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壳水冷流道的防泄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9862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壳水冷流道的防泄漏结构,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上设有防泄露流道和散热流道,防泄露流道置于散热流道的上方,且两者互不贯通,在外壳体的侧壁上由上至下分层设有排出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外壳体套设于内壳体上,且内、外壳体相互焊接,外壳体将内壳体上的散热流道密封,外壳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对应与内壳体上散热流道的上下两端相连通,排出口与防泄露流道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制造,散热效果好;能够有效地避免液体在焊缝失效时经焊缝渗漏至电机内部的风险。

An anti leakage structure for water cooling channel of electric motor shel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eak proof structure for motor shell water flow, including the inner shell and the outer shell,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n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nti leakage flow and cooling flow, prevent leakage in the cooling flow above the channel, and the two are not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in the shell on the side wall of an outlet is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layer and a water inlet and a water outlet, the shell body is sheathed on the inner shell, and the inner and outer shell are welded, the cooling flow inside the shell shell will seal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the casing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hell on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cooling flow, out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leakage flow. The invention is convenient to manufacture and has good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and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risk of leakage of the liquid through the weld to the inner of the motor when the weld is inval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壳水冷流道的防泄漏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壳水冷流道的防泄漏结构。
技术介绍
:循环冷却水是电动机常用的降温手段,通过在电机壳上设置流道,使冷却水带走内部传递到机壳外表面的热量,以达到给定子降温的目的。流道通常有如下方式来实现:1)在机壳浇筑前预埋好环形管道;该种方式要求预埋管道熔点不能低于机壳材料时,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采用型材直接获得;该种方式在后期安装时,会受到受到具体结构形状的限制,部分使用场合只能置于电动机壳的外部,因此降温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机壳水冷流道的防泄漏结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电机壳水冷流道的防泄漏结构,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上设有防泄露流道和散热流道,防泄露流道置于散热流道的上方,且两者互不贯通,在外壳体的侧壁上由上至下分层设有排出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外壳体套设于内壳体上,且内、外壳体相互焊接,外壳体将内壳体上的散热流道密封,外壳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对应与内壳体上散热流道的上下两端相连通,排出口与防泄露流道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台阶部,外壳体的下端面置于定位台阶部上,且内壳体的下端面与定位台阶部之间相互焊接。进一步地,所述防泄露流道为圆形状。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流道为螺旋状。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便于制造,散热效果好;2)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避免液体在焊缝失效时经焊缝渗漏至电机内部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机壳水冷流道的防泄漏结构,包括内壳体1和外壳体2,在内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防泄露流道10和散热流道11,防泄露流道10置于散热流道11的上方,且防泄露流道10和散热流道11互不贯通,在外壳体2的侧壁上由上至下分层设有排出口20、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外壳体2套设于内壳体1上,且内、外壳体相互焊接。外壳体2将内壳体1上的散热流道11密封,且外壳体2上的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分别对应与内壳体1上散热流道11的上下两端相连通,排出口20与防泄露流道10相连通。在内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台阶部13,外壳体2的下端面置于定位台阶部13上,且内壳体1的下端面与定位台阶部13之间相互焊接。定位台阶部13一方面使得内、外壳体之间定位可靠,另一方面定位台阶部13的设置使得内、外壳体下端的焊缝位于外壳体2外侧,即使焊缝处产生裂纹,在水压的作用下,循环水也不会渗入内壳体1内。本专利技术中的防泄露流道10为圆形状,散热流道11为螺旋状。在使用时,冷却水从进水口21进入散热流道11,对内壳体1内的定子、转子部件冷却后再从出水口22排出,散热流道11置于内壳体1和外壳体2之间,在对内壳体1内部件冷却时,又能够对外壳体2外部的部件进行冷却,散热流道11呈螺旋状分布,流道长,散热效果好。在使用过程中,若内、外壳体上端的焊缝处产生裂纹时,则散热流道11的水不再处于密封环境,在水压作用下,可以沿裂纹流向外部环境。由于排出口20和散热流道11彼此独立非连通,则流体在尚未到达焊缝裂纹时,已经通过排出口20排出,如图2所示,图中箭头即为流体在压力作用下,通过配合壁面渗透至排出口20的过程,因此不会导致液体进入内壳体1内,避免电机损坏。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机壳水冷流道的防泄漏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壳水冷流道的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1)和外壳体(2),所述内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防泄露流道(10)和散热流道(11),防泄露流道(10)置于散热流道(11)的上方,且两者互不贯通,在外壳体(2)的侧壁上由上至下分层设有排出口(20)、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外壳体(2)套设于内壳体(1)上,且内、外壳体相互焊接,外壳体(2)将内壳体(1)上的散热流道(11)密封,外壳体(2)上的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分别对应与内壳体(1)上散热流道(11)的上下两端相连通,排出口(20)与防泄露流道(10)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壳水冷流道的防泄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1)和外壳体(2),所述内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防泄露流道(10)和散热流道(11),防泄露流道(10)置于散热流道(11)的上方,且两者互不贯通,在外壳体(2)的侧壁上由上至下分层设有排出口(20)、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外壳体(2)套设于内壳体(1)上,且内、外壳体相互焊接,外壳体(2)将内壳体(1)上的散热流道(11)密封,外壳体(2)上的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分别对应与内壳体(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英哲周亦骏吴立华董继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