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代餐泡腾片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4023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代餐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黑米、黑豆与玉米混合后粉碎过筛,将过筛得到的细粉进行膨化,然后对膨化物进行粉碎得到膨化粉;S2:将步骤S1所得的膨化粉与乳清蛋白、植物脂肪粉、木糖醇、麦芽糊精、黄原胶混合均匀,加入水溶解,均浆,得到乳液;将乳液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乳液加入柠檬酸与酒石酸,另一份乳液加入碳酸氢钠,分别均质后喷雾干燥得到酸备用粉和碱备用粉;S3:将步骤S2所得的酸备用粉和碱备用粉分别造粒并干燥,得到酸粒和碱粒;S4:将酸粒和碱粒混合均匀,加入聚乙二醇,然后进行压片制得泡腾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泡腾片可用冷水、温水或开水冲泡,产品经冲泡后可达到饱腹的效果,且保证了天然的食物风味。

An effervescent tablet and its ma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代餐泡腾片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泡腾片
,尤其涉及一种代餐泡腾片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泡腾片属于片剂中的一种特殊剂型,泡腾片遇水,其中的酸和碱会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使泡腾片泡腾崩解。起初用于制药领域,近年来,逐渐向食品行业拓展。由于泡腾片体积小,便于携带,反应迅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泡腾片多以可溶性提取物、酸源、碱源等可溶性物质经造粒、压片制作而成,此类产品经冲泡后口感较寡,没有饱腹感,不能达到代餐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天然食物风味,可用冷水、温水或开水冲泡的代餐泡腾片的制作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代餐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黑米、黑豆与玉米混合后粉碎过筛,将过筛得到的细粉进行膨化,然后对膨化物进行粉碎得到膨化粉;S2:将步骤S1所得的膨化粉与乳清蛋白、植物脂肪粉、木糖醇、麦芽糊精、黄原胶混合均匀,加入水溶解,匀浆,得到乳液;将乳液分为两份,其中一份乳液加入柠檬酸与酒石酸,另一份乳液加入碳酸氢钠,分别均质后喷雾干燥得到酸备用粉和碱备用粉;S3:将步骤S2所得的酸备用粉和碱备用粉分别造粒并干燥,得到酸粒和碱粒;S4:将酸粒和碱粒混合均匀,加入聚乙二醇,然后进行压片制得泡腾片。进一步的,步骤S1中,黑米、黑豆与玉米混合后粉碎后过40目筛,采用螺杆膨化机进行膨化(如单螺杆膨化机),其中一区温度65~75℃,二区温度110~120℃,三区温度135~145℃。步骤S2中,均质条件为:30~35MPa,温度为40~45℃,次数为2~4次;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45~155℃,出风温度95~105℃。步骤S3中造粒过程选用质量分数为1~2%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酒精溶液,酒精浓度优选50~80%;热风干燥温度为40~50℃,干燥时间5~6h。目前已有的泡腾片多以可溶性提取物、酸源、碱源等可溶性物质经造粒、压片制作而成,此类产品经冲泡后口感较寡,没有饱腹感,不能达到代餐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以不溶性成分代替可溶的提取物等成分,并且添加了蛋白质和脂肪,产品经冲泡后可达到饱腹的效果,且保证了天然的食物风味。将黑米、黑豆、玉米按比例膨化,然后将膨化粉与乳清蛋白、植物脂肪粉、木糖醇、麦芽糊精、黄原胶等原料加水溶解制备成乳液,分别将柠檬酸与酒石酸、碳酸氢钠添加到乳液中,调配均匀后分别喷雾干燥,有利于保持其香味,并可有效防止柠檬酸吸潮,如果只采用混合工艺则不能达到上述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优化原料配伍,可用冷水、温水或开水冲泡,在较大温度范围内都有良好的特性。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泡腾片所含的成分众多,各原料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食品体系,它们之间容易相互影响,某一原料组分的细微变化都能极大的影响最终结果。因此,专利技术人根据每种原料的特点进行了大量的跟踪试验,对不同配比进行了测试,选择出合适的用量区间。所述代餐泡腾片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原料:黑米20~30份、黑豆5~10份、玉米5~10份、乳清蛋白4~6份、植物脂肪粉5~7份、柠檬酸4~6份、酒石酸5~8份、碳酸氢钠16~20份、聚乙二醇1~3份、木糖醇5~8份、麦芽糊精8~12份、黄原胶1~2份。进一步优选的,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原料:黑米25份、黑豆7份、玉米8份、乳清蛋白5份、植物脂肪粉6份、柠檬酸5份、酒石酸6份、碳酸氢钠18份、聚乙二醇2份、木糖醇7份、麦芽糊精10份、黄原胶1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代餐泡腾片以不溶性成分代替可溶的提取物等成分,并且添加了蛋白质和脂肪,产品经冲泡后可达到饱腹的效果,且保证了天然的食物风味;(2)本专利技术的代餐泡腾片可用冷水、温水或开水冲泡,在较大温度范围内都有良好的特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一种代餐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各重量份的原料:黑米20份、黑豆5份、玉米5份、乳清蛋白4份、植物脂肪粉5份、柠檬酸4份、酒石酸5份、碳酸氢钠16份、聚乙二醇1份、木糖醇5份、麦芽糊精8份、黄原胶1份;通过步骤制备:S1:按配比将黑米、黑豆与玉米混合后粉碎至过40目筛,用单螺杆膨化机膨化,然后粉碎至100目,得膨化粉;膨化参数:一区温度65℃,二区温度110℃,三区温度135℃;S2:将步骤S1制得的膨化粉、乳清蛋白、植物脂肪粉、木糖醇、麦芽糊精、黄原胶等混合均匀,加入水溶解,匀浆,得到乳液;将乳液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加入柠檬酸与酒石酸,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用高压均质机分别均质后喷雾干燥,得到酸备用粉和碱备用粉。