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有锁专利>正文

全自动可变宽度的输送托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345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全自动可变宽度的输送托辊,属于皮带输送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可变宽度的输送托辊,利用伸缩缸改变输送托辊的宽度,使得皮带的宽度得到改变,提高输送托辊的适应性;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全自动可变宽度的输送托辊,包括皮带、主动辊和从动托辊,从动托辊包括固定辊和移动辊,移动辊对称设置于固定辊两端,移动辊包括托辊本体、伸缩缸和连接板,伸缩缸的活动端与连接板相连,连接板与平面轴承固定连接,平面轴承与托辊本体连接,伸缩缸的往复运动带动连接板往复运动,使得平面轴承和托辊本体往复运动,实现托辊本体向外延伸或向内回收,滑动块通过托辊本体的往复运动而在托架上往复滑动。

Fully automatic variable width conveyer roll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ull-automatic variable width conveying roller,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belt conveyor; technical problems needed to be solved is to provide an automatic conveying roller with variable width, telescopic cylinder change conveying roller width, the width of the belt conveying roller change,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the automatic variable width conveying roller, including a belt, a driving roller and a driven roller, a driven roller comprises a fixed roller and the mobile roller moving roller,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fixed roller ends, a moving roller comprises a support roller body, a telescopic cylinder and a connecting plate, a telescopic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activities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earing plane, plane bea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ller body, the reciprocating motion of telescopic cylinder driven reciprocating plate connection, the plane bearing and roller body to The motion of the roller is extended outward or inward, and the sliding block slides on the bracket through the reciprocating motion of the body of the 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可变宽度的输送托辊
本专利技术全自动可变宽度的输送托辊,属于皮带输送

