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红卫专利>正文

一种竹编字画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2020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编字画生产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1)选料;(2)整理裁节;(3)去青抛光;(4)削口、分块;(5)分层;(6)划口启蔑条;(7)分色及消毒碳化;(8)清洗定型及晾干;(9)刮薄蔑层;(10)染色;(11)分丝处理;(12)编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编字画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艺品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竹编字画工艺品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竹编字画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其清透淡雅、神形酷肖、立体感强。其精细效果和艺术神韵完全可以与丝绸、刺绣相媲美,既保持了书法艺术和国画的神韵,又充分体现竹编艺术的风格,是收藏和赠友的珍品。现有的竹编字画由于原材料的选择不同,处理方法不同,生产出的竹编字画产品质量和视觉效果大不相同,即同一样板的图案和字画生产出的竹编字画差异较大,一致性差,难以形成标准统一的产品,不利于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广。其次是立体感不强,如中国专利200510041210.6公开的隐形竹编字画及其制作方法,不对蔑片进行染色,而采用蔑片正面朝上的编织字画,利用光源变化来显现图案字画,虽然有时隐时现的视觉效果,但界限不明,立体效果差。还有现有的竹编字画使用的竹丝未经高温高压定型,经过一定时间后,尤其装裱的塑料膜老化后,容易出现竹丝收缩、开裂或断裂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竹编字画一致性好,立体感强,光洁度高、既保持书法艺术和国画艺术神韵,又充分体现竹编艺术风格的竹编字画工艺品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编字画生产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1)选料:选用生长于阴山处1-2年、无色斑、竹节长的青竹作原料;(2)整理裁节:顺着枝叶的长向砍去枝叶,并锯掉竹子的头、部尾部和竹节;(3)去青抛光:对竹段进行单向刮青处理,用刮下的竹青,在竹子表面来回摩擦抛光;(4)削口、分块:选择竹段头部用刀把竹子的真实厚度削出来,分块时第一刀用力划穿,第二刀以后各刀不划穿,双手把竹平分成两大块,然后逐级再平分至所需宽度;(5)分层:在削口的那端竹块的三分之一厚度处下第一刀,进刀时刀口是平进的,然后,双手把竹块弯成S型,第一层就自动分离出待用,从刚才分下来的竹块的一端进刀进行第二次分层,留带青部分备用;(6)划口启蔑条:选择带青部分竹块从尾部的那端内侧划口,离端边沿约一厘米处划第一刀,将第一层蔑条拨起来,再在原地方划第二层,同样的方法连续划四层,把多余的部分启下来弃去作它用,再把四层分成两层,再把两层平分开,然后依次分别晾干;(7)分色及消毒碳化:把青蔑捆在一起,二、三、四层分别捆在一起,之后送入烘干消毒碳干机,烘干消毒碳干机加热的温度为160—190℃,加热时间2—4小时,青蔑碳化,碳化程度为5%—30%,取出;(8)清洗定型及晾干:把捞出的蔑条放在清水里面反复清洗干净,再置于高压锅中进行110-120度高温、高压固化定形30分钟,再将蔑条取出后晾干;(9)刮薄蔑层:用锋利的刀子将蔑条刮薄至0.008-0.01mm;(10)染色:根据不同编织物的色彩要求选择不同染料,95-100度煮染60-80分钟,然后捞起来用清水漂洗,晾干;(11)分丝处理:根据蓝本,选择合适选中蓝本长度的蔑条进行分丝,根据所选的精度,分成10-18丝或20-24丝;(12)编织:将选择蓝本置于下方,在蓝本上将本色蔑丝排成纵向,以相对于画面长宽方向成90度斜角,在画面的一角起头,进行横向编织,编织时按图形和颜色选择蔑料丝进行;最后进行整理、修剪、装裱即为成品。进一步地,消毒碳化步骤中,烘干消毒碳干机加热的温度为175℃,加热时间3小时。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顺着枝叶生长方向砍去枝叶,不会损伤竹子表层,提高了优质蔑片产量。