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氨甲酰基-4-芳杂吡啶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的2-氨甲酰基-4-芳杂吡啶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溶剂化物或其前药的制备方法以及含有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人类恶性肿瘤引起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排列在第二位。c-Met激酶广泛存在于上皮组织中,在胚胎发育和创伤愈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Met不仅在多种恶性肿瘤中有异常表达,调节着肿瘤细胞生长、侵袭、转移和凋亡过程,而且与多种膜受体间存在相互作用。研究表明,c-Met与膜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信号分子的作用,进一步影响肿瘤的侵袭、转移和新生血管的生成过程,从而导致肿瘤耐药性的出现。大量研究证实c-Met信号通路与肿瘤耐药性相关,这为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在信号转导途径和细胞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很多涉及癌症。c-Met(肝细胞生长因子/分散因子受体(HGF/SF))属于由细胞外α链和通过二硫键连接的跨膜链构成的RTK亚科。已经证明c-Met ...
【技术保护点】
一种2‑氨甲酰基‑4‑芳杂吡啶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通式I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溶剂化物或前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氨甲酰基-4-芳杂吡啶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通式I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溶剂化物或前药,其中:R1为氰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R2选自1~4个相同或不同的氢、氟;X为O、S;Y为-Ar1-Ar2·Ar2为(C6-C10)杂芳基,此杂芳基含有1个N的杂原子,Ar1与Ar2相并外,还任选被1-2个相同或不同的R3取代;Ar2为(C6-C10)杂芳基,Ar2除与Ar1相并外,还被有R4取代的芳基取代;R3、R4为1-2个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硫基、单或二(C1-C6烷基)取代的氨基、(C1-C6)烷基酰氨基、游离的、成盐的、酯化的和酰胺化的羧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磺酰基、(C1-C6)烷基酰基、氨基甲酰基、被单或二(C1-C6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C1-C3)亚烷基二氧基的取代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氨甲酰基-4-芳杂吡啶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为甲基、乙基、正丙基;R2为F,其取代位为苯环上与X所连碳原子的邻位;X为O;R3、R4为1-2个选自氢、卤素、(C1-C4)烷基、(C1-C4)烷氧基、任选被卤代的(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被单或双(C1-C6烷基)取代的氨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C1-C6)烷基酰基、氨基甲酰基、被单或双(C1-C6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C1-C3)亚烷基二氧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氨甲酰基-4-芳杂吡啶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Y为R3为H;R4为氟、氯、溴、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和三氟甲氧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氨甲酰基-4-芳杂吡啶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化合物:(1)N-(3-氟-4-((2-(甲基氨基甲酰基)吡啶-4-基)氧基)苯基)-1-(4-氟苯基)-2-氧代-1,2-二氢-1,8-二氮杂萘-3-甲酰胺(2)1-(4-氯苯基)-N-(3-氟-4-((2-(甲基氨基甲酰基)吡啶-4-基)氧基)苯基)-2-氧代-1,2-二氢-1,8-二氮杂萘-3-甲酰胺(3)1-(4-溴苯基)-N-(3-氟-4-((2-(甲基氨基甲酰基)吡啶-4-基)氧基)苯基)-2-氧代-1,2-二氢-1,8-二氮杂萘-3-甲酰胺(4)N-(3-氟-4-((2-(甲基氨基甲酰基)吡啶-4-基)氧基)苯基)-1-(4-甲氧基苯基)-2-氧代-1,2-二氢-1,8-二氮杂萘-3-甲酰胺(5)N-(3-氟-4-((2-(甲基氨基甲酰基)吡啶-4-基)氧基)苯基)-2-氧代-1-苯基-1,2-二氢-1,8-二氮杂萘-3-甲酰胺(6)1-(4-溴-2-氟苯基)-N-(3-氟-4-((2-(甲基氨基甲酰基)吡啶-4-基)氧基)苯基)-2-氧代-1,2-二氢-1-,8-萘啶-3-甲酰胺(7)1-(3-氯-4-氟苯基)-N-(3-氟-4-((2-(甲基氨基甲酰基)吡啶-4-基)氧基)苯基)-2-氧代-1,2-二氢-1-,8-萘啶-3-甲酰胺(8)1-(2-氯-4-(三氟甲基)苯基)-N-(3-氟-4-((2-(甲基氨基甲酰基)吡啶-4-基)氧基)苯基)-2-氧代-1,2-二氢-1,8-二氮杂萘-3-甲酰胺(9)1-(4-氟苯基)-N-(4-((2-(甲基氨基甲酰基)吡啶-4-基)氧基)苯基)-2-氧代-1,2-二氢-1,8-二氮杂萘-3-甲酰胺(10)1-(4-氯苯基)-N-(4-((2-(甲基氨基甲酰基)吡啶-4-基)氧基)苯基)-2-氧代-1,2-二氢-1,8-二氮杂萘-3-甲酰胺(11)1-(4-溴苯基)-N-(4-((2-(甲基氨基甲酰基)吡啶-4-基)氧基)苯基)-2-氧代-1,2-二氢-1,8-二氮杂萘-3-甲酰胺(12)1-(4-甲氧基苯基)-N-(4-((2-(甲基氨基甲酰基)吡啶-4-基)氧基)苯基)-2-氧代-1,2-二氢-1,8-二氮杂萘-3-甲酰胺(13)N-(4-((2-(甲基氨基甲酰基)吡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启东,郑鹏武,朱五福,段永丽,熊荷花,王林啸,黄顺敏,支佳,贾双,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