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方位移动升降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36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方位移动升降小车,属于移动升降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轮组升降装置、底盘水平支撑架Ⅰ、滑块、底盘垂直支撑架、底盘水平支撑架Ⅱ、固定杆Ⅰ、固定杆Ⅱ、底盘水平支撑架Ⅲ;底盘水平支撑架Ⅰ与底盘水平支撑架Ⅲ相互连接,底盘垂直支撑架底部与底盘水平支撑架Ⅲ连接,底盘水平支撑架Ⅱ两端与底盘垂直支撑架连接,固定杆Ⅰ两端安装在底盘水平支撑架Ⅱ上,固定杆Ⅱ两端安装在底盘垂直支撑架上,轮组升降装置通过滑块与底盘水平支撑架Ⅰ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构设计简单,使用比较方便、易加工;采用麦克拉姆轮,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向来控制轮子的转向,提高小车运动的灵活性,应用范围广,且稳定性高;小车稳定性强,可靠性及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方位移动升降小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方位移动升降小车,属于移动升降

技术介绍
现有升降平台设备中,通常是采用剪刀式升降机构来实现平台的升降操作,剪刀式的升降机构由平台、底板和剪刀式支架所组成,但是,剪刀式升降平台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升降操作时,容易出现滑落或自动复位的情况,从而影响升降平台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而且只能在固定的位置进行升降,不能进行移动式的升降工作,灵活性得不到提高,目前大部分小车都不能进行升降,只能进行移动,使效率得不到提高,小车的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方位移动升降小车,以解决目前小车只能进行移动,而不能进行升降避开部分障碍物、移动灵活性低等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方位移动升降小车,包括轮组升降装置1、底盘水平支撑架Ⅰ2、滑块3、底盘垂直支撑架4、底盘水平支撑架Ⅱ5、固定杆Ⅰ6、固定杆Ⅱ7、底盘水平支撑架Ⅲ8;底盘水平支撑架Ⅰ2与底盘水平支撑架Ⅲ8相互连接,底盘垂直支撑架4底部与底盘水平支撑架Ⅲ8连接,底盘水平支撑架Ⅱ5两端与底盘垂直支撑架4连接,固定杆Ⅰ6两端安装在底盘水平支撑架Ⅱ5上,固定杆Ⅱ7两端安装在底盘垂直支撑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方位移动升降小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方位移动升降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轮组升降装置(1)、底盘水平支撑架Ⅰ(2)、滑块(3)、底盘垂直支撑架(4)、底盘水平支撑架Ⅱ(5)、固定杆Ⅰ(6)、固定杆Ⅱ(7)、底盘水平支撑架Ⅲ(8);底盘水平支撑架Ⅰ(2)与底盘水平支撑架Ⅲ(8)相互连接,底盘垂直支撑架(4)底部与底盘水平支撑架Ⅲ(8)连接,底盘水平支撑架Ⅱ(5)两端与底盘垂直支撑架(4)连接,固定杆Ⅰ(6)两端安装在底盘水平支撑架Ⅱ(5)上,固定杆Ⅱ(7)两端安装在底盘垂直支撑架(4)上,轮组升降装置(1)通过滑块(3)与底盘水平支撑架Ⅰ(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方位移动升降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轮组升降装置(1)、底盘水平支撑架Ⅰ(2)、滑块(3)、底盘垂直支撑架(4)、底盘水平支撑架Ⅱ(5)、固定杆Ⅰ(6)、固定杆Ⅱ(7)、底盘水平支撑架Ⅲ(8);底盘水平支撑架Ⅰ(2)与底盘水平支撑架Ⅲ(8)相互连接,底盘垂直支撑架(4)底部与底盘水平支撑架Ⅲ(8)连接,底盘水平支撑架Ⅱ(5)两端与底盘垂直支撑架(4)连接,固定杆Ⅰ(6)两端安装在底盘水平支撑架Ⅱ(5)上,固定杆Ⅱ(7)两端安装在底盘垂直支撑架(4)上,轮组升降装置(1)通过滑块(3)与底盘水平支撑架Ⅰ(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移动升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组升降装置(1)包括麦克拉姆轮(9)、支撑件(10)、轴承(11)、轮轴(12)、轮组水平支杆Ⅰ(13)、螺钉Ⅰ(14)、电机座Ⅰ(15)、小齿轮(16)、滑动杆(17)、丝杠(18)、电机Ⅰ(19)、大齿轮(20)、轮组水平支杆Ⅱ(21)、电机座Ⅱ(22)、螺钉Ⅱ(23)、电机Ⅱ(24)、丝杠座Ⅰ(25)、轮子法兰(26)、螺栓(27)、支撑座(28)、丝杠座Ⅱ(29)、滑块固定件(30)、螺钉Ⅲ(31);轮组水平支杆Ⅰ(13)与轮组水平支杆Ⅱ(21)相互连接,支撑件(10)通过螺钉Ⅰ(14)安装在轮组水平支杆Ⅰ(13)下部,电机座Ⅱ(22)通过螺钉Ⅰ(14)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进伦王娟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