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竹鼠母系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138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华竹鼠母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N只雄性竹鼠,3N只雌性竹鼠,按照每个家系包括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建立N个家系;S2、对N个家系进行一个世代的选育,统计各家系繁殖性能Ⅰ,选取繁殖性能Ⅰ排名在前50%的家系中的N只雄性竹鼠和3N只雌性竹鼠,建立N个家系;S3、重复步骤S3,直至同一世代的竹鼠的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及存活率分别高于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则该世代的母本即为中华竹鼠母系;其中,每个家系的各竹鼠之间无血亲关系。本发明专利技术较好的协调了雌性竹鼠体重和繁殖性能高度负相关性状的矛盾,为竹鼠配套系提供具有产仔数多,且产活仔多的母系,提高经济效益。

Cultivation method of maternal Rhizomy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ultivating Rhizomys maternal,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select the N male 3N female wild Rhizomys, according to each family including 1 male and 3 female wild Rhizomys establishment of N family; S2, breeding a generation of N families th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selecte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the top 50% family N in male and female 3N wild Rhizomys establishment of N family; and S3, repeat steps S3, standard body weight in adult offspring until the same generation of rhizomyidae the number, and the survival rate were higher than the first the threshold, the second threshold, the generation of the female parent for which no Rhizomys matrilineal; kinship between each family rhizomys. The invention better coordination of body weight an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female rhizomyidae highly negative related traits, providing theaveragepregnancytimeis62 for supporting the Department of Rhizomys born alive, and the maternal line,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华竹鼠母系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鼠培育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华竹鼠母系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竹鼠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毛皮绒厚柔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已被大规模养殖,成为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养殖产业之一。目前,竹鼠的育种技术还不够完善,竹鼠普遍存在繁殖性能低,窝产仔数少的问题,以使竹鼠养殖存在成本高,效益低,风险高的问题。而且,竹鼠的体重和繁殖性能存在高度的遗传负相关,如果片面的追求出栏体重,竹鼠的繁殖性能就要降低,如果片面的追求竹鼠的繁殖性能,同样会导致竹鼠的体重过低,进一步,体重过低,虽然产仔数相对来说可能有所提高,但是产活仔数较低,如何在雌性竹鼠的体重和繁殖性能这两个性状不能协调统一的情况下,选择出窝产仔数高,且存活率高的竹鼠母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华竹鼠母系的培育方法,其较好的协调了雌性竹鼠体重和繁殖性能高度负相关性状的矛盾,为竹鼠配套系提供具有产仔数多,且产活仔多的母系,提高经济效益。