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式生物净化滞留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004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1:33
一种下沉式生物净化滞留带,包括植被层、土壤基质层、过滤层、净水层、蓄水层、防水土工织物;生物净化滞留带最下层为蓄水层,蓄水层内部设置有排水管道,蓄水层上部设置净水层,净水层上部设置过滤层,过滤层上部设置土壤基质层,在土壤基质层上种植植被层,土壤基质层的中部设置有旱溪,过滤层与土壤基质层之间设置有可渗透膜,所述防水土工织物设置在所述生物净化滞留带外表面,防止水分对路基的渗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雨水进入生物净化滞留带内先渗透,使得生物净化滞留带能渗透、蓄存更多的雨水,尽可能的发挥生物滞留带的作用。设置的旱溪,只有降雨强度非常大,才通过旱溪的排水作用排出,防止了雨水过大淹没生物净化滞留带。

A sinking type of biological decontamination stranded zone

A sinking type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with retention, including vegetation layer, soil layer, filter layer, layer, net water layer and waterproof geotextile;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with the lower water retention layer, water laye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drainage pipe, water storage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net layer, water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filter layer the filter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matrix layer, soil, vegetation layer in soil layer, middle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matrix soil dry creek, a permeable membran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ltering layer and the soil layer, the waterproof geotextil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with retention, prevent the infiltration of moisture of subgrade th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rain water enters into the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zone and first penetrates, so that the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zone can permeate and store more rainwater, and play the role of the biologic retention zone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set of dry creek, only the rainfall intensity is very large, only through the drainage function of the dry stream, to prevent the excessive submerged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and retention z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沉式生物净化滞留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生物净化滞留带,具体涉及一种下沉式生物净化滞留带。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国家提出的一种城市建设新理念,海绵城市要求城市在下雨时具有渗、滞、蓄、净、用、排的功能。道路铺装在整个城市铺装的比重约为30%,存在着雨水冲刷路面导致径流污染、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充分发挥市政道路在海绵城市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一般的市政道路主要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中分带、侧分带组成。由于对市政道路景观效果以及绿化率的不断提高,中分带以及侧分带的宽度在不断增大,在保证道路安全使用的情况下,发挥中分带与侧分带渗水、蓄水、净水、滞水、排水的作用显得非常必要。在目前的市政道路设计中,所有的分隔带高度均高于路表,根本无法起到上述作用,且从分隔带流出的雨水会污染路面,也将加重排水系统的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沉式生物净化滞留带,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生物滞留带物无法有效的对雨水进行渗、滞、蓄、净、排的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下沉式生物净化滞留带,包括:植被层(1)、土壤基质层(2)、过滤层(3)、净水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下沉式生物净化滞留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沉式生物净化滞留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植被层(1)、土壤基质层(2)、过滤层(3)、净水层(4)、蓄水层(5)、防水土工织物(6)、可渗透膜(7)、排水管道(8)、旱溪(9);生物净化滞留带最下层为蓄水层(5),蓄水层(5)内部设置有排水管道(8),蓄水层(5)上部设置净水层(4),净水层(4)上部设置过滤层(3),过滤层(3)上部设置土壤基质层(2),在土壤基质层(2)上种植植被层(1),土壤基质层(2)的中部设置有旱溪(9),过滤层(3)与土壤基质层(2)之间设置有可渗透膜(7),所述防水土工织物(6)设置在所述生物净化滞留带外表面,防止水分对路基的渗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沉式生物净化滞留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植被层(1)、土壤基质层(2)、过滤层(3)、净水层(4)、蓄水层(5)、防水土工织物(6)、可渗透膜(7)、排水管道(8)、旱溪(9);生物净化滞留带最下层为蓄水层(5),蓄水层(5)内部设置有排水管道(8),蓄水层(5)上部设置净水层(4),净水层(4)上部设置过滤层(3),过滤层(3)上部设置土壤基质层(2),在土壤基质层(2)上种植植被层(1),土壤基质层(2)的中部设置有旱溪(9),过滤层(3)与土壤基质层(2)之间设置有可渗透膜(7),所述防水土工织物(6)设置在所述生物净化滞留带外表面,防止水分对路基的渗透。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下沉式生物净化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基质层(2)的上表面为两侧高、中间低的凹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下沉式生物净化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3)的材料构成为粗砂、玻璃纤维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下沉式生物净化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层(4)由细沙、炉渣构成,其中炉渣在上,细沙在下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下沉式生物净化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5)由碎石构成,在其底部设置排水管道(8),排水管道(8)的表面均匀的设置有孔洞,水流可通过孔洞渗入排水管道(8)内排出,排水管道(8)的孔洞处设置有过滤网,防止杂质进入到排水管道(8)。6.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下沉式生物净化滞留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常磊海洪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