通过染色蔑片来编织字画,使画面界限清晰,立体感强,更能体现书法和国画的神韵和中国文化内涵,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本专利技术通过高温高压对蔑片进行固化定型,使竹纤维间有机物及胶样物与竹纤维紧密结合在一起,既增强竹纤维的韧性,也有效防止竹丝断裂,使竹编字画不变色,不易损,不变形,保存时间更长,可完整保存数百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竹编字画生产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1)选料:选用生长于阴山处1-2年、无色斑、竹节长的青竹作原料;(2)整理裁节:顺着枝叶的长向砍去枝叶,并锯掉竹子的头、部尾部和竹节;(3)去青抛光:对竹段进行单向刮青处理,用刮下的竹青,在竹子表面来回摩擦抛光;(4)削口、分块:选择竹段头部用刀把竹子的真实厚度削出来,分块时第一刀用力划穿,第二刀以后各刀不划穿,双手把竹平分成两大块,然后逐级再平分至所需宽度;(5)分层:在削口的那端竹块的三分之一厚度处下第一刀,进刀时刀口是平进的,然后,双手把竹块弯成S型,第一层就自动分离出待用,从刚才分下来的竹块的一端进刀进行第二次分层,留带青部分备用;(6)划口启蔑条:选择带青部分竹块从尾部的那端内侧划口,离端边沿约一厘米处划第一刀,将第一层蔑条拨起来,再在原地方划第二层,同样的方法连续划四层,把多余的部分启下来弃去作它用,再把四层分成两层,再把两层平分开,然后依次分别晾干;(7)分色及消毒碳化:把青蔑捆在一起,二、三、四层分别捆在一起,之后送入烘干消毒碳干机,消毒碳化步骤中,烘干消毒碳干机加热的温度为175℃,加热时间3小时,青蔑碳化,碳化程度为5%—30%,取出;(8)清洗定型及晾干:把捞出的蔑条放在清水里面反复清洗干净,再置于高压锅中进行110-120度高温、高压固化定形30分钟,再将蔑条取出后晾干;(9)刮薄蔑层:用锋利的刀子将蔑条刮薄至0.008-0.01mm;(10)染色:根据不同编织物的色彩要求选择不同染料,95-100度煮染60-80分钟,然后捞起来用清水漂洗,晾干;(11)分丝处理:根据蓝本,选择合适选中蓝本长度的蔑条进行分丝,根据所选的精度,分成10-18丝或20-24丝;(12)编织:将选择蓝本置于下方,在蓝本上将本色蔑丝排成纵向,以相对于画面长宽方向成90度斜角,在画面的一角起头,进行横向编织,编织时按图形和颜色选择蔑料丝进行;最后进行整理、修剪、装裱即为成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编字画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1)选料:选用生长于阴山处1-2年、无色斑、竹节长的青竹作原料;(2)整理裁节:顺着枝叶的长向砍去枝叶,并锯掉竹子的头、部尾部和竹节;(3)去青抛光:对竹段进行单向刮青处理,用刮下的竹青,在竹子表面来回摩擦抛光;(4)削口、分块:选择竹段头部用刀把竹子的真实厚度削出来,分块时第一刀用力划穿,第二刀以后各刀不划穿,双手把竹平分成两大块,然后逐级再平分至所需宽度;(5)分层:在削口的那端竹块的三分之一厚度处下第一刀,进刀时刀口是平进的,然后,双手把竹块弯成S型,第一层就自动分离出待用,从刚才分下来的竹块的一端进刀进行第二次分层,留带青部分备用;(6)划口启蔑条:选择带青部分竹块从尾部的那端内侧划口,离端边沿约一厘米处划第一刀,将第一层蔑条拨起来,再在原地方划第二层,同样的方法连续划四层,把多余的部分启下来弃去作它用,再把四层分成两层,再把两层平分开,然后依次分别晾干;(7)分色及消毒碳化:把青蔑捆在一起,二、三、四层分别捆在一起,之后送入烘干消毒碳干机,烘干消毒碳干机加热的温度为160—190℃,加热时间2—4小时,青蔑碳化,碳化程度为5%—30%,取出;(8)清洗定型及晾干:把捞出的蔑条放在清水里面反复清洗干净,再置于高压锅中进行110-120度高温、高压固化定形30分钟,再将蔑条取出后晾干;(9)刮薄蔑层:用锋利的刀子将蔑条刮薄至0.008-0.01mm;(10)染色:根据不同编织物的色彩要求选择不同染料,95-100度煮染60-80分钟,然后捞起来用清水漂洗,晾干;(11)分丝处理:根据蓝本,选择合适选中蓝本长度的蔑条进行分丝,根据所选的精度,分成10-18丝或20-24丝;(12)编织:将选择蓝本置于下方,在蓝本上将本色蔑丝排成纵向,以相对于画面长宽方向成90度斜角,在画面的一角起头,进行横向编织,编织时按图形和颜色选择蔑料丝进行;最后进行整理、修剪、装裱即为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编字画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1)选料:选用生长于阴山处1-2年、无色斑、竹节长的青竹作原料;(2)整理裁节:顺着枝叶的长向砍去枝叶,并锯掉竹子的头、部尾部和竹节;(3)去青抛光:对竹段进行单向刮青处理,用刮下的竹青,在竹子表面来回摩擦抛光;(4)削口、分块:选择竹段头部用刀把竹子的真实厚度削出来,分块时第一刀用力划穿,第二刀以后各刀不划穿,双手把竹平分成两大块,然后逐级再平分至所需宽度;(5)分层:在削口的那端竹块的三分之一厚度处下第一刀,进刀时刀口是平进的,然后,双手把竹块弯成S型,第一层就自动分离出待用,从刚才分下来的竹块的一端进刀进行第二次分层,留带青部分备用;(6)划口启蔑条:选择带青部分竹块从尾部的那端内侧划口,离端边沿约一厘米处划第一刀,将第一层蔑条拨起来,再在原地方划第二层,同样的方法连续划四层,把多余的部分启下来弃去作它用,再把四层分成两层,再把两层平分开,然后依次分别晾干;(7)分色及消毒碳化:把青蔑捆在一起,二、三、四层分别捆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蒋红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