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减短沉降时间的竖流式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4276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减短沉降时间的竖流式沉淀池,通过设置在进水管出水口处的喷嘴,以及集水槽中心管上口和下口处的挡板,能够加设减缓水流速,而且下缓冲板的设置能够防止水流激起沉淀部的沉淀物,能够加速沉降的效率,减少沉降的时间。包括沉淀池外壁、进水管、出水管、集水槽中心管、上缓冲板、下缓冲板、排污竖管和排污横管,集水槽中心管设置在竖壁部的中部,进水管的出水口指向集水槽中心管的上口,且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有喷嘴,集水槽中心管的上口两侧设置有弧形挡板,弧形挡板之间留有喷口,上缓冲板和下缓冲板均为伞形,排污竖管伸至沉淀部底部,接通排污竖管上部,排污横管的出口侧设置有排污泵,出水管设置在堰口外侧。

One can shorten the settling time erectflowdepositpond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hort settling time of the vertical flow sedimentation tank, the water outlet nozzle is arranged in a water inlet pipe, and the water collecting pipe is the center and under the baffle at the mouth, can add slow water velocity, and the buffer plate is arranged to prevent the flow of sediment can provoke precipitation efficiency. Accelerate the settlement, reducing the settlement time. Including the tank wall, water inlet pipe and water outlet pipe and a water collector center pipe, buffer plate, buffer plate, sewage standpipe and sewage pipeline, water collecting center tub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vertical wall of the water inlet pipe, the water outlet to set the center pipe and the upper water tank, the water inlet pipe of the water outlet nozzle is arranged. Is set on both sides of the center tub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n arc baffle, a nozzle with arc baffle between the buffer plate and the lower plate are buffer umbellate, extends to the bottom of the sewage standpipe precipitati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vertical tube is connected to the sewage, sewage pump sewage outlet pipe, water outlet pipe is arranged at the outer side we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减短沉降时间的竖流式沉淀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竖流式沉淀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减短沉降时间的竖流式沉淀池。
技术介绍
竖流式沉淀池又称立式沉淀池,是池中废水竖向流动的沉淀池。池体平面图形为圆形或方形,水由设在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管下设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沉降进入池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但是现有的竖流式沉淀池,通常仅仅在中心管上部或者下部一侧设置挡板,通过挡板实现减缓水流速度,加速悬浮物沉降,而且进水管通常不设置喷嘴,造成起始的水流速就比较大,减缓流速时间间隔长,沉降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能够减短沉降时间的竖流式沉淀池,通过设置在进水管出水口处的喷嘴,以及集水槽中心管上口和下口处的挡板,能够加设减缓水流速,而且下缓冲板的设置能够防止水流激起沉淀部的沉淀物,能够加速沉降的效率,减少沉降的时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能够减短沉降时间的竖流式沉淀池,包括沉淀池外壁、进水管、出水管、集水槽中心管、上缓冲板、下缓冲板、排污竖管和排污横管,所述沉淀池外壁包括竖壁部和沉淀部,所述沉淀部为圆锥形,所述集水槽中心管设置在竖壁部的中部,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集水槽中心管侧壁,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指向所述集水槽中心管的上口,且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有喷嘴,所述集水槽中心管的上口两侧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之间留有喷口,所述上缓冲板设置在所述集水槽中心管的上口上侧,所述下缓冲板设置在所述集水槽中心管的下口下侧,所述上缓冲板和所述下缓冲板均为伞形,所述排污竖管伸至所述沉淀部底部,所述排污横管贯通所述竖壁部,接通所述排污竖管上部,所述排污横管的出口侧设置有排污泵,所述沉淀池外壁上部设置有出口堰,所述出水管设置在堰口外侧。进一步的,所述上缓冲板的面积是下缓冲板三倍。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对应的所述出口堰侧,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排污横管上设置有开关阀。