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竹内节钻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796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3:25
一种展竹内节钻孔机,包括主机身和副机身,副机身的上端面低于主机身的上端面,主机身上设有加工装置,副机身上设有竹筒安装装置;竹筒安装装置包括置于副机身左侧的一对前、后分布的静限位部、置于副机身右侧的一对前、后分布的动限位部,静限位部、动限位部均设有安装板,静限位部的安装板上设有与竹筒外周面接触的第一压轮组、第二滚轮组,动限位部的安装板上设有与竹筒外周面接触的第三压轮组、第四压轮组,其中动限位部上的第一压轮为弹性顶压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展竹内节钻孔机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可适用于多种外形形状的竹筒,安装稳定,在去除竹筒内节的同时,还可以将部分竹黄一并去除,加工效率高。

Zhunei section drilling machine exhibition

A festival exhibition Takeuchi drill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and the sub body, sub body upper end fac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main body below the process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body and the machin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device side bamboo; bamboo mounting device includes a pair of side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fuselage before and afte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tatic limit placed on the right side the deputy ministers, before and afte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ovable limiting part, static limit part, movable limi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plate, the mounting plate of the static contact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first bamboo roller group, second roller group, mount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movable limiting part contact with the outer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third bamboo roller group, fourth wheel set, wherein the actuator limit first pressing wheel of the setting pressure of elastic top. The exhibition section drilling machin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the reasonable, good use effect, and can be applied to various shapes of bamboo, bamboo in the stable installation, removal in the section at the same time, can also be part of the inner removed high process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展竹内节钻孔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处理竹内节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展竹内节钻孔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是竹材加工利用比较领先的国家,但就生产规模而言,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就生产技术设备而言,目前仍处于机械设备和手工作业相结合的形式。要想获得整竹无裂纹展开竹平板,不仅要去除竹内节,还必须去掉竹筒外表面的竹青、内孔中的竹黄,进行等厚度加工后沿纵向开缝、软化处理再展开,但是现有设备具备同时去除竹内节和竹黄的功能,但是使用范围较窄,多以加工正规圆形的竹筒居多,对于椭圆形等形状较为不规则的竹筒,在加工中常以破壁告终,从而导致该竹筒无法使用,成功率低,范围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展竹内节钻孔机,不仅可以去除竹内节,还可以将内孔中的竹黄一并去除,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还可以根据所需要的使用厚度来调节进刀量,适用于各种形状的竹筒,使用范围广,成品率高,使用成本低。