技术介绍
皮带输送机作为运输物料的主要设备,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各种工业企业中,可以用于水平运输或倾斜运输,使用非常方便,现有技术中的皮带传输的额定载重量和皮带宽度都是固定的,因此当皮带更换运输物时,就会遇到体积或重量的局限,导致皮带输送机的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可变宽度的输送托辊,利用伸缩缸调整托辊本体的空间位置,从而改变输送托辊的宽度,使得皮带的宽度得到改变,提高输送托辊的适应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全自动可变宽度的输送托辊,包括皮带、主动辊和从动托辊,所述皮带环绕于位于主动辊和从动托辊上,所述皮带通过主动辊的运转而传动,所述主动辊的驱动电机通过单片机进行控制,所述从动托辊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从动托辊包括固定辊和移动辊,所述固定辊位于中部,通过固定架进行支撑,所述移动辊为两个,对称设置于固定辊的两端,所述移动辊的一端与固定架相连,另一端通过滑动块设置于托架上方;所述移动辊包括托辊本体、伸缩缸和连接板,所述伸缩缸的活动端与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平面轴承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平面轴承的另一个端面与托辊本体的内侧端面连接;所述伸缩缸的往复运动带动连接板进行往复运动,使得所述平面轴承和托辊本体一同做往复运动,实现所述托辊本体向外延伸或向内回收,各个所述伸缩缸成同步伸缩状态,所述滑动块通过托辊本体的往复运动而在托架上往复滑动。所述皮带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伸缩缸伸长至最长时两个托辊本体最边缘的相互距离。所述滑动块的外侧设置有托轮,所述托轮可绕自身中心轴旋转,所述拖轮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托辊本体的最高点,所述伸缩杆压缩时,所述皮带超出移动辊的部分位于托轮上。所述滑动块的底部设置有导向块,所述托架的上部设置有与导向块相适应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块位于导向槽内,所述托辊本体往复运动时,所述导向块沿导向槽往复移动。所述导向块为T型。所述伸缩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外接口均位于伸缩缸的朝下一侧。所述伸缩缸为气缸或液压缸。所述皮带两侧的下表面开有弯折角,所述弯折角位于伸缩缸压缩至最内侧时移动辊最边缘的位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利用伸缩缸来控制托辊本体的空间位置,使得托辊本体可以往复运动,从而实现从动托辊整体宽度的变化,位于从动托辊上的皮带其使用宽度也得到了改变,当伸缩缸压缩时,皮带使用宽度小,皮带两侧自然下垂,适用于体积小而重量较大的输送物,当伸缩缸伸长时,皮带受托辊本体的支撑而展开,皮带使用宽度加大,适用于体积大而相对重量小的输送物,此种变化使得皮带输送机本身适应了更多的货物种类,解决了因皮带宽度窄而无法使用的问题。2、本装置利用托轮来托举下垂的皮带边缘,使得皮带在传输时,两侧的下垂部分不会影响托辊本体的运转,通过托轮可与托辊本体一同进行传输,皮带两侧不会因为退拽而损坏。3、本装置利用可滑动的滑动块来支撑托辊本体,在支撑的同时可适应托辊本体的移动,从而保证了托辊本体的受力和稳定性。4、本装置适用于水平式托辊,也适用于V型托辊,适用范围广泛,结构简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伸缩缸压缩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伸缩缸伸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滑动块与托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固定辊、2为移动辊、3为固定架、4为滑动块、5为托架、6为托辊本体、7为伸缩缸、8为连接板、9为平面轴承、10为皮带、11为托轮、12为导向块、13为导向槽、14为弯折角。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可变宽度的输送托辊,包括皮带10、主动辊和从动托辊,所述皮带10环绕于位于主动辊和从动托辊上,所述皮带10通过主动辊的运转而传动,所述主动辊的驱动电机通过单片机进行控制,所述从动托辊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从动托辊包括固定辊1和移动辊2,所述固定辊1位于中部,通过固定架3进行支撑,所述移动辊2为两个,对称设置于固定辊1的两端,所述移动辊2的一端与固定架3相连,另一端通过滑动块4设置于托架5上方。所述移动辊2包括托辊本体6、伸缩缸7和连接板8,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缸7选用,液压缸,所述伸缩缸7的活动端与连接板8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板8的另一端与平面轴承9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平面轴承9的另一个端面与托辊本体6的内侧端面连接。所述伸缩缸7的往复运动带动连接板8进行往复运动,使得所述平面轴承9和托辊本体6一同做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所述托辊本体6向外延伸或向内回收,当托辊本体6收回时,皮带10两侧下垂,皮带宽度减小,运输面积降低,当托辊本体6伸长时,皮带10两侧被托起,皮带10宽度增加,运输面积增加。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皮带10的宽度大于伸缩缸7伸长至最长时两个托辊本体6最边缘的相互距离,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皮带10的宽度和伸缩缸7的行程。各个所述伸缩缸7成同步伸缩状态,所述滑动块4通过托辊本体6的往复运动而在托架5上往复滑动,所述滑动块4的底部设置有导向块12,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块12为T型,所述托架4的上部设置有与导向块12相适应的导向槽13,所述导向块12位于导向槽13内,所述托辊本体6往复运动时,所述导向块12沿导向槽13往复移动,托架5给予滑动块4支撑力的基础上,引导其移动,使得托辊本体6在移动时更加稳定,皮带10在传输时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另外的,所述皮带10两侧的下表面开有弯折角14,所述弯折角14位于伸缩缸7压缩至最内侧时移动辊2最边缘的位置,当皮带10两侧没有托辊本体6支撑时,皮带10的两侧会沿着弯折角14的所在位置进行弯折下垂,从而避免了皮带10其他位置的弯折或起包,保证皮带10输送的稳定性,也能更好的控制皮带10的弯折区域。所述滑动块4的外侧设置有托轮11,所述托轮11可绕自身中心轴旋转,本实施例中,所述托轮11的高度等于托辊本体6的最高点,此时,托轮11的旋转轴为水平设置,当伸缩杆7压缩时,皮带两侧下坠,皮带10超出移动辊2的部分位于托轮11上,托轮11正好将皮带10的两侧推举为水平状态,当然托轮11也可低于托辊本体6的高度,此时,托轮11的旋转轴需要与皮带10边缘下垂时成平行设置,从而保证皮带10传输过程中,托轮11的外表面能与皮带10完全接触。另外的,所述伸缩缸7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外接口均位于伸缩缸7的朝下一侧,这样便于伸缩缸7油路的布置。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自动可变宽度的输送托辊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可变宽度的输送托辊,包括皮带(10)、主动辊和从动托辊,所述皮带(10)环绕于位于主动辊和从动托辊上,所述皮带(10)通过主动辊的运转而传动,所述主动辊的驱动电机通过单片机进行控制,所述从动托辊的数量为多个,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托辊包括固定辊(1)和移动辊(2),所述固定辊(1)位于中部,通过固定架(3)进行支撑,所述移动辊(2)为两个,对称设置于固定辊(1)的两端,所述移动辊(2)的一端与固定架(3)相连,另一端通过滑动块(4)设置于托架(5)上方;所述移动辊(2)包括托辊本体(6)、伸缩缸(7)和连接板(8),所述伸缩缸(7)的活动端与连接板(8)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板(8)的另一端与平面轴承(9)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平面轴承(9)的另一个端面与托辊本体(6)的内侧端面连接;所述伸缩缸(7)的往复运动带动连接板(8)进行往复运动,使得所述平面轴承(9)和托辊本体(6)一同做往复运动,实现所述托辊本体(6)向外延伸或向内回收,各个所述伸缩缸(7)成同步伸缩状态,所述滑动块(4)通过托辊本体(6)的往复运动而在托架(5)上往复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可变宽度的输送托辊,包括皮带(10)、主动辊和从动托辊,所述皮带(10)环绕于位于主动辊和从动托辊上,所述皮带(10)通过主动辊的运转而传动,所述主动辊的驱动电机通过单片机进行控制,所述从动托辊的数量为多个,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托辊包括固定辊(1)和移动辊(2),所述固定辊(1)位于中部,通过固定架(3)进行支撑,所述移动辊(2)为两个,对称设置于固定辊(1)的两端,所述移动辊(2)的一端与固定架(3)相连,另一端通过滑动块(4)设置于托架(5)上方;所述移动辊(2)包括托辊本体(6)、伸缩缸(7)和连接板(8),所述伸缩缸(7)的活动端与连接板(8)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板(8)的另一端与平面轴承(9)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平面轴承(9)的另一个端面与托辊本体(6)的内侧端面连接;所述伸缩缸(7)的往复运动带动连接板(8)进行往复运动,使得所述平面轴承(9)和托辊本体(6)一同做往复运动,实现所述托辊本体(6)向外延伸或向内回收,各个所述伸缩缸(7)成同步伸缩状态,所述滑动块(4)通过托辊本体(6)的往复运动而在托架(5)上往复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可变宽度的输送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10)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伸缩缸(7)伸长至最长时两个托辊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有锁张立忠郭红李斌贾发元武智赵万亮薛丽军梁刚刚王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杨有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