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施用生物碳能肥防控柑橘黄龙病和黄化病的方法,以海金刚碳能肥为主,快速增加土壤中有效碳含量;改挖坑施肥为地表随水施肥,快速为土壤补″碳″;将草做为土壤自然补碳的″碳″源加以利用,果园种草或自然生草,土壤改清耕为生草免耕少耕,最大可能地保持并避免″碳″流失;取消环剥环割和短截修剪,集中培养中央领导干,树形结构按2‑3层分布、每层2‑4个侧枝;成龄树亩栽植密度以3m×5m为宜,全园通风透光,60‑80片叶留一个果。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减少植株发病率,使病树早康复,果实香甜、优质稳产,相同管理、相同投入情况下增产幅度高达30%以上;全程免耕、省工省力;减少了化肥用量,缓解了土壤板结、酸化、盐碱化等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病虫害防治
,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施用生物碳能肥防控柑橘黄龙病和黄化病的方法。
技术介绍
年产值近百亿元的柑橘,是广西的主要水果品种,但由于受柑橘″黄龙病″和″黄化病″的影响,每年都会造成十亿元左右的经济损失。其中荔浦县和来宾市的柑橘″黄龙病″和″黄化病″的发病原因,都是根系缺″碳″引发的。这里的″碳″,主要是由叶片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碳″,其次是由微生物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释放的″有机碳″(根系可直接吸收)。只要柑橘树体内″碳″循环正常就根深叶茂,反之则病多病重。进一步研究发现,广西种植柑橘的土壤普遍缺″碳″:一是主栽区多属红壤和赤红壤,自身严重缺″碳″;二是过量施用化肥加速了土壤中″碳″的消耗;三是草作为自然″碳″源未被重视,减少了土壤获得″碳″补偿的机会;四是不合理的栽培技术,切断了叶片和根系间的″碳″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减少植株发病、病株早康复,化肥减量、土壤改良(缓解板结、酸化、盐碱化等),实现果实香甜、优质稳产的主要通过施用生物碳能肥来防控柑橘黄龙病和黄化病的方法。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通过施用生物碳能肥防控柑橘黄龙病和黄化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于不再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全年分3-4次地表随水冲施或滴灌施入生物碳能肥80-120公斤/亩;(2)将草做为土壤自然补碳的碳源加以利用,果园种草或自然生草,土壤改清耕为生草免耕少耕,最大可能地保持并避免″碳″流失。(3)取消环剥环割和短截修剪,集中培养中央领导干,树形结构按2-3层分布、每层2-4个侧枝。进一步的,作为优选花芽分化期起,全年叶喷生物有机碳100-200倍稀释液3-5次来控旺促花,亩用量8-12公斤。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生物碳能肥为海金刚生物碳能肥。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海金刚生物碳能肥质量比配方组成为:黄腐酸钾30-60%、生物有机碳5-25%、磷酸二氢钾5-25%、硫酸钾4-15%、尿素5-25%。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生物有机碳为海金刚生物有机碳。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海金刚生物有机碳为:将腐殖酸通过生物活化技术,提取出的粒径为1-3微米的水溶性小分子碳水化合物粉末。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成龄树亩栽植密度为株行距3m×5m,全园通风透光,60-80片叶留一个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1、减少植株发病率,使病树早康复;2、相同管理、相同投入情况下,增产幅度高达30%以上;3、果实香甜、优质稳产;4、全程免耕、省工省力;5、减少了化肥用量,改良土壤、缓解板结、酸化、盐碱化等难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所用海金刚生物碳能肥为山西奥德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专利授权号CN103964924A),它的质量比配方组成为:黄腐酸钾30-60%、生物有机碳5-25%、磷酸二氢钾5-25%、硫酸钾4-15%、尿素5-25%。制备工艺为:(一)、原料准备:黄腐酸钾、生物有机碳、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粉剂、尿素,需符合食品级标准,水溶性达95%以上;(二)、尿素粉碎:按工艺要求将尿素粉碎为200目粉末;(三)、黄腐酸钾研末:按工艺要求将黄腐酸钾研成200目粉末;(四)、生物有机碳提取:按工艺要求将腐殖酸通过生物活化技术,提取出粒径为1-3微米的水溶性小分子碳水化合物粉末;(五)、配料、混匀:将黄腐酸钾粉末、生物有机碳、尿素粉末、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粉末按比例混匀;(六)、计量、包装:自动计量、包装;(七)、检测:金属等异物检测,去除不合格产品;(八)、成品:入库。