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展竹内节钻孔机,包括主机身和副机身,其特征是:主机身上设有加工装置,副机身上设有竹筒安装装置,竹筒安装装置包括置于副机身左侧的一对前、后分布的静限位部、置于副机身右侧的一对前、后分布的动限位部,静限位部、动限位部均设有安装板,静限位部的安装板上设有与竹筒外周面接触的第一压轮组、第二压轮组,动限位部的安装板上设有与竹筒外周面接触的第三压轮组、第四压轮组,第一压轮组、第二压轮组、第三压轮组、第四压轮组的均设有呈斜向上的压轮和斜向下设置的压轮,第一压轮组、第二压轮组上的呈斜向上的压轮之间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一压轮组、第二压轮组上的呈斜向下的压轮之间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三压轮组、第四压轮组上的呈斜向上的压轮之间安装有第四转轴,第三压轮组、第四压轮组上的呈斜向下的压轮之间安装有第五转轴,其中动限位部上的压轮为弹性顶压设置,副机身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转动的第二电机;加工装置包括安装于主机身上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通过第一气缸驱动且滑动连接于主机身上的移动座,移动座上安装有一对前后分布的安装座,安装座上内嵌有轴套,轴套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端头处安装有铣刀,第一转轴的端头处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且与铣刀形成相对位置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一转轴之间通过皮带连接;轴套的外周面上安装有与静限位部处于同一侧的安装杆,安装杆的内开有第一安装腔,第一安装腔内安装有靠模铁,安装杆内开有与安装腔互通的螺栓孔,螺栓孔内安装有用于调节靠模铁使用位置的螺栓,安装杆内开有置于第一安装腔前端的第二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静限位部上安装有供第一滚轮滚动于上的防偏板。这样,由于竹筒的外形形状不单单只是正规圆形,非正规圆形的竹筒在转动中做不规则圆弧走向运动,故竹筒安装装置采用一侧设置一对动限位部、一侧设置一对静限位部,利用动限位部上弹性顶压设置的压轮实现可随竹筒走向而随即发生位置变化,通过静调节部来调节竹筒的安装位置,确定铣刀去除竹筒内壁的去除厚度,并配合静限位部上非弹性顶压设置的压轮防止竹筒安装脱位,有效去除竹内节,同时该结构设置在去除竹内节的同时一并去除竹筒内部的竹黄,实现一次加工做到双处理,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为了进一步优化竹筒安装装置的安装效果,减少径向载荷,故在加工装置上添加顶靠在竹筒外周面上的靠模铁,靠模铁与竹筒外周面的接触面为具有坡度的弧形面,如此一来可实现自适应竹筒的不规则外形,使得靠铁模紧紧的贴在竹筒外周面上,提高去黄效果,而且靠模铁可以根据竹筒的外径大小调节使用位置,使用效果好;防偏板和第一滚轮的设置减少安装杆受到的外应力,减少损伤。为了进一步完善,主机身内安装有一对光轴,光轴上滑动连接有一对滑块,其中移动座安装在滑块上,移动座的底部固定有安装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的连接块。这样,光轴和滑块的设置便于移动座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实现移动,使用稳定性好,同时利用滑块可防止移动座的底面贴于主机身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摩擦,使得运行流畅。进一步完善,第一电机底部设有将第一电机置于一定使用高度的托高座。这样,托高座使得第一电机置于高位,如此一来连接于第一电机和第一转轴之间的皮带即可达到紧绷效果,实现稳定传动。进一步完善,副机身上设有一对左右分布的固定座组,该固定座组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固定座,其中安装板通过第六转轴转动连接于两固定座之间。这样,固定座的设置不仅便于动限位部、静限位部的安装,而且还能够实现其转动连接于上,便于两者的施加或者解除限位功能。进一步完善,安装板的侧壁上安装有L型座,L型座上安装有推杆,推杆的端头处连接有与第二转轴配合使用的轴承座,安装板上安装有间隔分布的连接柱组,连接柱组包括两个连接柱,两连接柱上安装有轨迹块,其中轴承座滑动连接于轨迹块上;安装板上开有供第二转轴置于内的活动卡槽;动限位部上的L型座上安装有驱动轴承座位移的第二气缸。这样,如此的设置便于调节静限位部、动限位部上第一压轮的使用位置,而且考虑到竹筒的外周面属于不规则的圆弧,其在加工过程中的转动走向也是不规则运动,会影响去除竹内节的去除效果,故设置轴承座、实现轴承座滑动连接的轨迹块以及提供动力源的第二气缸,使得动限位部上的第一压轮产生弹性顶压效果,跟随竹筒转动走向的变化而变化,有效解决竹桶异形内腔加工,使用效果好。进一步完善,固定座的内侧面上安装有L型板,两L型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静限位部的安装板上。这样,第三气缸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施加或者解除静限位部的限位作用,但是考虑到竹筒的外周面属于不规则的圆弧,其在加工过程中的转动走向也是不规则运动,而静限位部本身是固定限位,不同于动限位部具有弹性顶压效果可应竹筒的不规则运动而随之发生位置变化的作用,如此一来就会产生一个明显的径向载荷,不会产生位置变化的第三气缸就会硬性接受径向载荷的载荷力,故将第三气缸设置成转动连接,如此一来受到径向载荷的影响就会产生位置微变化,减少第三气缸受到的损伤,延长其使用寿命,使用效果好。进一步完善,L型板内嵌有滚珠轴承,其中滚珠轴承与第三气缸配合使用。这样,滚珠轴承以自身滚动的方式来降低转动连接于L型板上的第三气缸的摩擦力,降低转动幅度,从而更进一步保护第三气缸,使用效果好。进一步完善,第二转轴上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轴,第二转轴的下端设有第二从动齿轮轴,第二转轴的侧部设有安装于副机身上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有与第一从动齿轮轴、第二从动齿轮轴数量相匹配的轴承;第二从动齿轮轴通过第一链条与第一从动齿轮轴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二从动齿轮轴之间连接有第二链条;第二转轴与第一从动齿轮轴之间连接有万向节联轴器。