置料杆(4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床的下料装置,包括工作台(8),所述工作台(8)设置有下料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7)包括用于将工件传送出去的传送组件(32),所述传送组件(32)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将工件取下的下料组件(38),在工作台(8)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排放工件的下料仓(44),所述下料仓(44)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工件的置料杆(4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32)包括支架(33),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传输带(3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床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38)包括固定设置在车床本体(1)上的第一旋转气缸(39),所述第一旋转气缸(39)上设置有滑台气缸(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东雷
申请(专利权)人: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