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中华竹鼠母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N只雄性竹鼠,3N只雌性竹鼠,按照每个家系包括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建立N个家系,其中,N≥60;S2、对建立的N个家系进行一个世代的选育,统计各家系繁殖性能Ⅰ,并按照繁殖性能Ⅰ大小为各家系排序,选取繁殖性能Ⅰ排名在前50%的家系中的N只雄性竹鼠和3N只雌性竹鼠,建立N个家系;S3、重复步骤S3,直至同一世代的竹鼠的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及存活率分别高于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则该世代的母本即为中华竹鼠母系;其中,每个家系的各竹鼠之间无血亲关系。优选的是,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确定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X1-X2:以1.225Kg为最低体重,体重每增加50g为一个体重层级至1.525Kg为最高体重,每个体重层级选取至少20只雌性竹鼠,将其分别与体重为1.49-1.51Kg范围内的雄性竹鼠繁育,统计每个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繁殖性能Ⅱ,繁殖性能Ⅱ最优的体重层级,即为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X1-X2;确定雄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Y1-Y2:选取体重位于X1-X2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分为五组,每组至少20只雌性竹鼠,每组雌性竹鼠分别与一定体重的雄性竹鼠配对繁育,五组雌性竹鼠与与其配对繁育雄性竹鼠体重比分别为1:1.1、1:1.15、1:1.2、1:1.25、1:1.3,统计每组雌性竹鼠成年后代的体重,计算得每组雌性竹鼠成年后代的体重均匀度,体重均匀度最高者对应的雄性竹鼠的体重范围,即为雄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Y1-Y2;其中,步骤S1中选取的雄性竹鼠体重在Y1-Y2之间,雌性性竹鼠体重在X1-X2之间。优选的是,每个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繁殖性能Ⅱ以该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年平均窝数、年平均窝产仔活数、年平均出栏率、及年平均存活率为评价因子,其中,年平均窝数、年平均窝产仔活数、年出栏率、及年存活率的权重分别为0.126、0.069、0.414、及0.391。优选的是,步骤S2中一个家系的繁殖性能Ⅰ以该家系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及存活率为评价因子,体重达标者个数、及存活率的权重分别为0.149、及0.851;步骤S2中选取繁殖性能Ⅰ排名在设定范围内的家系中的N只雄性竹鼠和3N只雌性竹鼠均为体重达标者,雌性竹鼠的体重在X1-X2范围内为体重达标,雄性竹鼠的体重在Y1-Y2范围内为体重达标。优选的是,步骤S3中对一个世代进行选育过程中的养殖场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固定桩、内围挡、及外围档;所述内围挡包括环向等间隔固定的N个固定杆、每个固定杆的一侧铰接的内折叠板,所述外围挡周向套设于内围挡外形成外围活动区,每个固定杆靠近外围档的一侧均铰接中折叠板,其中,所述内折叠板与所述中折叠板均由多个条状网端部铰接可折叠设置,N个内折叠板展开与与其相邻的固定杆可开合固定以围设形成中央活动区,N个内折叠板展开与固定桩可开合固定以将中央活动区分为N个三角区,N个中折叠板展开与外围档内侧壁可开合固定,以配合N个三角区在固定桩和外围档间形成N个养殖池。优选的是,选育过程中保持养殖场内的温度为26-30℃,相对湿度为48-5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配种前N个家系的雄性竹鼠置于中央活动区饲养,喂养第一饲料,按重量组分计,第一饲料包括:基础饲料22-27份、韭菜8-10份、鸡蛋1-2份、豆粕4-5份、及核桃粉5-8份,N个家系的雌性竹鼠置于外围活动区,喂养第二饲料,按重量组分计,第二饲料包括:基础饲料20-25份、菠菜4-5份、胡萝卜6-8份、乳熟期玉米粒8-10份、及杏仁4-5份;b、配种中按照一个养殖池内设置一个家系,进行自然交配,配种后移除雄性竹鼠,同一家系雌性竹鼠单独饲养至幼鼠出生,喂养第二饲料;c、幼鼠出生至断奶前,喂养第三饲料,按重量组分计,第三饲料包括:基础饲料20-25份、红薯藤4-5份、乳熟期玉米粒3-4份、石榴5-6份、及西瓜皮6-8份;d、幼鼠断奶后折叠收缩N个内折叠板和N个中折叠板,混合饲养25-30天,喂养第四饲料,按重量组分计,第四饲料包括:基础饲料20-25份、木薯3-4份、茅草根3-4份、枫树根1-2份、及竹叶5-6份,后移除雌性竹鼠,N个家系的后代混合饲养至成年;其中,按重量组分计,基础饲料包括:甜菜20-25份、竹笋20-25份、玉米杆15-20份、红薯粉20-25份、米糠10-15份、复合维生素0.3-0.5份。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采取家系选育法淘汰繁殖性能低的雌性竹鼠,且较好的协调了雌性竹鼠体重和繁殖性能高度负相关性状的矛盾,为竹鼠配套系生产提供母系,经过几个世代的选育后的母系,具有具有产仔数多,且产活仔多特性,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只),存活率(%)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提高竹鼠养殖的经济效益。