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时检测腐烂病菌、黄化病植原体和丛簇病菌的核酸、试剂盒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同时检测腐烂病菌、黄化病植原体和丛簇病菌的核酸、试剂盒及方法。
技术介绍
腐烂病亦称腐朽病(decay),又称烂皮病、臭皮病等,是果木极易产生的一种常见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腐烂病主要危害结果树的枝干,发病前期难以察觉,所以需要做好防治措施。发病初期从外表不易识别,如果掀开枝干的表皮,可见到暗褐色致红褐色湿润的小斑或黄褐色的干斑,有时,内部病变面积已较大了,而从外部仍不好识别。受害较重时皮层腐烂坏死,用手指按下即下陷。病皮极易剥离,烂皮层红褐色,湿腐状时有酒糟味。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变黑褐色下陷,并在上产生黑褐色小点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成为再发病的传染源。除侵染枝干外,有时也侵染果实。果实上病斑症状为暗红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轮纹,边缘清晰。发病部位腐烂软化,略带酒糟味,病果表皮易剥离。丛簇病期叶片生长缓慢,有时只能长到正常的叶片的1/3大,叶片皱缩并散布有褪绿斑,随着植株生长,顶端叶片呈现丛簇状,并向下卷曲,有的叶片逐渐黄化,呈浅绿色或浅黄色,产生条 ...
【技术保护点】
一组用于多重PCR同时检测三种病原的核酸,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分别腐烂病菌、黄化病植原体和丛簇病菌的上、下游引物,其中,所述腐烂病菌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黄化病植原体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丛簇病菌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组用于多重PCR同时检测三种病原的核酸,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分别腐烂病菌、黄化病植原体和丛簇病菌的上、下游引物,其中,所述腐烂病菌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IDNo.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IDNo.2所示;所述黄化病植原体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IDNo.4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IDNo.5所示;所述丛簇病菌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IDNo.7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IDNo.8所示。2.一组用于荧光定量PCR同时检测三种病原的核酸,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腐烂病菌、黄化病植原体和丛簇病菌的上、下游引物及各病原体对应的探针,所述腐烂病菌的探针序列如SEQIDNo.3所示;所述黄化病植原体的探针序列如SEQIDNo.6所示;所述丛簇病菌的探针序列如SEQIDNo.9所示。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酸,其特征在于,该组核酸还包括包含检测腐烂病菌、黄化病植原体和丛簇病菌的阳性扩增产物,其中,所述检测腐烂病菌的阳性扩增产物,包含如SEQIDNo.10中第21-197bp所示的序列;所述检测黄化病植原体的阳性扩增产物,包含如SEQIDNo.11中第17-106bp所示的序列;所述检测丛簇病菌的阳性扩增产物,包含如SEQIDNo.12中第20-219bp所示的序列。4.一种用于荧光定量PCR同时检测三种病原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该试剂盒包括: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腐烂病菌、黄化病植原体和丛簇病菌的三种病原的上、下游引物和相应的探针,各条探针的5'端和3'端分别标记TEXRED-BHQ2、FAM-TAMRA和CY5-BHQ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优选地,还包括检测腐烂病菌、黄化病植原体和丛簇病菌的三种病原的阳性扩增产物,其中,所述检测腐烂病菌的阳性扩增产物,含如SEQIDNo.10中第21-197bp所示的序列;所述检测黄化病植原体的阳性扩增产物,含如SEQIDNo.11中第17-106bp所示的序列;所述检测丛簇病菌的阳性扩增产物,含如SEQIDNo.12中第20-219bp所示的序列。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remixEXTaq×2。7.一种用于荧光定量PCR同时检测三种病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用于检测腐烂病菌、黄化病植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