这样,链传动可以在两轴中心相距较远的情况下传递运动和动力,能在低速、重载和高温条件下及灰土飞扬的不良环境中工作,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递功率较大,且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力较小,传递效率一般可达0.95~0.97,使用效果好;固定板具有较大的使用面积,使得安装于固定板上的第一从动齿轮轴、第二从动齿轮轴可在固定板上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使得第一从动齿轮轴、第二从动齿轮轴来传递运动;轴承用于降低第一从动齿轮轴、第二从动齿轮轴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展竹内节钻孔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展竹内节钻孔机,包括主机身(1)和副机身(2),其特征是:所述主机身(1)上设有加工装置(3),副机身(2)上设有竹筒安装装置(4),所述竹筒安装装置(4)包括置于副机身(2)左侧的一对前、后分布的静限位部(12)、置于副机身(2)右侧的一对前、后分布的动限位部(13),静限位部(12)、动限位部(13)均设有安装板(14),静限位部(12)的所述安装板(14)上设有与竹筒外周面接触的第一压轮组(15)、第二压轮组(16),动限位部(13)的所述安装板(14)上设有与竹筒外周面接触的第三压轮组(48)、第四压轮组(49),所述第一压轮组(15)、第二压轮组(16)、第三压轮组(48)、第四压轮组(49)的均设有呈斜向上的压轮(50)和斜向下设置的压轮(50),第一压轮组(15)、第二压轮组(16)上的呈斜向上的压轮(50)之间安装有第二转轴(51),第一压轮组(15)、第二压轮组(16)上的呈斜向下的压轮(50)之间安装有第三转轴(52),第三压轮组(48)、第四压轮组(49)上的呈斜向上的压轮(50)之间安装有第四转轴(53),第三压轮组(48)、第四压轮组(49)上的呈斜向下的压轮(50)之间安装有第五转轴(54),其中动限位部(13)上的压轮(50)为弹性顶压设置,所述副机身(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二转轴(51)、第三转轴(52)、第四转轴(53)、第五转轴(54)转动的第二电机(17);所述加工装置(3)包括安装于主机身(1)上的第一气缸(3‑1),第一气缸(3‑1)的活塞杆上设有通过第一气缸(3‑1)驱动且滑动连接于主机身(1)上的移动座(5),移动座(5)上安装有一对前后分布的安装座(6),安装座(6)上内嵌有轴套(7),轴套(7)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的端头处安装有铣刀(9),第一转轴(8)的端头处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轴(8)转动且与铣刀(9)形成相对位置的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与第一转轴(8)之间通过皮带(11)连接;所述轴套(7)的外周面上安装有与静限位部(12)处于同一侧的安装杆(41),安装杆(41)的内开有第一安装腔(41‑1),第一安装腔(41‑1)内安装有靠模铁(41‑1a),所述安装杆(41)内开有与安装腔(41‑1)互通的螺栓孔(41‑2),螺栓孔(41‑2)内安装有用于调节靠模铁(41‑1a)使用位置的螺栓(41‑2a),所述安装杆(41)内开有置于第一安装腔(41‑1)前端的第二安装腔(41‑3),第二安装腔(41‑3)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41‑3a);所述静限位部(12)上安装有供第一滚轮(41‑3a)滚动于上的防偏板(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展竹内节钻孔机,包括主机身(1)和副机身(2),其特征是:所述主机身(1)上设有加工装置(3),副机身(2)上设有竹筒安装装置(4),所述竹筒安装装置(4)包括置于副机身(2)左侧的一对前、后分布的静限位部(12)、置于副机身(2)右侧的一对前、后分布的动限位部(13),静限位部(12)、动限位部(13)均设有安装板(14),静限位部(12)的所述安装板(14)上设有与竹筒外周面接触的第一压轮组(15)、第二压轮组(16),动限位部(13)的所述安装板(14)上设有与竹筒外周面接触的第三压轮组(48)、第四压轮组(49),所述第一压轮组(15)、第二压轮组(16)、第三压轮组(48)、第四压轮组(49)的均设有呈斜向上的压轮(50)和斜向下设置的压轮(50),第一压轮组(15)、第二压轮组(16)上的呈斜向上的压轮(50)之间安装有第二转轴(51),第一压轮组(15)、第二压轮组(16)上的呈斜向下的压轮(50)之间安装有第三转轴(52),第三压轮组(48)、第四压轮组(49)上的呈斜向上的压轮(50)之间安装有第四转轴(53),第三压轮组(48)、第四压轮组(49)上的呈斜向下的压轮(50)之间安装有第五转轴(54),其中动限位部(13)上的压轮(50)为弹性顶压设置,所述副机身(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二转轴(51)、第三转轴(52)、第四转轴(53)、第五转轴(54)转动的第二电机(17);所述加工装置(3)包括安装于主机身(1)上的第一气缸(3-1),第一气缸(3-1)的活塞杆上设有通过第一气缸(3-1)驱动且滑动连接于主机身(1)上的移动座(5),移动座(5)上安装有一对前后分布的安装座(6),安装座(6)上内嵌有轴套(7),轴套(7)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的端头处安装有铣刀(9),第一转轴(8)的端头处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轴(8)转动且与铣刀(9)形成相对位置的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与第一转轴(8)之间通过皮带(11)连接;所述轴套(7)的外周面上安装有与静限位部(12)处于同一侧的安装杆(41),安装杆(41)的内开有第一安装腔(41-1),第一安装腔(41-1)内安装有靠模铁(41-1a),所述安装杆(41)内开有与安装腔(41-1)互通的螺栓孔(41-2),螺栓孔(41-2)内安装有用于调节靠模铁(41-1a)使用位置的螺栓(41-2a),所述安装杆(41)内开有置于第一安装腔(41-1)前端的第二安装腔(41-3),第二安装腔(41-3)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41-3a);所述静限位部(12)上安装有供第一滚轮(41-3a)滚动于上的防偏板(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展竹内节钻孔机,其特征是:所述主机身(1)内安装有一对光轴(18),光轴(18)上滑动连接有一对滑块(19),其中移动座(5)安装在滑块(19)上,移动座(5)的底部固定有安装在第一气缸(10)的活塞杆上的连接块(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展竹内节钻孔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春吴佳耘胡青荣林志斌胡建威
申请(专利权)人:庆元县春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