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05725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3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级锂离子电池,其中,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芯,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正极极耳、负极片、负极极耳和隔膜,所述正极片、隔膜与负极片卷绕成柱后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正极片相连的所述正极极耳为双极耳,与所述负极片相连的所述正极极耳同样为双极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描述的电芯通过双极耳的设计,并通过两极极耳的长度、材料进行选择限定,使得电芯容量的提高的同时,内阻不会增高过多,保证具有其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

Electric core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thium ion battery for electric core of lithium ion battery, the lithium ion battery comprises a casing and an electric core arranged in a casing, wherein the electrical core comprises a positive plate, a positive pole ear, the negative plate and the negative pole ear and diaphragm, the diaphragm and the positive plate, negative plate a post column winding placed in the shell, the catho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thode lug double ear, the positive p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negative electrode of the same double ear. The utility model described by the electric core design of bipolar ear, and choose to limit the length, material through the polar ear, so that the electric capacity of the core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istance will not be increased too much, which has the lithium ion battery has a good rate cap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二次充电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输出电压、能量密度、高的循环寿命,已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动力电池。自上世纪90年代索尼推出18650型圆柱锂离子电池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18650型圆柱锂离子电池制作工艺已经比较的成熟。18650型圆柱锂离子电池的单体容量一般为1500-3000mAh,应用于平衡车、电动工具等领域。将单体18650型锂离子电池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单体电池使用数量大,电池管理困难。为提高单体电池的容量,可适当增加圆柱壳体的体积,那么卷芯的直径也会相应的增加,电芯卷芯直径的增加,若仍采用原有的极耳的焊接方式,电池的内阻会在一定的程度上上升,为了保证电池的内阻,保证电池的倍率性能,除了对圆柱电池的壳体设计之外,也有必要对电芯进一步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其能够保证提高单体锂电池容量的同时,防止电池内阻的增加。本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具有上述电芯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倍率性能,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芯,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正极极耳、负极片、负极极耳和隔膜,所述正极片、隔膜与负极片卷绕成柱后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正极片相连的所述正极极耳为双极耳,与所述负极片相连的所述正极极耳同样为双极耳。对于上述技术方案,专利技术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实施方案。优选地,所述正极极耳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正极极片两侧留白部分的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二正极极耳,所述第一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正极极耳的外露部分与埋入所述正极极片的部分的长度相等。进一步,所述第一正极极耳的总长度和第二正极极耳的总长度相等。更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极耳采用铝带制成。优选地,所述负极极耳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负极极片的两端留白部分的第一负极极耳和第二负极极耳,所述第一负极极耳和所述第二负极极耳的外露部分与埋入所述负极极片的部分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负极极耳的外露部分大于埋入所述负极极片的部分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负极极耳的总长度大于第一负极极耳的总长度。更进一步地,所述负极极耳采用镍带制成。本技术进一步地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芯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方的盖帽,所述电芯采用如前文所述的电芯。进一步地,在所述盖帽的周边边缘有一圈密封圈。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天然橡胶、硅橡胶或乙丙橡胶中的一种。本技术的电池电芯通过双极耳的设计,并通过两极极耳的长度、材料进行选择限定,使得电芯容量的提高的同时,内阻不会增高过多,保证具有其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正极极片与正极极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负极极片与负极极耳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盖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2、电芯;3、盖帽;4、滚槽;5、第一正极极耳;6、第二正极极耳;7、第一负极极耳;8、第二负极极耳;9、密封圈;10、绝缘片。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正极极片与正极极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负极极片与负极极耳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盖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圆柱形的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电芯2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方的盖帽3,包括正极片、正极极耳、负极片、负极极耳和隔膜,所述正极片、隔膜与负极片卷绕成柱后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与所述正极片相连的所述正极极耳为双极耳,与所述负极片相连的所述正极极耳同样为双极耳。再将两个正极极耳共同焊接在盖帽3上,作为电池的正极;所述两个负极极耳焊接在钢壳的底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所述壳体1为圆柱形,其上端为开口,首先将所述电池的正负极片依照上述结构形式进行正负极耳焊接,然后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通过卷绕后成柱,垫上上下绝缘片10,置入壳体1中。壳体1向内滚槽4形成凹槽。所述上绝缘片10位于滚槽4的下方,所述下绝缘片10位于壳底。如图2所示,所述正极极耳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正极极片两侧留白部分的第一正极极耳5和第二正极极耳6,所述第一正极极耳5和所述第二正极极耳6的外露部分与埋入所述正极极片的部分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正极极耳5的总长度和第二正极极耳6的总长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极耳采用铝带制成。如图3所示,所述负极极耳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负极极片的两端留白部分的第一负极极耳7和第二负极极耳8,所述第一负极极耳7和所述第二负极极耳8的外露部分与埋入所述负极极片的部分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负极极耳8的外露部分大于埋入所述负极极片的部分的长度。所述第二负极极耳8的总长度大于第一负极极耳7的总长度。进一步地,所述负极极耳采用镍带制成。如图4所示,在所述盖帽3的周边边缘有一圈密封圈9。所述密封圈9的材质为天然橡胶、硅橡胶或乙丙橡胶中的一种。柔性的橡胶密封圈9能够确保封口时不漏液,又起到双层绝缘的作用保证电池安全性与稳定性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电芯通过双极耳的设计,并通过两极极耳的长度、材料进行选择限定,使得电芯容量的提高的同时,内阻不会增高过多,保证具有其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技术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技术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正极极耳、负极片、负极极耳和隔膜,所述正极片、隔膜与负极片卷绕成柱后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正极片相连的所述正极极耳为双极耳,与所述负极片相连的所述正极极耳同样为双极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正极极耳、负极片、负极极耳和隔膜,所述正极片、隔膜与负极片卷绕成柱后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正极片相连的所述正极极耳为双极耳,与所述负极片相连的所述正极极耳同样为双极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耳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正极极片两侧留白部分的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二正极极耳,所述第一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正极极耳的外露部分与埋入所述正极极片的部分的长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极耳的总长度和第二正极极耳的总长度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耳采用铝带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泉强何双全蒋正贤王洪湖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