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902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容器,包括敞口容器和微滤膜,微滤膜与容器连接并隔成两个以上的敞口空腔,能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多种不同微生物,并且各种微生物不能直接接触,各种被培养出的微生物各自在降解有机物时所产生的中间代谢物能直接接触,为进行多种微生物在相同环境中各自降解有机物产生的中间代谢物相互影响的这类实验提供出实验器材,从而能非常方便快捷地进行该类实验。(*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实验器材,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容器。背景技末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获取的物质越来越多,尤其是化学品,现在已达到了700多万种。其中有不少是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有毒有机化学品。如何有效地治理有机污染物成为科学家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目前,治理的方法主要分为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及生物处理法。生物治理污染主要是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实现的,由于生物降解的高效率以及低成本,所以一直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对于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中,确定微生物代谢途径以及共代谢影响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生物降解领域的重点。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常采用的是“一对一”法,即一种微生物降解一种或者一类有机物的方法,并结合分析检测手段,发现了许多不同的代谢中间产物,从而推断出微生物可能的代谢途径,为进一步研究生物降解的机理提供依据。然而许多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是微生物通-->过共代谢而对其降解的,这类污染物包括稠环芳烃、杂环化合物、氯代有机溶剂、氯代苯环类化合物以及农药等。因此,要深入的了解生物降解机理,研究微生物的共代谢机理是非常必要的。共代谢是指微生物在有它可利用的唯一碳源存在时,对它原来不能利用的物质也能分解代谢的现象。一般将微生物用于生长的物质称为一级基质,非用于生长的物质称为二级基质。共代谢的类型包括:(1)生物在正常生长代谢过程中对二级基质的共同氧化。这种代谢是指当一级基质存在时,一级基质的代谢能够提供足够的碳源和能源供微生物生长,并诱导产生相应的降解酶来降解二级基质。(2)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这种代谢是指有些污染物的降解并不导致微生物的生长和能量的产生,它们只是在微生物利用一级基质时被微生物产生的酶降解或转化为不完全氧化产物,这种不完全氧化产物进而被另一种微生物利用并彻底降解。(3)一级基质不存在时休眠细胞对二级基质的利用。对于共代谢中微生物协同作用的研究方法,一般都是通过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多种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从而进行研究的。类似的方法在研究上,包括了不同种微生物复杂的种间关系(竞争、捕食、共生等)。对于微生物不直接接触,而通过代谢中间产物间接影响的方法研究却仍然是空白,现有技术中至今还没有进行该项研究的实验器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容器,该容器能在相同环境中培养多种微生物,在降解有机物时各微生物之间不相互直接接触,而在各自降解有机物时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微滤膜直接接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容器,包括敞口容器和微滤膜,其特征在于微滤膜与容器连接,微滤膜将敞口容器隔成两个以上的敞口空腔。所述容器与微滤膜通过粘合剂连接。所述敞口容器与微滤的构造形式是容器分为N个部分,采用N-1个单位的微滤膜通过粘合剂连接容器各部分,隔成N个敞口空腔。所述微滤膜为平板微滤膜。本技术能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多种不同微生物,并且各种微生物不能直接接触,各种被培养出的微生物各自在降解有机物时所产生的中间代谢物能直接接触,为进行多种微生物在相同环境中各自降解有机物产生的中间代谢物相互影响的这类实验提供出实验器材,从而能非常方便快捷地进行该类实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剖示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容器形状剖示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俯视方向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俯视方向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另一容器形状俯视方向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另一容器形状俯视方向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4剖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3剖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3另一容器形状剖视示意图。其中图中1.敞口容器、2.微滤膜、3.空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容器,包括敞口容器1与微滤膜2,最优方案是使用平板微滤膜2,将平板微滤膜2与敞口容器1连接并将其分隔成两个以上的敞口空腔3,其中的构造方式可以是利用粘合剂使平板微滤膜2与敞口容器1连接,另外的一种构造方式也可以是先将敞口容器1分切成N个部分,再利用N-1(N减去1)块平板微滤膜2,采用粘合剂将其连接成带有N个敞口空腔3的容器。如图2、3、4、9所示,本技术的敞口容器的横向截面与纵向截面形状不仅限于圆形与矩形,还可采用其它形状,例如三角形、五边形等一类适用的形状,平板微滤膜与敞口容器的连接方式也不局限于使用粘合剂连接,敞口容器截面形状的变换、平板微滤膜与敞口容器的紧密连接方式的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如图1、2、4、5所示,容器分切为两部分,用一个单位的平板微滤膜通过粘合剂与容器紧密连接,形成两个敞口空腔的容器,进行实验时可以在两个空腔中同时培养两种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各微生物不会直接接触,然后在各自降解有机物时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则可通过平板微滤膜到达另一空腔,从而能方便地进行两种微生物在相同环境中各自降解有机物的中间代谢产物相互影响的实验。实施例2,如图3和图6所示,与实施例1类似,平板微滤膜与容器连接形成空腔,同样能进行实施例1中所述的实验。实施例3,如图8和图9所示,与实施例1类似,容器分切为三部分,用两个单位的平板微滤膜通过粘合剂与容器紧密连接,形成三个敞口空腔的容器,可以进行三种微生物的相关实验。实施例4,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1类似,容器分切为四部分,用三个单位的平板微滤膜通过粘合剂与容器紧密连接,形成四个敞口空腔的容器,可以进行四种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容器,包括敞口容器和微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膜与容器连接,微滤膜将敞口容器隔成两个以上的敞口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容器,包括敞口容器和微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膜与容器连接,微滤膜将敞口容器隔成两个以上的敞口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容器与微滤膜通过粘合剂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玮方声洪栾天罡关丽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