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薄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4330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住宅共用排气道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L型薄壁结构包括设置呈“L”形状的两平板,两平板靠近墙面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加强翼,加强翼沿各平板高度方向设置,加强翼与墙面之间形成用于填充密封材料的通空,加强翼外壁与相邻平板的外壁之间的外夹角大于或等于270°而小于36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L型薄壁结构的加强翼结构,较挑边L型薄壁构件,更优化了L型薄壁构件的结构力学性能,同时增大了L型薄壁构件与墙面相交的密封填充体积,使密封可靠性更优化;而较开口L型薄壁构件,在生产过程中将产品固化成型后的二次脱模减少为一次,且两平板端部不易脱模损坏,生产工艺更优化、简单,生产效率提高,成品完好率提高。

A L type thin wal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sidential common exhaust system, provides a L type thin-wall structure comprises an \L\ shape of the two plate, two end plate near to the wall extends outward to form and strengthen the wing, strengthen the wing is arranged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of the plate, used to fill the air through sealing material is formed between the reinforcing wing with the wall surface, strengthen the angle between the wall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wing adjacent plate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270 degrees and less than 360 degrees. In the utility model, strengthen the wing structure of L type thin wall structure, a pick side type L thin-walled members, but also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al mechanics of L type thin wall component performance, while increasing the filling volume of L type thin wall component and sealing wall intersect, the sealing reliability more than L optimization; opening type thin-walled members, in the two release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products after curing reduced to one, and the two end part of the flat plate is not easy to mold damage, optimized production process, simpl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mprove product avail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型薄壁结构
本技术涉及住宅共用排气道系统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L型薄壁结构。
技术介绍
本技术人于2011年1月21日申请了一款名为“共用排气道”的技术专利(申请号201110024368.8)。该共用排气道设置于房间的阴角处,阴角处的楼板预设洞口,该共用排气道由L型薄壁结构穿过洞口或设置于楼板上围合所述洞口及部分墙面而形成,共用排气道上开设有若干进气口,进气口处安装有功能阀。该所述共用排气道结构简单可靠,施工方便,成本低,但存在L型薄壁结构与墙面之间通过水泥砂浆封堵时,会出现附着力不牢而裂开的现象,导致密封性差、抗压、抗折、抗冲击、性能不强的问题。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人于2011年3月31日申请了一款名为“L型薄壁结构”的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110085507.8)。该所述L型薄壁结构端部设置挑边,改善L型薄壁结构的力学性能,提高抗压、抗折、抗冲击和与墙面相交密性能,但其力学性能与密封性仍有待提高需求。本技术人于2017年1月23日,又申请了一款名为“一种L型薄壁结构”的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710050315.0)。该所述L型薄壁结构通过在L型平板端部设置一开口,所述开口解决了机械灌浆料密封问题,又提高了抗压、抗折、抗冲击及密封性能问题。但是在生产制作过程中,所述开口处与L型薄壁结构分别脱模,生产效率低,而且,脱模过程中易损坏所述开口端边,成品合格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本技术人之前申请的L型薄壁结构的力学性能不足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二次脱模工艺和易损坏问题,提供一种抗压、抗折、抗冲击、力学性能更优化,密封性能更优化,且生产一次性脱模,减少生产过程中损坏的一种L型薄壁构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型薄壁结构,设置于房间的阴角处,所述阴角处的楼板预设洞口,所述L型薄壁结构穿过所述洞口叠加围合部分墙面/或设置于楼板上围合所述洞口及部分墙面而形成共用排气道,所述L型薄壁结构包括设置呈“L”形状的两平板,所述两平板靠近墙面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加强翼,所述加强翼沿各所述平板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翼与墙面之间形成用于填充密封材料的通空,所述加强翼外壁与相邻平板的外壁之间的外夹角大于或等于270°而小于360°。可选地,所述加强翼与墙面之间形成的用于填充密封材料的通空表面凸凹。可选地,所述加强翼由两加强板连接而成,所述两加强板之间的外夹角大于90°或小于90°或等于90°。