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电磁屏蔽的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3513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电磁屏蔽的线缆,涉及线材制造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电磁屏蔽膜容易断裂,制备过程对时间和电能消耗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线缆的电磁屏蔽膜包括第一金属层、导电层以及保护膜;第一金属层覆盖在线缆的导体的外被上,用于屏蔽电磁干扰并作为介质;导电层设置于第一金属层上,用于屏蔽电磁干扰,导电层包括固化剂、金属粒子以及用于承载金属粒子的聚氨酯;保护膜设置于导电层上,用于对电磁屏蔽膜提供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的线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材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磁屏蔽的线缆。
技术介绍
在具有信号传输和/或电源传输的线缆生产行业,为了减小阻抗、衰减、防止信号的干扰以及为了防止内部传输时流失的损耗,通常会对线材添加电磁屏蔽层进行电磁屏蔽处理。一种常见做法是,使用最少两层或屏蔽材料与最少两次的加工工序对导体进行一层一层的包覆,即在完成生成导体且在导体外表面上覆盖外被后,先需要包覆一层麦拉铝箔,而后在麦拉铝箔上进行金属编织层,由于编织有网眼,根据线缆的电磁屏蔽效果的要求,需要进行一次以上的包覆编织,即一层麦拉铝箔结合一层或多层金属编织层,以达到需求的覆盖率。然而,采用这种电磁屏蔽的方式,由于需要一次以上的包覆编织过程,工序复杂,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投资大量的设备用于编织,导致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并且由于金属编织层需要电镀等工序,对环境的污染较大。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一种无需编织层便可对线材添加电磁屏蔽层的电磁屏蔽膜,将现有需要多次包覆编织的过程变为仅需一次包覆屏蔽膜即可达到同样或更好的效果,大大减少原材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由于无需电镀等工序,减少对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的线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的线缆,包括电磁屏蔽层,所述电磁屏蔽层为设置于导体的外被的电磁屏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膜包括第一金属层、导电层以及保护膜;所述第一金属层覆盖在导体的外被上,用于屏蔽电磁干扰并作为介质;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用于屏蔽电磁干扰,所述导电层包括固化剂、金属粒子以及用于承载所述金属粒子的聚氨酯;所述保护膜设置于所述导电层上,用于对所述电磁屏蔽膜提供保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电磁屏蔽的线缆,包括电磁屏蔽层,所述电磁屏蔽层为设置于导体的外被的电磁屏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膜包括第一金属层、导电层以及保护膜;所述第一金属层覆盖在导体的外被上,用于屏蔽电磁干扰并作为介质;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用于屏蔽电磁干扰,所述导电层包括固化剂、金属粒子以及用于承载所述金属粒子的聚氨酯;所述保护膜设置于所述导电层上,用于对所述电磁屏蔽膜提供保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磁屏蔽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为单一金属或者多种金属的合金,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厚度可选为3微米至50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磁屏蔽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还包括环氧树脂,用于增加所述导电层的粘性;和/或所述导电层还包含阻燃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磁屏蔽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粒子为方性导电或者异方性导电,所述金属粒子为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形成的结合粒子,述第一金属层的厚度可选为3微米至50微米。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