本专利技术所用海金刚生物有机碳为山西奥德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专利授权号CN103980046A),它的质量比配方组成为:粒径1微米以下液态水溶性小分子碳水化合物10-30%、木醋液70-90%。制备工艺为:(1)、原料:富含有机质的工业废水、木醋液,需符合粮食标准;(2)、原料过滤、提纯:将上述液体按标准过滤、提纯,符合生产要求;(3)、生物降解:将富含有机质的工业废水,按比例加入活性酵母菌种,密封发酵、降解成小分子碳水化合物;(4)、半成品入罐:按质量标准提取粒径1微米以下小分子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入罐贮存;(5)、配料、混料:将上述小分碳水化合物与木醋液按比例混匀;(6)、沉降、成品:将上述混合好液体按工艺要求放入密封罐沉降24小时后取上清液即为成品。实施防控方法:1、改化肥为海金刚碳能肥为主,全年分3-4次施入海金刚碳能肥80-120公斤/亩,快速增加土壤中有效碳含量;2、改挖坑施肥为地表施肥,减少土壤中有机碳流失同时快速为土壤补″碳″;3、将草做为土壤自然补碳的″碳″源加以利用,果园种草或自然生草,土壤改清耕为生草免耕少耕,最大可能地保持并避免″碳″流失;4、取消环剥环割和短截修剪,集中培养中央领导干,树形结构按2-3层分布、每层2-4个侧枝;5、花芽分化期起,全年叶喷海金刚生物有机碳(亩用量约10公斤)100-200倍稀释液3-5次来控旺促花。具体实施时间及施加量见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2015年,于广西用增加了有益微生物菌群的″海金刚碳能肥″,对荔浦名优果品沙糖桔进行了疾病防控,以正常施加普通化肥为对照组,施海金刚碳能肥的为实验组,具体施肥方式及施肥量如表1:表1为不施用和施用海金刚碳能肥、海金刚生物有机碳对柑橘黄龙病或黄花病发病率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凡是使用了″海金刚碳能肥″及″海金刚生物有机碳″的柑橘,果实均色泽靓丽、口感香甜,到荔浦采购经我们治疗后的沙糖桔的回头客也不断增多,销售价格持续攀升。荔浦县青山镇奇路村果农何翠兰家的五亩沙糖桔,用后一个月,叶片就明显变厚,色泽又绿又亮;采收时裂果、落果很少,而且大小均匀、口味香甜;此外秋梢多,为来年丰产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何翠兰影响下,如今奇路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海金刚碳能肥″及″海金刚生物有机碳″。荔浦县兴坪乡杨丽春家的两亩黄化柑橘树原本因病害严重是要砍掉的,试用了″海金刚碳能肥″及″海金刚生物有机碳″之后出现了奇迹:用后一个多月,叶片就明显变绿、变厚,如今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实施例2来宾市某些柑橘种植户采用″海金刚碳能肥″为实验组,施普通化肥为对照组,具体施肥方式及施肥量如表2:表2为不施用和施用海金刚碳能肥对柑橘黄龙病或黄花病发病率以及产量的影响以上结果表面,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柑橘黄龙病和黄化病的发病率且明显提高柑橘树的产量。销售商韦某评价:″海金刚碳能肥″能让柑橘树的枝条长得又粗又壮、叶片又大又厚、树体精神抖擞;它还让辣椒的亩产量至少增加了一半。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施用生物碳能肥防控柑橘黄龙病和黄化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于不再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全年分3-4次地表随水冲施或滴灌施入生物碳能肥80-120公斤/亩;(2)将草做为土壤自然补碳的碳源加以利用,果园种草或自然生草,土壤改清耕为生草免耕少耕,最大可能地保持并避免″碳″流失。(3)取消环剥环割和短截修剪,集中培养中央领导干,树形结构按2-3层分布、每层2-4个侧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施用生物碳能肥防控柑橘黄龙病和黄化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于不再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全年分3-4次地表随水冲施或滴灌施入生物碳能肥80-120公斤/亩;(2)将草做为土壤自然补碳的碳源加以利用,果园种草或自然生草,土壤改清耕为生草免耕少耕,最大可能地保持并避免″碳″流失。(3)取消环剥环割和短截修剪,集中培养中央领导干,树形结构按2-3层分布、每层2-4个侧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过施用生物碳能肥防控柑橘黄龙病和黄化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花芽分化期起,全年叶喷生物有机碳100-200倍稀释液3-5次来控旺促花,亩用量8-12公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过施用生物碳能肥防控柑橘黄龙病和黄化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碳能肥为海金刚生物碳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铭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铭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