可选地,所述加强翼为向内弯折截面呈弧形的弧形板或不规则形板。可选地,所述两平板外壁凸凹,内壁平整。可选地,所述两平板之间的内夹角处设有倒角。可选地,所述两平板之间的内夹角处设有倒角,所述两平板之间的外夹角处设有倒角。可选地,至少一所述平板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安装有功能阀。可选地,所述两平板和所述加强翼由浆料一体固化成型;或者,由平板拼接装订、粘接而成。可选地,所述两平板和所述加强翼内设有增强物,所述增强物为钢网、网格布、钢筋至少一种;或者,所述两平板和所述加强翼内设有轻质物,所述轻质物为陶粒料、轻质粉料至少一种。本技术中,L型薄壁结构的加强翼结构,较挑边L型薄壁构件,更优化了L型薄壁构件的结构力学性能,同时增大了L型薄壁构件与墙面相交的密封填充体积,使密封可靠性更优化;而较开口L型薄壁构件,在生产过程中将产品固化成型的二次脱模减少为一次,且两平板端部不易脱模损坏,生产工艺更优化、简单,生产效率提高,成品完好率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L型薄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L型薄壁结构应用于阴角时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L型薄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L型薄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L型薄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L型薄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L型薄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七提供的L型薄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本技术提供的L型薄壁结构,设置于房间的阴角处,所述阴角处的楼板预设洞口,所述L型薄壁结构穿过所述洞口叠加围合部分墙面/或设置于楼板上围合所述洞口及部分墙面而形成共用排气道,所述L型薄壁结构包括设置呈“L”形状的两平板,所述两平板靠近墙面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加强翼,所述加强翼沿各所述平板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翼与墙面之间形成用于填充密封材料的通空,所述加强翼外壁与相邻平板的外壁之间的外夹角大于或等于270°而小于360°。本技术中,L型薄壁结构的加强翼结构,较挑边L型薄壁构件,更优化了L型薄壁构件的结构力学性能,同时增大了L型薄壁构件与墙面相交的密封填充体积,使密封可靠性更优化;而较开口L型薄壁构件,在生产过程中将产品固化成型的二次脱模减少为一次,且两平板端部不易脱模损坏,生产工艺更优化、简单,生产效提率高,成品完好率提高。以下以具体实施例进行详述。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L型薄壁结构,设置于房间的阴角10处,阴角10处的楼板预设洞口,L型薄壁结构穿过所述洞口叠加围合部分墙面而形成共用排气道20,所述L型薄壁结构包括设置呈“L”形状的两平板30,各平板30靠近墙面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加强翼40,加强翼40沿各平板30高度方向设置,加强翼40与墙面之间形成用于填充密封材料60的通空50,加强翼40外壁与相邻平板30的外壁之间的外夹角为a,270°≤a<360°。由图1中可以看出,加强翼40为L型板,即是加强翼由两加强板41连接而成,两加强板41之间的夹角等于90°。通过这种L型加强冀使得平板30与墙面之间形成的通空体积增大,这样,可以填充更多的密封材料60,更优化了缝隙封堵、不易漏气,增强了密封性能;同时,由于L型加强翼设置于平板30端部,与平板30之间不具有倒扣,故在固化成型时只需一次即可成功脱模,且两平板端部在脱模时不易被损坏,生产工艺更优化、简单,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品完好率大大提高。本实施例中,其中一平板30上开设有进气口31,进气口31上安装有功能阀(未示出),功能阀一般为止回阀或防火阀或止回、防火、导向多功能组合阀,功能阀主要用于防止共用排气道内废气倒灌或防止火灾蔓延等功能。当然,也可以于两平板30上均设置进气口,在各进气口上均设置功能阀。本实施例中,两平板30和加强翼40由浆料一体固化成型;或者,由平板拼接装订、粘接而成。本实施例中,两平板30和加强翼40内设有增强物(图中未示出),所述增强物为钢网、网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L型薄壁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L型薄壁结构,设置于房间的阴角处,所述阴角处的楼板预设洞口,所述L型薄壁结构穿过所述洞口叠加围合部分墙面/或设置于楼板上围合所述洞口及部分墙面而形成共用排气道,所述L型薄壁结构包括设置呈“L”形状的两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平板靠近墙面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加强翼,所述加强翼沿各所述平板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翼与墙面之间形成用于填充密封材料的通空,所述加强翼外壁与相邻平板的外壁之间的外夹角大于或等于270°而小于3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薄壁结构,设置于房间的阴角处,所述阴角处的楼板预设洞口,所述L型薄壁结构穿过所述洞口叠加围合部分墙面/或设置于楼板上围合所述洞口及部分墙面而形成共用排气道,所述L型薄壁结构包括设置呈“L”形状的两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平板靠近墙面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加强翼,所述加强翼沿各所述平板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翼与墙面之间形成用于填充密封材料的通空,所述加强翼外壁与相邻平板的外壁之间的外夹角大于或等于270°而小于36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薄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翼与墙面之间形成的用于填充密封材料的通空表面凸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薄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翼由两加强板连接而成,所述两加强板之间的外夹角大于90°或小于90°或等于9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