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720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投料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投料罐、连接多个调和釜与投料罐的输送管以及设置在输送管上的泵体;输送管包括连通投料罐的总管以及连通各调和釜的分管,泵体连接在总管上,每个分管上对应连通一个投料阀,达到了简化添加添加剂的操作步骤的效果。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投料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在加工润滑油时,会用到大量的基础油,和多种添加剂,其中添加剂的量所占的比例非常的小。在调配润滑油时,由于添加剂种类多、单次投放量较小,采用管线对每一种添加剂进行输送效率较低、精度较差。通常在调和釜中添加添加剂需要采用单独倾倒的方式。需要工人将多种添加剂的容器,依次运输到各调和釜顶盖处的投放口进行倾倒。对产量较大、调和釜的数量较多且调和釜体积较大的加工环境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完成此项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料装置,可以简化添加添加剂的操作步骤。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投料装置,包括投料罐、连接多个调和釜与投料罐的输送管以及设置在输送管上的泵体;输送管包括连通投料罐的总管以及连通各调和釜与总管的分管,泵体连接在总管上,每个分管上对应连通一个投料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多种添加剂依次全部投放在投料罐中,使多种添加剂可以一次性投放;同时将添加剂混合后,一次性投放的液体的总量变大,各种添加剂的含量和比例容易控制,便于实现管线输送。进而实现总管、分管与泵体配合将添加剂输送给调和釜,通过控制投料阀的开闭,实现对指定调和釜投料。添加剂的倾倒位置统一在投料罐处,可以避免工人移动多种添加剂的容器,减少投放添加剂的操作步骤,进而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有助于提高投料的效率。较佳的,投料罐的内壁的底面倾斜设置,投料罐侧壁的最低处开有出料口,总管连通出料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添加剂向出料口汇聚,使添加剂可以更快、更集中的流入总管,避免添加剂残留在投料罐中,有助于减少浪费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投料效率。较佳的,总管上连通有清理管,清理管与总管之间设有清理阀,清理管与总管的连接处位于投料罐与泵体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理投料罐时,可以使清洗投料罐产生的废水从清理管中流出。便于清理废水的排出。较佳的,投料阀靠近总管设置,各分管连接投料阀的一段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总管连接分管的一端,各分管上的投料阀到总管的垂直距离均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投料阀的位置相对集中,改变投料的调和釜可以在较为固定的位置完成,在需要依次投放给多个调和釜添加剂时,可以减少工人所必须的移动,有助于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较佳的,投料罐包括罐体和盖体,盖体上开有倾倒口,盖体上滑动连接有副盖,副盖的滑动轨迹经过倾倒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盖体有助于将灰尘和杂物隔绝在罐体之外,有助于保持添加剂的纯净和卫生。设置倾倒口给添加剂的倾倒提供开口,设置滑动的副盖便于实现倾倒口的敞开与封闭。较佳的,盖体的上表面倾斜,所述表面倾斜的梯度方向与副盖的滑动方向平行,盖体上固接有定位块,副盖与定位块抵接时,副盖遮挡倾倒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覆盖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始终保持与定位块抵接,进而保证副盖在无外力干扰下始终保持遮挡倾倒口的状态,有助于保持投料罐的封闭状态,有助于进一步保持添加剂的纯净和卫生。较佳的,副盖上铰接有定位环,盖体上固接有定位杆;当定位环套设在定位杆上时,副盖遮挡在盖体上表面的投影与倾倒口错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副盖可以使,定位杆进入定位环转动所覆盖的范围中,即定位环可以套在定位杆上,使副盖的位置固定并远离倾倒口,可以避免副盖在投料时阻碍添加剂的倾倒。较佳的,副盖上开有滑槽,盖体上固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轨,滑槽为燕尾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槽与滑轨的配合,并将滑槽设置为燕尾槽,使副盖可以稳定的沿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在副盖上开设滑槽,将容易积攒灰尘的槽状结构设置在较为隐蔽的位置,避免积灰,降级杂物灰尘阻碍副盖正常滑动,同时降低盖体的清洁难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多种添加剂可以一次性投放;各种添加剂的含量和比例容易控制;减少投放添加剂的操作步骤;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投料的效率;避免添加剂残留在投料罐中;有助于减少浪费;便于清理;有助于保持添加剂的纯净和卫生。