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58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设备,适用于起吊集装箱。该起重设备包括能沿其长度方向上伸缩的吊具,在吊具的四角设有第一转销机构;超高架,具有伸缩结构,其上设有触发装置,在超高架的四个顶角位置设有角配件,角配件分别与第一转销机构配合,在超高架的四个底角位置设有第二转销机构,第二转销机构能与集装箱的顶部配合锁定;在起重设备工作时,第一转销机构每实施一次开闭锁,能通过触发装置来触发第二转销机构进行一次开锁或闭锁动作,以分离或连接集装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起重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设备
本技术涉及港口设备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起重设备。
技术介绍
集装箱类型和尺寸多种多样,有标准尺寸箱也有超宽箱,或者集装箱两端的门损坏或不能关闭而翻贴在集装箱两边,增加了集装箱宽度。常规集装箱吊具导板之间的距离只适用于国际标准集装箱,超过该宽度的集装箱则无法吊运。为满足港口用户需求,解决这一实际问题,超高架运用越来越频繁。普通的挂钩式超高架,需要匹配吊具的吊索尺寸才能使用超高架,吊索尺寸不匹配,那么超高架就无法使用。而且,挂钩式超高架需要配套的底座,来辅助和吊具的连接,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起重设备,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集装箱,运行安全可靠,性能稳定。具体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起重设备,适用于起吊集装箱,包括,吊具,能沿其长度方向上伸缩,在所述吊具的四角设有第一转销机构;超高架,具有伸缩结构,其上设有触发装置,在所述超高架的四个顶角位置设有角配件,所述角配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销机构配合,在所述超高架的四个底角位置设有第二转销机构,所述第二转销机构能与所述集装箱的顶部配合锁定;在所述起重设备工作时,所述第一转销机构每实施一次开闭锁,能通过所述触发装置来触发第二转销机构进行一次开锁或闭锁动作,以分离或连接所述集装箱。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转销机构在闭锁状态下,且所述第二转销机构在开锁状态下,所述吊具能带动所述超高架在其长度方向上伸缩。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超高架具有顶梁及设置在所述顶梁四周的两条海侧腿和两条陆侧腿,所述第二转销机构设置在所述海侧腿和所述陆侧腿的底部,所述顶梁具有伸缩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触发装置设置在所述超高架的顶梁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梁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箱,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到所述蓄电池箱,向所述超高架供电。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海侧腿和/或陆侧腿上设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包括显示屏、按钮盒和手动充电插座,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蓄电池箱的电量,所述按钮盒用于手动调试所述第一转销机构和/或第二转销机构的开锁和闭锁,所述手动充电插座用于向所述蓄电池箱充电。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蓄电池箱为铅酸蓄电池箱。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顶梁上设有电气控制箱,与所述触发装置电连接,所述触发装置通过所述电气控制箱来实现所述第二转销机构的开锁或闭锁动作。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顶梁上设有指示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转销机构的开锁或闭锁状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转销机构实施一次开闭锁的时间小于5s(秒)。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起重设备,利用第一转销机构的开闭锁来触发第二转销机构的开锁和闭锁,以控制超高架和集装箱的连接,使用方便、运行可靠。应当理解,本技术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技术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技术原理的作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伸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超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D-D向视图。图6是图5的N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技术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技术。