进一步的,所述沉淀部底部设置有平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能够减短沉降时间的竖流式沉淀池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由竖壁部和沉淀部组成的沉淀池外壁,下部呈圆锥形,形成竖直方向的沉降通道,待处理的一级污水通过进水管导入集水槽中心管,而且进水管的喷嘴指向集水槽中心管的喷口,水流方向与颗粒沉淀方向相反,形成沉降的基本条件,喷嘴的出水面积大于进水管的截面积,能够减小进水管导出污水的水压,能够有效减缓水流速度,集水槽中心管两侧的弧形挡板,能够进一步减缓通过集水槽中心管上口的水压水流速,集水槽中心管上口导出的污水,被上缓冲板缓冲,污水中的悬浮物由于水流速降低,沉降进入池底锥形的沉淀部,从集水槽中心管下口导出的水流,被下缓冲板缓冲,不会直接冲击到沉降在底部的悬浮物,伸入到沉淀部的排污竖管,通过排污横管的排污泵,能够将沉淀部的悬浮物导出,通过开关阀,能够实现外部控制排污的启停操作,竖壁部上方的清水溢过出口堰,通过出水管能够导出处理后的无悬浮物的清水,设置于出水管前部的过滤网,能够起到进一步过滤的作用,提升导出水流的清洁,提升了沉降的效率,减少沉降的时间。沉淀部的平槽,更加便于悬浮物沉淀,不容易再被激起。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沉淀池外壁;11-竖壁部;12-沉淀部;13-出口堰;2-进水管;21-喷嘴;3-出水管;4-集水槽中心管;41-弧形挡板;42-喷口;5-上缓冲板;6-下缓冲板;7-排污竖管;8-排污横管;9-排污泵;10-过滤网;14-开关阀;15-平槽。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减短沉降时间的竖流式沉淀池,包括沉淀池外壁1、进水管2、出水管3、集水槽中心管4、上缓冲板5、下缓冲板6、排污竖管7和排污横管8,所述沉淀池外壁1包括竖壁部11和沉淀部12,所述沉淀部12为圆锥形,所述集水槽中心管4设置在竖壁部11的中部,所述进水管2贯穿所述集水槽中心管4侧壁,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口指向所述集水槽中心管4的上口,且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口设置有喷嘴21,所述集水槽中心管4的上口两侧设置有弧形挡板41,所述弧形挡板41之间留有喷口42,所述上缓冲板5设置在所述集水槽中心管4的上口上侧,所述下缓冲板6设置在所述集水槽中心管4的下口下侧,所述上缓冲板5和所述下缓冲板6均为伞形,所述排污竖管7伸至所述沉淀部12底部,所述排污横管8贯通所述竖壁部11,接通所述排污竖管7上部,所述排污横管8的出口侧设置有排污泵9,所述沉淀池外壁1上部设置有出口堰13,所述出水管3设置在堰口外侧。所述上缓冲板5的面积是下缓冲板6三倍。所述出水管3对应的所述出口堰13侧,设置有过滤网10。所述排污横管8上设置有开关阀14。所述沉淀部12底部设置有平槽15。本实例:由竖壁部11和沉淀部12组成的沉淀池外壁1,下部呈圆锥形,形成竖直方向的沉降通道,待处理的一级污水通过进水管2导入集水槽中心管4,而且进水管2的喷嘴21指向集水槽中心管4的喷口,水流方向与颗粒沉淀方向相反,形成沉降的基本条件,喷嘴21的出水面积大于进水管2的截面积,减小进水管2导出污水的水压,能够有效减缓水流速度,集水槽中心管4两侧的弧形挡板41,进一步减缓通过集水槽中心管4上口的水压水流速,集水槽中心管4上口导出的污水,被上缓冲板5缓冲,污水中的悬浮物由于水流速降低,沉降进入池底锥形的沉淀部12,从集水槽中心管4下口导出的水流,被下缓冲板6缓冲,不会直接冲击到沉降在底部的悬浮物,伸入到沉淀部12的排污竖管7,通过排污横管8的排污泵9,能够将沉淀部12的悬浮物导出,通过开关阀14,能实现外部控制排污的启停操作,竖壁部11上方的清水溢过出口堰13,通过出水管3能够导出处理后的无悬浮物的清水,设置于出水管3前部的过滤网10,能够起到进一步过滤的作用,提升导出水流的清洁,提升了沉降的效率,减少沉降的时间。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能够减短沉降时间的竖流式沉淀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减短沉降时间的竖流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外壁、进水管、出水管、集水槽中心管、上缓冲板、下缓冲板、排污竖管和排污横管,所述沉淀池外壁包括竖壁部和沉淀部,所述沉淀部为圆锥形,所述集水槽中心管设置在竖壁部的中部,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集水槽中心管侧壁,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指向所述集水槽中心管的上口,且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有喷嘴,所述集水槽中心管的上口两侧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之间留有喷口,所述上缓冲板设置在所述集水槽中心管的上口上侧,所述下缓冲板设置在所述集水槽中心管的下口下侧,所述上缓冲板和所述下缓冲板均为伞形,所述排污竖管伸至所述沉淀部底部,所述排污横管贯通所述竖壁部,接通所述排污竖管上部,所述排污横管的出口侧设置有排污泵,所述沉淀池外壁上部设置有出口堰,所述出水管设置在堰口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减短沉降时间的竖流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外壁、进水管、出水管、集水槽中心管、上缓冲板、下缓冲板、排污竖管和排污横管,所述沉淀池外壁包括竖壁部和沉淀部,所述沉淀部为圆锥形,所述集水槽中心管设置在竖壁部的中部,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集水槽中心管侧壁,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指向所述集水槽中心管的上口,且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有喷嘴,所述集水槽中心管的上口两侧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之间留有喷口,所述上缓冲板设置在所述集水槽中心管的上口上侧,所述下缓冲板设置在所述集水槽中心管的下口下侧,所述上缓冲板和所述下缓冲板均为伞形,所述排污竖管伸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艾福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