附图说明图1是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投料罐的副盖封闭倾倒口的示意图;图3是罐体的示意图;图4是投料罐的副盖远离倾倒口固定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放大图;图6是分管与总管的排布示意图。图中,1、投料罐;11、罐体;111、出料口;12、盖体;121、倾倒口;122、滑轨;123、定位块;124、定位杆;13、副盖;131、滑槽;132、定位环;2、输送管;21、总管;211、运输部;212、分流部;22、分管;3、泵体;4、清理管;5、清理阀;6、投料阀;7、支腿;8、调和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投料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混合多种添加剂的投料罐1、连接投料罐1和多个调和釜8的输送管2,以及将添加剂的混合液体抽送至各调和釜8的泵体3。结合图1和图2所示,投料罐1为圆柱形,包括罐体11、固接在罐体11上的盖体12以及滑动连接在盖体12上的副盖13。罐体11的底部固接有三根支撑罐体11的支腿7。支腿7分为两根较长和一根较短,使罐体11整体呈倾斜状,从而使罐体11内壁的底面与盖体12的顶面均倾斜且互相平行。结合图3所示,罐体11侧壁上开有圆形的出料口111,出料口111位于罐体11侧壁的最低端。结合图4所示。盖体12的上表面开有倾倒口121,倾倒口121设置在盖体12较低的一端。倾倒口121的中心到盖体12的中心的连线与盖体12上表面的梯度方向平行。盖体12上表面固接有两条长度方向与所述梯度方向平行的滑轨122。滑轨122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靠近罐体11的一侧为所述梯形的上底。两条滑轨122分别设置在倾倒口121的两侧。如图5所示,副盖13的下表面分别开有两条与两个滑轨122相适配的燕尾槽型的滑槽131。滑轨122位于滑槽131内。回看图2所示,盖体12上固接有定位块123,定位块123设置在倾倒口121较低一端与盖体12较低的一端之间,且定位块123位于两条滑轨122的延长线之间。当副盖13与定位块123抵接时,副盖13恰好可以完全遮住倾倒口121。如图4所示,盖体12上还固接有圆柱形的定位杆124,定位杆124的轴线垂直于盖体12的上表面。定位杆124设置在滑轨122远离定位块123的一侧。副盖13上远离定位块123的一端铰接有定位环132,定位环132为半圆形,定位环132的铰接轴线与盖体12的上表面平行且与滑轨122的长度方向垂直。定位环132转动套设在定位杆124上时,副盖13远离倾倒口121,使倾倒口121暴露出来。结合图1和6所示,输送管2包括连通投料罐1的总管21以及多个分别连通各调和釜8的分管22。总管21包括连通泵体3的运输部211和将添加剂分流的分流部212。运输部211与分流部212一体连通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投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料罐(1)、连接多个调和釜(8)与投料罐(1)的输送管(2)以及设置在输送管(2)上的泵体(3);输送管(2)包括连通投料罐(1)的总管(21),以及连通各调和釜(8)与总管(21)的分管(22),泵体(3)连接在总管(21)上,每个分管(22)上对应连通一个投料阀(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料罐(1)、连接多个调和釜(8)与投料罐(1)的输送管(2)以及设置在输送管(2)上的泵体(3);输送管(2)包括连通投料罐(1)的总管(21),以及连通各调和釜(8)与总管(21)的分管(22),泵体(3)连接在总管(21)上,每个分管(22)上对应连通一个投料阀(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投料罐(1)的内壁的底面倾斜设置,投料罐(1)侧壁的最低处开有出料口(111),总管(21)连通出料口(1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总管(21)上连通有清理管(4),清理管(4)与总管(21)之间设有清理阀(5),清理管(4)与总管(21)的连接处位于投料罐(1)与泵体(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投料阀(6)靠近总管(21)设置,各分管(22)连接投料阀(6)的一段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总管(21)连接分管(22)的一段,各分管(22)上的投料阀(6)到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晔靳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欧陆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