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极耳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342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极耳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导电封装膜、负极导电封装膜和封装于正极导电封装膜和负极导电封装膜之间的电芯,所述电芯表层的正极片设置有正极空白箔材区,所述电芯表层的负极片设置有负极空白箔材区,所述正极导电封装膜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焊接区,所述负极导电封装膜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焊接区,所述正极空白箔材区与所述第一焊接区焊接,所述负极空白箔材区与所述第二焊接区焊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要设置极耳,从而减少锂离子电池的无效厚度空间以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封装可靠性。

An infinite ear lithium ion battery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ithium ion battery, in particular to a non pole ear lithium ion battery, electric core comprises an anode conductive packaging film, packaging film and the cathode conductive encapsulated in the cathode conductive packaging film and conductive packaging membrane between the anode and cathode, anode plate of the electric core surface provided with anode foil blank, negative electrode the surface of the electrical core is equipped with a cathode foil blank area,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anode conductive packaging fil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welding zone, the cathode conductive packaging film is arranged on the internal surface of the second welding area, the cathode foil blank area and the first welding Zone, the negative electrode blank the foil with the second welding zon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does not need to set the pole ears, thereby reducing the invalid thickness space of the lithium ion battery, improving the energy density of the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improving the packaging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极耳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无极耳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具有的比功率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以及无污染等优点使其得到广泛地应用。现在制作锂电池较为普遍的方式是采用卷绕式和叠片式两种方式。极耳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导电端子存在,是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将极耳分别焊接在正负极极片上,然后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顶封口伸出,形成锂离子电池自身与外部器件之间的电子导通通道。极耳的存在,会影响电池的厚度进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由于其封装在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顶封口位置,会导致极耳位置的厚度与其它位置不同,容易造成封装不良,封装难度增加。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极耳锂离子电池,减少锂离子电池的无效厚度空间以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封装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极耳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导电封装膜、负极导电封装膜和封装于正极导电封装膜和负极导电封装膜之间的电芯,所述电芯表层的正极片设置有正极空白箔材区,所述电芯表层的负极片设置有负极空白箔材区,所述正极导电封装膜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焊接区,所述负极导电封装膜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焊接区,所述正极空白箔材区与所述第一焊接区焊接,所述负极空白箔材区与所述第二焊接区焊接。在本专利技术中,正极导电封装膜与正极片焊接在一起,负极导电封装膜与负极片焊接在一起,正极导电封装膜和负极导电封装膜可充当极耳与外部器件直接进行焊接。因此,本专利技术无需设置极耳,从而减少锂离子电池的无效厚度空间以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封装可靠性。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极耳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当所述电芯为卷绕式电芯时,所述电芯中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沿不同方向卷绕。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沿不同方向卷绕以保证电芯的两个表面分别为正极片和负极片。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极耳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当所述电芯为叠片式电芯时,所述电芯的两个表面分别设置为正极片和负极片。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极耳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正极导电封装膜的内表面除第一焊接区以外均涂覆有热熔胶。热熔胶主要是起到绝缘和封装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极耳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负极导电封装膜的内表面除第二焊接区以外均涂覆有热熔胶。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极耳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正极空白箔材区的非焊接区涂覆有绝缘材料,所述负极空白箔材区的非焊接区涂覆有绝缘材料。非焊接区进行绝缘处理,以防止在正极导电封装膜和负极导电封装膜之间形成正负极短路。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极耳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正极导电封装膜为氧化还原电位高于氢的金属或者合金制成的薄膜。正极导电封装膜中的金属或者合金层将成为锂离子电池对外连接的导电通道。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极耳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正极导电封装膜为不锈钢膜、铝膜或铝合金膜。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极耳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负极导电封装膜为氧化还原电位低于氢的金属或者合金制成的薄膜。负极导电封装膜中的金属或者合金层将成为锂离子电池对外连接的导电通道。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极耳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负极导电封装膜为铜膜或镍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极耳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导电封装膜、负极导电封装膜和封装于正极导电封装膜和负极导电封装膜之间的电芯,所述电芯表层的正极片设置有正极空白箔材区,所述电芯表层的负极片设置有负极空白箔材区,所述正极导电封装膜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焊接区,所述负极导电封装膜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焊接区,所述正极空白箔材区与所述第一焊接区焊接,所述负极空白箔材区与所述第二焊接区焊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无需要设置极耳,从而减少锂离子电池的无效厚度空间以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封装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卷绕式电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正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负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正极导电封装膜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负极导电封装膜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叠片式电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电芯,2-正极导电封装膜,3-负极导电封装膜,4-正极片,5-负极片,6-正极空白箔材区,7-负极空白箔材区,8-第一焊接区,9-第二焊接区,10-热熔胶,11-绝缘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6所示,一种无极耳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导电封装膜2、负极导电封装膜3和封装于正极导电封装膜2和负极导电封装膜3之间的电芯1,电芯1表层的正极片4设置有正极空白箔材区6,电芯表层的负极片5设置有负极空白箔材区7,正极导电封装膜2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焊接区8,负极导电封装膜3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焊接区9,正极空白箔材区6与第一焊接区焊接8,负极空白箔材区7与第二焊接区焊接9。电芯1为卷绕式电芯,电芯1中的正极片4和负极片5分别沿不同方向卷绕。正极导电封装膜2的内表面除第一焊接区8以外均涂覆有热熔胶10。负极导电封装膜3的内表面除第二焊接区9以外均涂覆有热熔胶10。正极空白箔材区6的非焊接区涂覆有绝缘材料11,负极空白箔材区7的非焊接区涂覆有绝缘材料11。正极导电封装膜2为不锈钢膜。负极导电封装膜3为铜膜。实施例2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电芯1为叠片式电芯,电芯1的两个表面分别设置为正极片4和负极片5。正极导电封装膜2为铝膜。负极导电封装膜3为铜膜。其它的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正极导电封装膜2为不锈钢膜。负极导电封装膜3为镍膜。其它的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正极导电封装膜2为铝合金膜。负极导电封装膜3为铜膜。其它的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实施例5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正极导电封装膜2为铝膜,负极导电封装膜3为镍膜。其它的与实施例2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实施例6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正极导电封装膜2为铝合金膜,负极导电封装膜3为镍膜。其它的与实施例2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极耳锂离子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极耳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导电封装膜、负极导电封装膜和封装于正极导电封装膜和负极导电封装膜之间的电芯,所述电芯表层的正极片设置有正极空白箔材区,所述电芯表层的负极片设置有负极空白箔材区,所述正极导电封装膜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焊接区,所述负极导电封装膜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焊接区,所述正极空白箔材区与所述第一焊接区焊接,所述负极空白箔材区与所述第二焊接区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极耳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导电封装膜、负极导电封装膜和封装于正极导电封装膜和负极导电封装膜之间的电芯,所述电芯表层的正极片设置有正极空白箔材区,所述电芯表层的负极片设置有负极空白箔材区,所述正极导电封装膜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焊接区,所述负极导电封装膜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焊接区,所述正极空白箔材区与所述第一焊接区焊接,所述负极空白箔材区与所述第二焊接区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耳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芯为卷绕式电芯时,所述电芯中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沿不同方向卷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耳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芯为叠片式电芯时,所述电芯的两个表面分别设置为正极片和负极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耳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封装膜的内表面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刘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