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伸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超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D-D向视图。图6是图5的N向视图。如图所示,一种适用于集装箱的起重设备100包括吊具200和超高架300。其中,吊具200能沿其长度方向上伸缩,在吊具200的四角设有第一转销机构210。超高架300具有伸缩结构。在超高架300上设有触发装置310,参考图5。在超高架300的四个顶角位置设有角配件320。每个角配件320分别与每个第一转销机构210配合。在超高架300的四个底角位置设有第二转销机构330,第二转销机构330能与集装箱的顶部配合锁定。在起重设备100工作时,第一转销机构210每实施一次开闭锁。这里第一转销机构210的闭锁是指第一转销机构210的转销插入角配件320的锁孔板,以锁定连接吊具200和超高架300;第一转销机构210的开锁是指第一转销机构210的转销从角配件320的锁孔板拔出,以分离吊具200和超高架300。第一转销机构210每实施一次开锁和闭锁,就能通过触发装置310来触发第二转销机构330进行一次开锁或闭锁动作。第二转销机构330的开锁动作是将超高架300与集装箱分离,闭锁动作是将超高架300与集装箱连接锁定。如果需要将船上的集装箱吊运到陆地上,则起重设备100的第一转销机构210处于闭锁状态,第二转销机构330处于开锁状态,即吊具200与超高架300连接,超高架300底部无连接。接着,可以将起重设备100送至船上集装箱的上方,下降超高架300,使超高架300的四个底角靠近集装箱。然后,第一转销机构210实施一次开闭锁,吊具200与超高架300经一次开闭锁循环后仍处于连接状态,而第二转销机构330由开锁状态转为闭锁状态,使超高架300与集装箱连接锁定。此时,起重设备100可以起吊集装箱至陆地侧。第一转销机构210再次实施一次开闭锁,第二转销机构330由闭锁状态转为开锁状态,回到起重设备100的初始状态,重复上述动作能继续将船上的集装箱吊运到陆地上。较佳地,当第一转销机构210在闭锁状态下,且第二转销机构330在开锁状态下,吊具200能带动超高架300在其长度方向上伸缩,以使第二转销机构能适应不同尺寸的集装箱。参考图2,吊具200沿其长度方向上伸缩,能带动超高架300在其长度方向上伸缩,以伸展到合适的宽度,便于起吊40英寸、45英寸或更宽的集装箱。较佳地,超高架300具有顶梁340及设置在顶梁340四周的两条海侧腿350和两条陆侧腿360。常规的,顶梁340设置在水平方向,海侧腿350和陆侧腿360设置在垂直方向上。第二转销机构330设置在海侧腿350和陆侧腿360的底部。顶梁340具有伸缩结构,能在吊具200的牵引下实现顶梁340在水平方向上的伸缩。较佳地,触发装置310设置在超高架300的顶梁340上。较佳地,参考图4,顶梁340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341和蓄电池箱342。太阳能电池板341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到蓄电池箱342,向超高架300供电。较佳地,参考图5和图6,在海侧腿350和/或陆侧腿360上设有操作面板370。操作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起重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设备,适用于起吊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具,能沿其长度方向上伸缩,在所述吊具的四角设有第一转销机构;超高架,具有伸缩结构,其上设有触发装置,在所述超高架的四个顶角位置设有角配件,所述角配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销机构配合,在所述超高架的四个底角位置设有第二转销机构,所述第二转销机构能与所述集装箱的顶部配合锁定;在所述起重设备工作时,所述第一转销机构每实施一次开闭锁,能通过所述触发装置来触发第二转销机构进行一次开锁或闭锁动作,以分离或连接所述集装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设备,适用于起吊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具,能沿其长度方向上伸缩,在所述吊具的四角设有第一转销机构;超高架,具有伸缩结构,其上设有触发装置,在所述超高架的四个顶角位置设有角配件,所述角配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销机构配合,在所述超高架的四个底角位置设有第二转销机构,所述第二转销机构能与所述集装箱的顶部配合锁定;在所述起重设备工作时,所述第一转销机构每实施一次开闭锁,能通过所述触发装置来触发第二转销机构进行一次开锁或闭锁动作,以分离或连接所述集装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销机构在闭锁状态下,且所述第二转销机构在开锁状态下,所述吊具能带动所述超高架在其长度方向上伸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架具有顶梁及设置在所述顶梁四周的两条海侧腿和两条陆侧腿,所述第二转销机构设置在所述海侧腿和所述陆侧腿的底部,所述顶梁具有伸缩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设置在所述超高架的顶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宁徐坤马云飞时明堂姜晨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港机重工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