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压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385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设备领域的电动压力机,包括机架、顶板和活动压板,机架的顶面设有四根垂直向上延伸的导柱,活动压板的底面中心设有上定位座,机架的顶面中心设有下定位座,机架的底部设有转向装置,当转向装置转动时带动导筒及下定位座进行同步转动,顶板与活动压板之间通过丝杆进行连接,顶板上设有主控屏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蜗轮丝杆减速机与丝杆进行连接,当伺服电机动作时,带动丝杆进行升降活动,从而带动活动压板及上定位座实现同步升降活动,通过电动操作来下压转子单体及轴承,操作方便,全自动操作,从而可提高产品装配的质量及装配的效率,可确保转子单体装配具有一致性。

Electric pres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lectric power press equipment, comprising a frame, roof and a movable pressing plate, the top face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four roots extending upward guide colum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movable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center of the positioning seat, the center of the top surface of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seat, a fram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teering device, when steering device rotates the guide cylinder and the positioning seat for synchronous rotation between the top plate and the movable plate connected by wire rod, main control panel and the servo motor is provided with a top board, servo motor connected through the gear screw rod and the screw rod, when the servo motor, drives the screw rod to lift, so as to drive the activities the platen and the positioning seat to realize synchronous lifting activities under pressure to the rotor and bearing monomers, through electric operation, convenient operation, automatic operation, which can improve the product. The quality of the matching and the efficiency of assembly can ensur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assembly of the r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压力机
本技术涉及电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压力机。
技术介绍
永磁伺服电机的转子由2~7段转子单体组成,电机功率越大所需转子单体数越多,转轴也就越长。转子单体与转轴通过过盈配合进行紧固,采用压力将转子单体逐个依次叠压在转轴上。现有技术中,通过压力机将转子单体进行叠压,现有的压力机结构简单,大部分采用手工进行下压操作,工作效率低,且影响转子单体的装配质量,另外有部分改进后采用半自动进行下压操作,可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不能够实现全自动下压动作,人工操作存在的误差较大,不能确保转子单体装配的一致性。另外,转子单体的常规压装规定每一段转子单体上的N极或S极完全正对,确保转子单体的边缘轮廓线与转轴中心线平行。常规方法压装的转子存在一种永磁电机特有的缺点:电机在未通电的情况下,转轴转动不太灵活,存在明显的卡滞现象,这种现象专业术语称为齿槽转矩。理论上消除齿槽转矩的方法有多种,斜极转子是其中之一,即故意使每一段转子单体上的N极或S极错开,使它们的边缘轮廓线与转轴中心线不再平行。现有的压力机均不能够自动旋转设定的角度,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人工旋转角度,一方面影响转子单体装配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严重影响转子单体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电动压力机,其通过电动操作来下压转子单体,从而可提高产品装配的质量及装配的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电动压力机,包括机架、顶板和活动压板,机架的顶面设有四根垂直向上延伸的导柱,活动压板横向穿入导柱,顶板穿入导柱且固定于导柱的顶部,使活动压板位于机架与顶板之间,且可沿导柱进行升降滑动,活动压板的底面中心设有用于固定转子单体的上定位座,机架的顶面中心设有用于固定转轴的下定位座,下定位座位于上定位座的正下方,机架的底部设有用于带动下定位座转动的转向装置,转向装置连接有脚踏开关,转向装置通过导筒与下定位座进行连接,当转向装置转动时带动导筒及下定位座进行同步转动,顶板与活动压板之间通过丝杆进行连接,丝杆的底端固定在活动压板的顶面中心,丝杆的上端向上延伸且穿过顶板的中心,顶板上设有主控屏和伺服电机,主控屏用于控制伺服电机动作,伺服电机通过蜗轮丝杆减速机与丝杆的上端进行连接,当伺服电机动作时,带动丝杆进行升降活动,从而带动活动压板及上定位座实现同步升降活动。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转向装置由步进电机、传动皮带和转向座构成,传动皮带用于连接步进电机及转向座,导筒安装在转向座上。