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双动态固态发酵方法及其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6029 阅读:6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相双动态固态发酵技术:将待发酵的固体物料置于压力脉动及循环流动空气的双动态环境中进行固态发酵;其发酵装置包括一设快开门的卧式圆筒形罐体,罐内设轴向放置的由4个隔板组成的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间隔筒,隔板与罐壁的空间内设置与隔板平行放置的冷却排管,间隔筒垂向中央设置水平放置的多组冷却排管,罐内下隔板上设有轴向固定轨道,轨道上安装可在其上滚动的活动式料盘架,料盘架上设有多层浅盘,罐体后部设置强制罐内气体循环的离心式鼓风机,可完成微生物纯种培养,容易放大,发酵效价高,无三废,适用生物农药、酶制剂、农用抗生素、单细胞蛋白等发酵生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酵工业
,特别涉及一种气相双动态固态发酵技术及其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自从1945年由微生物学家与化学工程师合作,将弗来明发现的青霉素成功地推向工业化生产以来,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已开拓出整个现代发酵工业。固态发酵因输送、搅拌、温度、湿度、pH、供氧等诸多问题缺少工程解决手段,一直达不到现代发酵工业的要求而被忽视。关键问题是没有符合现代发酵工业要求的,成熟的固态发酵罐。这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现代发酵工业对微生物纯种培养及大规模生产的严格要求,使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占据了统治地位。固态发酵工艺与设备因其易染菌,发酵条件难于控制,工业放大困难等原因,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古老而落后的发酵技术。但固态发酵的诸多优点,如工艺流程简短,原料来源广泛、便宜,能耗低,无污染等,在生物反应器研制中,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生命力。为改变固态发酵工业这种落后局面,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七十年代生化工程新学科提出以来,不乏有人试图攻破这道难题,提出过多种解决方案。B.K.Lonsanc将之归纳为九种类型(1)转鼓式,(2)木盒式,(3)加盖盘式,(4)垂直培养盒式,(5)倾斜接种盒式,(6)浅盘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相双动态固态发酵技术,其特征在于,将待发酵的固态物料置入压力脉动及循环流动空气的双动态环境中进行固态发酵;所述的压力脉动环境为:由装在发酵罐罐体上的进气电磁阀控制向发酵罐罐体内注入无菌空气,使其压力控制在1.5-3.5Kg/cm↑[2]范围内,当压力达到该设定值时,关闭进气电磁阀,同时维持该压力1-5min,然后开启装在发酵罐罐体上的排气电磁阀,罐体内泄压,泄压后保持罐内压力为0.1-0.5Kg/cm↑[2],关闭排气电磁阀,维压10-60秒;之后,再次开启进气电磁阀,重复上述加压和泄压过程,便实现发酵物料在脉动压力及循环流动空气的气相双动态控制下的固态发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章李佐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