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极耳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二次电池主要有卷绕、叠片两种工艺路线,这两种工艺路线都需要将电芯极片的多层集流体进行并联,且将并联后的极片与外接极耳进行连续。现有的连接方式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将多层集流体继续连接,并将多层集流体与外接极耳进行连接,其主要目的是导电。目前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无法彻底避免焊接导致的过焊-集流体被焊破了,虚焊-集流体未连接上的问题,且超声波焊接对集流体材料表面洁净度要求高,焊头、焊座等使用寿命短等问题;而过焊、虚焊问题属于电芯的重大缺陷,连接位置断开,相当于导线断开,电芯功能直接出现失效。
2、以叠片电芯为例,生产工艺将堆叠后的正极/负极集流体通过超声波焊接将其焊接在一块,再将外接极耳通过超声波焊接把极耳和焊好的集流体焊到一块。此过程对集流体的表面洁净度、焊接设备、焊接参数要求极高,因超声波焊接原理为通过高频震动的摩擦方式将金属进行熔合的工艺,其过程极易出现过焊、虚焊问题。因此,如何解决极耳连接过程出现的过焊、虚焊问题即连接不牢固导致电芯关键功能失效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耳连接方法,它能有效解决极耳连接过程出现的过焊、虚焊问题即连接不牢固导致电芯关键功能失效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极耳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4、s1、在每层集流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涂覆含有导电剂
5、s2、将若干个模切好且涂覆完成的极片进行堆叠;
6、s3、根据集流体的宽度制定相应的加热工装,通过加热工装对集流体进行加热、加压,使相邻的集流体完全融合在一起,集流体与外接极耳相连的表层需要相融合在一起,而外接极耳的外表层与极流体的最后一层的最外层不融合。
7、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在涂覆过程中,涂覆物与料区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m。
8、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两层涂覆物的厚度与集流体厚度之和不小于10μm且不大于料区厚度。
9、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的涂覆过程在烘箱中高温环境下进行,出烘箱后涂覆物立即冷却成型。
10、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涂覆时所需温度为160~210℃。
11、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涂覆物采用的冷却方式为放在空气中自然冷却成型。
12、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堆叠过程为集流体按照同一个方向依次叠放。
13、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加热温度为160~210℃,加压的压力为0.2~0.6mpa。
14、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导电剂为石墨,融合剂为pp材质,其中导电剂的按质量分数占比为20~60%。
15、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外接极耳与集流体之间的连接同样采用先在外接极耳及集流体的上、下表面分别涂覆涂覆物再进行堆叠、热压融合的方式连接。
16、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优点:
17、1、本申请的极耳连接方法弃除了超声波焊接使得金属熔合的方式,整个制备过程对材料本身属于无损加工,解决了现有的按超声波焊接对材料进行摩擦加工,可能造成的虚焊、过焊问题;
18、2、本申请的极耳连接方法集流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属于热熔型连接,当电芯出现短路时,该连接方式会因为电芯过热而断开,电芯与外电路断开后,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涂覆过程中,涂覆物与料区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两层涂覆物的厚度与集流体厚度之和不小于10μm且不大于料区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涂覆过程在烘箱中高温环境下进行,出烘箱后涂覆物立即冷却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涂覆时所需温度为160~2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涂覆物采用的冷却方式为放在空气中自然冷却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极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堆叠过程为集流体按照同一个方向依次叠放。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极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加热温度为160~210℃,加压的压力为0.2~0.6mpa。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极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外接极耳与集流体之间的连接同样采用先在外接极耳及集流体的上、下表面分别涂覆涂覆物再进行堆叠、热压融合的方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涂覆过程中,涂覆物与料区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两层涂覆物的厚度与集流体厚度之和不小于10μm且不大于料区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涂覆过程在烘箱中高温环境下进行,出烘箱后涂覆物立即冷却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涂覆时所需温度为160~2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涂覆物采用的冷却方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庆,曹礼,李雄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