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上定位座的底部设有两根向下延伸的定位销,定位销用于配对穿入转子单体,从而对转子单体进行定位。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活动压板的侧面连接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沿活动压板的侧面垂直向上延伸,当活动压板进行升降活动时,位置传感器与活动压板进行同步升降,从而可感应到升降位置。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主控屏设置于顶板的右侧面,伺服电机及蜗轮丝杆减速机设置于顶板的顶部。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增设有伺服电机及主控屏,伺服电机通过蜗轮丝杆减速机与丝杆进行连接,当伺服电机动作时,带动丝杆进行升降活动,从而带动活动压板及上定位座实现同步升降活动,当上定位座向下压时,同时带动固定在上定位座的转子单体下压至转轴上,使转子单体与转轴过盈配合,通过压力将转子单体逐个依次叠压在转轴上,同时还可通过电动控制活动压板下压来装配转轴两末端的轴承,通过电动操作来下压转子单体及轴承,操作方便,全自动操作,从而可提高产品装配的质量及装配的效率,可确保转子单体装配具有一致性,另外,还增设有转向装置,转向装置转动时带动导筒及下定位座进行同步转动,当压完一个转子单体后,通过脚踏开关控制转向装置动作,以旋转设定的角度,然后再压下一个转子单体,最终实现转子斜扭,从而可消除齿槽转矩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机架,2为顶板,3为活动压板,4为导柱,5为上定位座,6为定位销,7为下定位座,8为转子单体,9为转轴,10为脚踏开关,11为步进电机,12为转向座,13为主控屏,14为伺服电机,15为蜗轮丝杆减速机,16为丝杆,17为位置传感器,18为导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参照图1,其具体实施的电动压力机包括机架1、顶板2和活动压板3,机架1的顶面设有四根垂直向上延伸的导柱4,活动压板3横向穿入导柱4,顶板2穿入导柱4且固定于导柱4的顶部,使活动压板3位于机架1与顶板2之间,且可沿导柱4进行升降滑动,活动压板3的底面中心设有用于固定转子单体8的上定位座5,上定位座5的底部设有两根向下延伸的定位销6,定位销6用于配对穿入转子单体8,从而对转子单体8进行定位,机架1的顶面中心设有用于固定转轴9的下定位座7,下定位座7位于上定位座5的正下方。机架1的底部设有用于带动下定位座7转动的转向装置,转向装置连接有脚踏开关10,转向装置通过导筒18与下定位座7进行连接,当转向装置转动时带动导筒18及下定位座7进行同步转动,转向装置由步进电机11、传动皮带(未图示)和转向座12构成,传动皮带用于连接步进电机11及转向座12,导筒18安装在转向座12上。顶板2与活动压板3之间通过丝杆16进行连接,丝杆16的底端固定在活动压板3的顶面中心,丝杆16的上端向上延伸且穿过顶板2的中心,顶板2上设有主控屏13和伺服电机14,主控屏13用于控制伺服电机14动作,主控屏13设置于顶板2的右侧面,伺服电机14及蜗轮丝杆减速机15设置于顶板2的顶部,伺服电机14通过蜗轮丝杆减速机15与丝杆16的上端进行连接,当伺服电机14动作时,带动丝杆16进行升降活动,从而带动活动压板3及上定位座5实现同步升降活动。另外,活动压板3的侧面连接有位置传感器17,位置传感器17沿活动压板3的侧面垂直向上延伸,当活动压板3进行升降活动时,位置传感器17与活动压板3进行同步升降,从而可感应到升降位置。增设有伺服电机14及主控屏13,伺服电机14通过蜗轮丝杆减速机15与丝杆16进行连接,当伺服电机14动作时,带动丝杆16进行升降活动,从而带动活动压板3及上定位座5实现同步升降活动,当上定位座5向下压时,同时带动固定在上定位座5的转子单体8下压至转轴9上,使转子单体8与转轴9过盈配合,通过压力将转子单体8逐个依次叠压在转轴9上,同时还可通过电动控制活动压板3下压来装配转轴9两末端的轴承,通过电动操作来下压转子单体8及轴承,操作方便,全自动操作,从而可提高产品装配的质量及装配的效率,可确保转子单体8装配具有一致性,另外,还增设有转向装置,转向装置转动时带动导筒18及下定位座7进行同步转动,当压完一个转子单体8后,通过脚踏开关10控制转向装置动作,以旋转设定的角度,然后再压下一个转子单体8,最终实现转子斜扭,从而可消除齿槽转矩的现象。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动压力机

【技术保护点】
电动压力机,包括机架、顶板和活动压板,机架的顶面设有四根垂直向上延伸的导柱,活动压板横向穿入导柱,顶板穿入导柱且固定于导柱的顶部,使活动压板位于机架与顶板之间,且可沿导柱进行升降滑动,其特征在于:活动压板的底面中心设有用于固定转子单体的上定位座,机架的顶面中心设有用于固定转轴的下定位座,下定位座位于上定位座的正下方,机架的底部设有用于带动下定位座转动的转向装置,转向装置连接有脚踏开关,转向装置通过导筒与下定位座进行连接,当转向装置转动时带动导筒及下定位座进行同步转动,顶板与活动压板之间通过丝杆进行连接,丝杆的底端固定在活动压板的顶面中心,丝杆的上端向上延伸且穿过顶板的中心,顶板上设有主控屏和伺服电机,主控屏用于控制伺服电机动作,伺服电机通过蜗轮丝杆减速机与丝杆的上端进行连接,当伺服电机动作时,带动丝杆进行升降活动,从而带动活动压板及上定位座实现同步升降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压力机,包括机架、顶板和活动压板,机架的顶面设有四根垂直向上延伸的导柱,活动压板横向穿入导柱,顶板穿入导柱且固定于导柱的顶部,使活动压板位于机架与顶板之间,且可沿导柱进行升降滑动,其特征在于:活动压板的底面中心设有用于固定转子单体的上定位座,机架的顶面中心设有用于固定转轴的下定位座,下定位座位于上定位座的正下方,机架的底部设有用于带动下定位座转动的转向装置,转向装置连接有脚踏开关,转向装置通过导筒与下定位座进行连接,当转向装置转动时带动导筒及下定位座进行同步转动,顶板与活动压板之间通过丝杆进行连接,丝杆的底端固定在活动压板的顶面中心,丝杆的上端向上延伸且穿过顶板的中心,顶板上设有主控屏和伺服电机,主控屏用于控制伺服电机动作,伺服电机通过蜗轮丝杆减速机与丝杆的上端进行连接,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兴华吴伟彬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骏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