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翼航模起落架快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26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固定翼航模起落架快拆结构,包括:机身,两侧开设有开口朝向机身侧方的定位槽;及两个起落架,起落架的脚部连接有用以减振滑行的轮胎结构,起落架的头部具有定位凸块;两个起落架的定位凸块分别从机身的两侧,水平插入至对应定位槽内实现定位,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与所述定位凸块的端面部位通过卡扣连接结构对接。

Fast dismantling structure of fixed wing model landing gea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xed wing aircraft landing gear fast disassembly structure comprises a body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owards the positioning groove on both sides of the fuselage side; and two landing gear tire structure damping slide to connecting gear foot, gear head has a positioning convex block; two positioning convex gear the blocks are respectively from the two sides of the body, to achieve the corresponding level is inserted into the positioning grooves, the positioning groove bottom and the end part of the positioning convex block through the buckl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butt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翼航模起落架快拆结构
本技术涉及固定翼航模起落架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固定翼航模起落架快拆结构。
技术介绍
固定翼航模类似于客机,都是通过起落架实现起落过程中的滑行与减振。传统的固定翼航模中,为了起落架的连接牢固性,将起落架与机身制成为不可拆卸的连接结构,然而这种连接结构使得起落架无法拆卸,在包装运输时会占用较大的空间,无法做到包装小型化。因而现有的固定翼航模中,将起落架通常是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到机身上的,而螺钉连接方式不仅拆装比较麻烦,而且由于起落架在起落的时候会产生上下的振动,着力到螺钉连接部位上时会使螺钉发生松动,所以还存在连接不牢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翼航模起落架快拆结构,有利于包装小型化,方便拆装,连接牢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固定翼航模起落架快拆结构,包括:机身,两侧开设有开口朝向机身侧方的定位槽;及两个起落架,起落架的脚部连接有用以减振滑行的轮胎结构,起落架的头部具有定位凸块;两个起落架的定位凸块分别从机身的两侧,水平插入至对应定位槽内实现定位,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与所述定位凸块的端面部位通过卡扣连接结构对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槽的周向侧壁与所述定位凸块的周向侧面之间面面贴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槽为正方形槽、长方形槽、梯形槽或多边形槽,所述定位凸块的形状与定位槽的槽型匹配。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扣连接结构包括公扣结构和母扣结构;所述公扣结构固定在所述定位槽的槽底;所述母扣结构固定在所述定位凸块的端面部位,且所述定位凸块的内部中空,所述母扣结构朝向所述定位凸块的内部延伸;通过公扣结构和母扣结构卡接后,定位槽的槽底与所述定位凸块的端面部位之间面面贴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公扣结构包括连接的身部和头部,所述身部连接所述定位槽的槽底,所述头部的两侧向外突出;所述母扣结构包括出入口和位于出入口相对两边的左卡片、右卡片,所述出入口开设在所述定位凸块的端面部位,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朝向所述定位凸块的内部延伸且在延伸末端相互靠近;所述头部能够进出所述出入口,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的延伸末端能够在头部的突出两侧的挤压下弹性变形让位而使头部进出,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能够将进入的头部抱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在朝向内部延伸的方向上逐渐相互靠近,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的相对距离在延伸方向上逐渐从大于所述头部的突出两侧的最外端间距变至小于所述头部的突出两侧的最外端间距。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头部的截面结构呈菱形,相对的两个角部作为所述头部的突出两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菱形头部的作为突出两侧的两个角部具有圆滑过渡的倒角。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的延伸末端具有用来在公扣结构和母扣结构卡接状态下,与菱形头部的靠近身部的两侧斜面相贴合的贴合斜面;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的延伸末端的非贴合斜面区域呈圆滑过渡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入口的高度与所述身部的高度相匹配,所述头部的高度等于或小于所述身部的高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身部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一体成型连接,且身部的两侧连接部位具有倒角。