高压均质条件:均质压力30MPa,均质温度40℃,均质次数4次;喷雾干燥条件:进风温度155℃,出风温度105℃;S3:将步骤S2制得的酸备用粉和碱备用粉分别造粒,造粒后热风干燥,制得酸粒和碱粒。造粒选用1%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酒精溶液(酒精浓度50%);热风干燥温度为40℃,干燥时间6h;S4:按配比将酸粒和碱粒混合均匀,加入聚乙二醇,然后用压片机进行压片。实施例2一种代餐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各重量份的原料:黑米30份、黑豆10份、玉米10份、乳清蛋白6份、植物脂肪粉7份、柠檬酸6份、酒石酸8份、碳酸氢钠20份、聚乙二醇3份、木糖醇8份、麦芽糊精12份、黄原胶2份;通过步骤制备:S1:按配比将黑米、黑豆与玉米混合后粉碎至过40目筛,用单螺杆膨化机膨化,然后粉碎至100目,得膨化粉;膨化参数:一区温度75℃,二区温度120℃,三区温度145℃;S2:将步骤S1制得的膨化粉、乳清蛋白、植物脂肪粉、木糖醇、麦芽糊精、黄原胶等混合均匀,加入水溶解,匀浆,得到乳液;将乳液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加入柠檬酸与酒石酸,另一份加入碳酸氢钠,用高压均质机分别均质后喷雾干燥,得到酸备用粉和碱备用粉。高压均质条件:均质压力35MPa,均质温度45℃,均质次数2次;喷雾干燥条件:进风温度145℃,出风温度95℃;S3:将步骤S2制得的酸备用粉和碱备用粉分别造粒,造粒后热风干燥,制得酸粒和碱粒。造粒选用2%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酒精溶液(酒精浓度80%);热风干燥温度为50℃,干燥时间5h;S4:按配比将酸粒和碱粒混合均匀,加入聚乙二醇,然后用压片机进行压片。对比例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类似,区别在于,步骤S1中,采用黑米、燕麦与玉米混合后粉碎过筛。对比例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类似,区别在于,步骤S1中,黑米、黑豆与玉米混合后粉碎过筛,随即进入步骤S2。对比例3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类似,区别在于,步骤S2中,缺少乳清蛋白或植物脂肪粉或木糖醇或麦芽糊精或黄原胶。实验一1.实验条件1.1实验材料实施例1~2和对比例1~3代餐泡腾片。1.2实验人群选取有食品评价经验的人员100名。1.3评价指标饱腹感指数、食物风味、香味保持、吸潮率。1.4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实验结果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组和实施例2组的饱腹感指数、食物风味、香味保持都显著高于于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和对比例3组,而实施例组的吸潮率都显著低于对比例组,并且对比例组压片过程中容易出现粘冲等现象。表明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代餐泡腾片具有良好的饱腹、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代餐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黑米、黑豆与玉米混合后粉碎过筛,将过筛得到的细粉进行膨化,然后对膨化物进行粉碎得到膨化粉;S2:将步骤S1所得的膨化粉与乳清蛋白、植物脂肪粉、木糖醇、麦芽糊精、黄原胶混合均匀,加入水溶解,均浆,得到乳液;将乳液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乳液加入柠檬酸与酒石酸,另一份乳液加入碳酸氢钠,分别均质后喷雾干燥得到酸备用粉和碱备用粉;S3:将步骤S2所得的酸备用粉和碱备用粉分别造粒并干燥,得到酸粒和碱粒;S4:将酸粒和碱粒混合均匀,加入聚乙二醇,然后进行压片制得泡腾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代餐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黑米、黑豆与玉米混合后粉碎过筛,将过筛得到的细粉进行膨化,然后对膨化物进行粉碎得到膨化粉;S2:将步骤S1所得的膨化粉与乳清蛋白、植物脂肪粉、木糖醇、麦芽糊精、黄原胶混合均匀,加入水溶解,均浆,得到乳液;将乳液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乳液加入柠檬酸与酒石酸,另一份乳液加入碳酸氢钠,分别均质后喷雾干燥得到酸备用粉和碱备用粉;S3:将步骤S2所得的酸备用粉和碱备用粉分别造粒并干燥,得到酸粒和碱粒;S4:将酸粒和碱粒混合均匀,加入聚乙二醇,然后进行压片制得泡腾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餐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过40目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代餐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螺杆膨化机进行膨化,其中一区温度65~75℃,二区温度110~120℃,三区温度135~14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餐泡腾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均质条件为:30~35MPa,温度为40~45℃,次数为2~4次。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代餐泡腾片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轩张名位魏振承池建伟张雁张瑞芬邓媛元刘磊唐小俊黄菲董丽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