第二、养殖场的设置,以最小的空间获得最大的空间利用率,所述内折叠板与所述中折叠板均由多个条状网端部铰接可折叠设置,对即将组配成为一个家系的竹鼠在配对前进行实质的分隔,但不进行精神上的分隔,给予一个家系的竹鼠足够的相处时间,提高配对成功率,而且在整个繁殖和养育期间,不移动不改变雌性竹鼠的生活环境,有效的避免和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增强整个实验的准确率,同时内折叠板与中折叠板的设置大大的减少了整个饲养培育过程中的工作量,能够快速原地分隔出每个时期所需的养殖空间。第三、分时期根据竹鼠生长发育不同,给予竹鼠不同的饲料,促进竹鼠按照既定目标方向培育的同时,增强整个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且混合饲养时所有家系竹鼠后代位于同一生活环境,有效避免环境差异带来检测的不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实施例1>一种中华竹鼠母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X1-X2(所选定的雌性竹鼠和雄性竹鼠均为纯繁的中华竹鼠):以1.225Kg为最低体重,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华竹鼠母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N只雄性竹鼠,3N只雌性竹鼠,按照每个家系包括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建立N个家系,其中,N≥60;S2、对建立的N个家系进行一个世代的选育,统计各家系繁殖性能Ⅰ,并按照繁殖性能Ⅰ大小为各家系排序,选取繁殖性能Ⅰ排名在前50%的家系中的N只雄性竹鼠和3N只雌性竹鼠,建立N个家系;S3、重复步骤S3,直至同一世代的竹鼠的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及存活率分别高于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则该世代的母本即为中华竹鼠母系;其中,每个家系的各竹鼠之间无血亲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华竹鼠母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N只雄性竹鼠,3N只雌性竹鼠,按照每个家系包括1只雄性竹鼠和3只雌性竹鼠建立N个家系,其中,N≥60;S2、对建立的N个家系进行一个世代的选育,统计各家系繁殖性能Ⅰ,并按照繁殖性能Ⅰ大小为各家系排序,选取繁殖性能Ⅰ排名在前50%的家系中的N只雄性竹鼠和3N只雌性竹鼠,建立N个家系;S3、重复步骤S3,直至同一世代的竹鼠的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及存活率分别高于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则该世代的母本即为中华竹鼠母系;其中,每个家系的各竹鼠之间无血亲关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华竹鼠母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确定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X1-X2:以1.225Kg为最低体重,体重每增加50g为一个体重层级至1.525Kg为最高体重,每个体重层级选取至少20只雌性竹鼠,将其分别与体重为1.49-1.51Kg范围内的雄性竹鼠繁育,统计每个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繁殖性能Ⅱ,繁殖性能Ⅱ最优的体重层级,即为雌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X1-X2;确定雄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为Y1-Y2:选取体重位于X1-X2范围内的雌性竹鼠分为五组,每组至少20只雌性竹鼠,每组雌性竹鼠分别与一定体重的雄性竹鼠配对繁育,五组雌性竹鼠与与其配对繁育雄性竹鼠体重比分别为1:1.1、1:1.15、1:1.2、1:1.25、1:1.3,统计每组雌性竹鼠成年后代的体重,计算得每组雌性竹鼠成年后代的体重均匀度,体重均匀度最高者对应的雄性竹鼠的体重范围,即为雄性竹鼠标准体重范围Y1-Y2;其中,步骤S1中选取的雄性竹鼠体重在Y1-Y2之间,雌性性竹鼠体重在X1-X2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华竹鼠母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繁殖性能Ⅱ以该体重层级雌性竹鼠的年平均窝数、年平均窝产仔活数、年平均出栏率、及年平均存活率为评价因子,其中,年平均窝数、年平均窝产仔活数、年出栏率、及年存活率的权重分别为0.126、0.069、0.414、及0.39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华竹鼠母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一个家系的繁殖性能Ⅰ以该家系成年后代体重达标者个数、及存活率为评价因子,体重达标者个数、及存活率的权重分别为0.149、及0.851;步骤S2中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洪伟张文明邓彦飞陈玥秀谢向萌侯太乾夏治华刘立强覃子榕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金诚双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葛洪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