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334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填充物和壳体,所述第二转轴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三转轴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所述填充物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三转轴之间。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通过采用同轴设置的多个转轴带动轮毂转动,从而降低了圆周度检测过程中设备带来的误差,同时采用软性材料作为检测的填充物,在低转速、不损坏轮毂的情况下即可快速实现圆周度的检测,结构新颖、操作简便、误差小、不损坏轮毂、性能稳定,在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轮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筒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轮毂是轮胎承重、抗震、缓冲的核心部件,因此轮毂的圆周度是检验轮毂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现有技术对轮毂的圆周度检测主要包括激光检测方法和磨损检测方法,其中激光检测方法要求高精度的激光发生设备,成本高、操作烦琐、效率低;磨损检测方法将轮毂在长时间高速旋转的情况下与刚性材料摩擦,通过轮毂的磨损程度来判断圆周度,容易造成轮毂的损伤、降低使用寿命、且耗费大量的能源和时间,检测烦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通过采用同轴设置的多个转轴带动轮毂转动,从而降低了圆周度检测过程中设备带来的误差,同时采用软性材料作为检测的填充物,在低转速、不损坏轮毂的情况下即可快速实现圆周度的检测,结构新颖、操作简便、误差小、不损坏轮毂、性能稳定,在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填充物和壳体,所述第二转轴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三转轴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中心,所述填充物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三转轴之间。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均外接电机。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转接有第一凸起。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轴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一拉杆,所述第一凸起卡位所述第一拉杆。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转接有第二凸起。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转轴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配合的第二拉杆,所述第二凸起卡位所述第二拉杆。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转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转接有第三卡扣。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卡扣卡位轮毂。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物径向设置有标度。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物为橡胶、塑胶、泡沫、塑料、树脂或者橡皮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通过采用同轴设置的多个转轴带动轮毂转动,从而降低了圆周度检测过程中设备带来的误差,同时采用软性材料作为检测的填充物,在低转速、不损坏轮毂的情况下即可快速实现圆周度的检测,结构新颖、操作简便、误差小、不损坏轮毂、性能稳定,在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凸起与第一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凸起与第二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转轴1、第二转轴2、第三转轴3、填充物4和壳体5。所述第二转轴2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1的外侧,所述第三转轴3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2的外侧,所述第一转轴1、第二转轴2、第三转轴3均设置在所述壳体5的中心,所述填充物4设置在所述壳体5与所述第三转轴3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1、第二转轴2、第三转轴3均外接电机。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转接有第一凸起101。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轴2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101相配合的第一拉杆102,所述第一凸起101卡位所述第一拉杆102。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轴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转接有第二凸起201。优选地,所述第三转轴3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201相配合的第二拉杆202,所述第二凸起201卡位所述第二拉杆202。优选地,所述第三转轴3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转接有第三卡扣301。优选地,所述第三卡扣301卡位轮毂6。优选地,所述填充物4径向设置有标度。优选地,所述填充物4为橡胶、塑胶、泡沫、塑料、树脂或者橡皮泥。使用时,只需将轮毂6切割所述填充物4放置在所述第三转轴3外侧,此时填充物4与轮毂6无缝契合;当使用所述第一转轴1带动轮毂6转动时,将所述第一凸起101卡位所述第一拉杆102实现所述第一转轴1与所述第二转轴2的连接、将所述第二凸起201卡位所述第二拉杆202实现第二转轴2与所述第三转轴3的连接、将所述第三卡扣301卡位所述轮毂6实现所述第三转轴3与所述轮毂6的连接,开启电机带动所述第一转轴1转动即可;当使用所述第二转轴2带动轮毂6转动时,将所述第一凸起101脱离所述第一拉杆102断开所述第一转轴1与所述第二转轴2的连接,并将所述第一凸起101收进第一凹槽内,将所述第二凸起201卡位所述第二拉杆202实现第二转轴2与所述第三转轴3的连接、将所述第三卡扣301卡位所述轮毂6实现所述第三转轴3与所述轮毂6的连接,开启电机带动所述第二转轴2转动即可;当使用所述第三转轴3带动轮毂6转动时,将所述第一凸起101脱离所述第一拉杆102断开所述第一转轴1与所述第二转轴2的连接,并将所述第一凸起101收紧第一凹槽内,将所述第二凸起201脱离所述第二拉杆202断开第二转轴2与所述第三转轴3的连接,并将第二凸起201收紧第二凹槽内,将所述第三卡扣301卡位所述轮毂6实现所述第三转轴3与所述轮毂6的连接,开启电机带动所述第三转轴3转动即可;当电机带动第一转轴1、第二转轴2或者第三转轴3转动从而带动轮毂6转动时,轮毂6的外侧轮缘会切割所述填充物4,若轮毂6为标准圆形,则所述填充物4不会被磨损或磨损程度在误差范围内;若轮毂6为不合格圆形,则所述填充物4被磨损的程度会超出误差范围,具体参照标度即可。本技术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的有益效果是:一、通过采用同轴设置的多个转轴带动轮毂转动,从而降低了圆周度检测过程中设备带来的误差;二、通过采用软性材料作为检测的填充物,在低转速、不损坏轮毂的情况下即可快速实现圆周度的检测,结构新颖、操作简便、误差小、不损坏轮毂、性能稳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填充物和壳体,所述第二转轴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三转轴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中心,所述填充物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三转轴之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均外接电机,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转接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转轴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一拉杆,所述第一凸起卡位所述第一拉杆,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转接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三转轴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配合的第二拉杆,所述第二凸起卡位所述第二拉杆,所述第三转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转接有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卡位轮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误差多轴旋转型轮毂圆周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填充物和壳体,所述第二转轴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三转轴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中心,所述填充物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三转轴之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均外接电机,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转接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转轴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一拉杆,所述第一凸起卡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新鹏刘勇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久久车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