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一体成型在所述出入口的相对两边,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的背离侧连接部位具有倒角。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固定翼航模起落架是滑行起落的,而非垂直起落,因而上下的冲击力会更小些,而且起落架的脚部设有轮胎结构,在起落时轮胎结构可以起到较大的缓冲作用,作用到起落架与机身的连接部位的上下振动会减少;定位凸块水平插入至定位槽内实现定位,而非在上下方向插入,并且定位槽在槽底与定位凸块的端面部位通过卡扣连接结构对接,因而上下方向的振动不会导致定位凸块在定位槽中发生插入方向上的往复振动,也就不会导致槽底的卡扣结构发生松动,连接牢固;由于卡扣连接结构设置在槽底部位连接,因而只需将定位凸块按压到底即可实现卡接固定,拆卸时直接拔出定位凸块即可,拆装更快速方便,有利于包装小型化;由于定位槽和定位凸块在周向上均面面贴合在一起,不留缝隙,因而相互之间在上下、左右各个方向上均被限制运动,那么起落时起落架的上下振动不会使得定位凸块与定位槽之间的相对颤动,使得定位和卡接都十分稳定,面面接触也可保证接触部位的结构牢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固定翼航模起落架快拆结构的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固定翼航模起落架快拆结构的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固定翼航模起落架快拆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定位槽及公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机身,2-起落架,3-卡扣连接结构,11-定位槽,21-轮胎结构,22-定位凸块,23-支架,31-公扣结构,311-头部,312-身部,321-左卡片,322-右卡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参看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翼航模起落架快拆结构,包括:机身1,机身1的两侧开设有开口朝向机身侧方的定位槽11;及两个起落架2,两个起落架2的脚部均连接有用以减振滑行的轮胎结构21,两个起落架2的头部均具有定位凸块22。起落架2的头部311和脚部之间为支架,两个起落架2的支架呈八字排布。两个起落架2的定位凸块22分别从机身1的两侧,水平插入至对应定位槽11内实现定位。由于两侧的定位槽11的开口各自朝向机身1的一个侧方,定位凸块22插入到定位槽11中时是从开口进入直至槽底,因而是水平地插入至定位槽内。定位槽11的槽底与定位凸块22的端面部位通过卡扣连接结构3对接,通过卡扣连接结构3使得定位凸块22与定位槽11固定在已定位的位置。由于固定翼航模是滑行起落的,而非垂直起落,因而上下的冲击力会更小些,起落架2的脚部设有轮胎结构21,在起落时轮胎结构21可以起到较大的缓冲作用,作用到起落架2与机身1的连接部位的上下振动会减少;定位凸块22水平插入至定位槽11内实现定位,而非在上下方向插入,并且定位槽11在槽底与定位凸块22的端面部位通过卡扣连接结构3对接,因而上下方向的振动不会导致定位凸块22在定位槽11中发生插入方向上的往复振动,也就不会导致槽底的卡扣结构发生松动,连接牢固;由于卡扣连接结构3设置在槽底部位连接,因而只需将定位凸块22按压到底即可实现卡接固定,拆卸时直接拔出定位凸块22即可,拆装更快速方便,有利于包装小型化。优选的,定位槽11的周向侧壁与定位凸块22的周向侧面之间面面贴合,也就是说,定位槽11的与开口平面垂直的各个侧壁,和定位凸块22的对应侧表面之间是面面贴合在一起的。由于定位槽11和定位凸块22在周向上均面面贴合在一起,不留缝隙,因而相互之间在上下、左右各个方向上均被限制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固定翼航模起落架快拆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翼航模起落架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两侧开设有开口朝向机身侧方的定位槽;及两个起落架,起落架的脚部连接有用以减振滑行的轮胎结构,起落架的头部具有定位凸块;两个起落架的定位凸块分别从机身的两侧,水平插入至对应定位槽内实现定位,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与所述定位凸块的端面部位通过卡扣连接结构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翼航模起落架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两侧开设有开口朝向机身侧方的定位槽;及两个起落架,起落架的脚部连接有用以减振滑行的轮胎结构,起落架的头部具有定位凸块;两个起落架的定位凸块分别从机身的两侧,水平插入至对应定位槽内实现定位,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与所述定位凸块的端面部位通过卡扣连接结构对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航模起落架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周向侧壁与所述定位凸块的周向侧面之间面面贴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翼航模起落架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为正方形槽、长方形槽、梯形槽或多边形槽,所述定位凸块的形状与定位槽的槽型匹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航模起落架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连接结构包括公扣结构和母扣结构;所述公扣结构固定在所述定位槽的槽底;所述母扣结构固定在所述定位凸块的端面部位,且所述定位凸块的内部中空,所述母扣结构朝向所述定位凸块的内部延伸;通过公扣结构和母扣结构卡接后,定位槽的槽底与所述定位凸块的端面部位之间面面贴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翼航模起落架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结构包括连接的身部和头部,所述身部连接所述定位槽的槽底,所述头部的两侧向外突出;所述母扣结构包括出入口和位于出入口相对两边的左卡片、右卡片,所述出入口开设在所述定位凸块的端面部位,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朝向所述定位凸块的内部延伸且在延伸末端相互靠近;所述头部能够进出所述出入口,所述左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瑜江文彦朱剑剑
申请(专利权)人:昊翔电能运动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