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26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2:43
本公开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显示面板,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该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发光层包括:第一蓝光单元、黄光单元以及第一连接层,第一蓝光单元与黄光单元通过第一连接层串联;其中黄光单元具有一共用主体中掺杂有红色掺杂物和绿色掺杂物的结构,且红色掺杂物与绿色掺杂物在共用主体中的掺杂比例的趋势相反。本公开的结构容易调节红绿单元的发光比例,以使两者的光强比例稳定,从而与蓝光单元复合以后的光色更加稳定,达到较好的显示效果。可提高激子复合率,避免复合后的激子向两边的功能层扩散,进而减少激子移动导致的淬灭,提高发光效率。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and display panels

The present disclosure provides a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a display panel, which belong to the field of display technology. Th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includes a light emitting layer between a substrate disposed on a substrate, a first electrode, a second electrode and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 a light-emitting layer includes a first light unit, yellow light unit and a first connecting layer, the first unit blue and yellow light unit through the first layer connected in series; the unit has a yellow light the structure of the red and green dopant dopant is doped in a body, and the red and green dopant dopant in the common body of the doping ratio of the opposite trend. The structure of the disclosure is easy to adjust the luminous proportion of the red and green units, so that the intensity ratio of the two lights is stable, so that the light and color after the combination with the blue light unit are more stable, and achieve better display effect. It can improve the recombination rate of the exciton, avoid the diffusion of the exciton after the compound to the functional layer on both sides, and then reduce the quenching caused by the exciton movement, and improve the luminous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显示面板
本公开涉及显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由于同时具备自发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适用于可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的主流技术。由于OLED平面发光的特性,也可以被制成WOLED(White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白光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用来做固态照明光源或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大尺寸OLED显示由于FMM(FineMetalMask,高精度金属掩模板)的阴影效果,需要采用IJP((InkJetPrinting,喷墨打印技术)的镀膜方式,目前多采用WOLED+CF(ColorFilter,彩色滤光片)的方式实现彩色显示,WOLED多采用Tandem串联结构,例如可以采用互补色蓝光(B)+黄光(Y)实现,即B+Y两单元;或者利用红(R)绿(G)蓝(B)三基色实现,即B+R/G两单元。为了改善色偏同时提高蓝光寿命,还可以采用B+Y+B或者B+R/G+B三单元实现,R/G形成的黄光色域更好于单纯的Y的黄光色域,因此多利用R/G来实现WOLED,但是实际工艺中R、G电子空穴复合比例调节比较复杂,红绿单元强度光色不容易控制,影响显示效果。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还存在有待改进之处。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专利技术内容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显示面板,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清晰,或者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第一蓝光单元、黄光单元以及第一连接层,所述第一蓝光单元与所述黄光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层串联;其中所述黄光单元具有一共用主体中掺杂有红色掺杂物和绿色掺杂物的结构,且所述红色掺杂物与所述绿色掺杂物在所述共用主体中的掺杂比例的趋势相反。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共用主体中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中均掺杂有所述红色掺杂物和所述绿色掺杂物,且掺杂比例不同。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红色掺杂物与所述绿色掺杂物在所述共用主体中的掺杂方式为梯度掺杂。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红色掺杂物与所述绿色掺杂物在所述第一主体中的掺杂比例相反,所述红色掺杂物与所述绿色掺杂物在所述第二主体中的掺杂比例也相反。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的比例小于所述第二主体的比例,其中所述第一主体偏向传输空穴,所述第二主体偏向传输电子。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具有电子阻挡层功能,所述第二主体具有空穴阻挡层功能。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共用主体的三重态T1能级比所述红色掺杂物或所述绿色掺杂物的三重态T1能级至少大0.2eV。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共用主体的三重态T1能级范围为2.5eV~6.0eV。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层还包括:第二蓝光单元和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二蓝光单元与所述黄光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层串联,其中所述第一蓝光单元靠近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蓝光单元靠近所述第二电极。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以上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黄光单元具有共用主体中掺杂有红色掺杂物和绿色掺杂物的结构,且掺杂比例趋势相反,通过红绿掺杂物共用主体实现能量转移,容易调节红绿单元的发光比例,以使两者的光强比例稳定,从而与蓝光单元复合以后的光色更加稳定,达到较好的显示效果。不仅能够减薄器件的整体厚度,还能减少有机线源的个数,简化工艺,降低加工成本以及等待时间。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黄光单元激子运动轨迹及发光示意图。图3示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黄光单元中主客体掺杂示意图。图4示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在本文中,“内侧”、“外侧”的方位术语分别是指朝向液晶层的一侧和背离液晶层的一侧,例如,衬底基板的内侧是指衬底基板朝向液晶层的一层。另外,“上”、“下”、“左”以及“右”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显示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上述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显示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图1示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该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为WOLED。如图1所示,该WOLED包括:基板101、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电极102、第二电极110以及第一电极102和第二电极110之间的发光层,其中发光层包括:蓝光单元105、黄光单元107以及连接层106,蓝光单元105与黄光单元107通过连接层106串联;其中黄光单元具有一共用主体中掺杂有红色掺杂物(Dopant)和绿色掺杂物的结构,且红色掺杂物与绿色掺杂物在共用主体中的掺杂比例的趋势相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来进行各层结构的设置,本专利技术对此不做限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通过为发光层提供驱动电压或驱动电流来使其发光。例如,第一电极可以为提供空穴的阳极,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如包括ITO(氧化铟锡)、IZO(氧化铟锌)等的TCO(透明导电氧化物),但不必然限于此。第二电极可以为提供电子的阴极,并可以由金属材料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显示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第一蓝光单元、黄光单元以及第一连接层,所述第一蓝光单元与所述黄光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层串联;其中所述黄光单元具有一共用主体中掺杂有红色掺杂物和绿色掺杂物的结构,且所述红色掺杂物与所述绿色掺杂物在所述共用主体中的掺杂比例的趋势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第一蓝光单元、黄光单元以及第一连接层,所述第一蓝光单元与所述黄光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层串联;其中所述黄光单元具有一共用主体中掺杂有红色掺杂物和绿色掺杂物的结构,且所述红色掺杂物与所述绿色掺杂物在所述共用主体中的掺杂比例的趋势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主体中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中均掺杂有所述红色掺杂物和所述绿色掺杂物,且掺杂比例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掺杂物与所述绿色掺杂物在所述共用主体中的掺杂方式为梯度掺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掺杂物与所述绿色掺杂物在所述第一主体中的掺杂比例相反,所述红色掺杂物与所述绿色掺杂物在所述第二主体中的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文斌万想朱飞飞王欣欣彭锐叶志杰孙力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