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051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PE保护膜、上偏光膜、下偏光膜、位相差膜一、位相差膜二和剥离膜,上偏光膜和下偏光膜之间通过里胶固定连接,下偏光膜和位相差膜一之间通过压敏胶固定连接,位相差膜一和位相差膜二之间通过压敏胶固定连接,位相差膜二和剥离膜之间通过剥离胶固定连接。有益效果:双层位相差不同角度的叠加能使LCD显示效果视角更宽,字体更清晰,且使液晶盒的整体的厚度变薄,用于不同CSTN类型LCD液晶盒的显示效果,且双层位相差叠加在一起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工时,性能更好,可搭配CSTN半透片,全透片,反射片等,可任意搭配,更加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偏光片制造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CSTN,是一种移动装置用彩色显示屏,STNLCD的彩色化,就是我们所说的CSTN(ColorSTN)。它其实就是一个FSTN屏加上一层彩膜,用RGB三个像素点来组成一个显示像素点。CSTN的基本显示原理和STN完全一样,STNLCD表面上看仅仅使增加了液晶分子的扭曲角,但实际上却远非如此,因为增大的扭曲角,使得液晶的另一种特性呈现出来,就是双折射性,外界光线入射上偏光片之后变成一束线偏振光,但是线偏振光在经过液晶分子层的时候不再仅仅是扭曲偏振方向了,而是分解为两束光线—寻常光和非寻常光,这两束光线在出射的时候互相干涉,从而使得STNLCD在不加电的时候总是呈现出一定的底色(比如绿色和蓝色)。因此我们可以看出,STNLCD的显示原理和TNLCD是从根本上完全不同的,它利用了液晶的双折射性。人们为了消除STNLCD的底色想了很多办法,最简单的就是利用一个完全一样,但是旋向相反的两个STNLCD盒叠加在一起,使得互相干涉的两束光线又互相补偿回来,从而实现黑白显示,这就是DSTN(DoubleSTN),但是DSTN的造价太高了,于是人们想到用一层碘分子的定向扭曲来模拟一个液晶盒,这样就用一层薄膜(位相差板)替代了一个液晶盒,从而实现黑白显示,这种叫做FSTN(FilmSTN)。但是,在原有的位相差基础上再复合一层位相差,容易产生白点、气泡,内污不好控制,导致良品率低。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PE保护膜、偏光膜、位相差膜一、位相差膜二和剥离膜,所述偏光膜和所述PE保护膜之间通过里胶固定连接,所述偏光膜和所述位相差膜一之间通过压敏胶固定连接,所述位相差膜一和所述位相差膜二之间通过所述压敏胶固定连接,所述位相差膜二和所述剥离膜之间通过剥离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偏光膜为TAC偏光膜,且所述偏光膜的厚度为0.5-2微米。进一步的,所述PE保护膜为高密度聚乙烯保护膜,其厚度为40-100微米。进一步的,所述位相差膜一和所述位相差膜二的厚度为20-30微米。进一步的,所述剥离膜的厚度为15-35微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的制造,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预先准备的PE保护膜对偏光膜、位相差膜一和位相差膜二进行复膜;按照预设的角度及尺寸对复膜后的位相差膜一和位相差膜二进行裁切,并收卷;对复膜后的位相差膜一和位相差膜二撕掉PE保护膜,并在位相差膜二表面涂剥离胶后并复合剥离膜进行固化;将固化后的偏光膜和PE保护膜之间的里胶撕掉,形成无胶的偏光膜;撕掉位相差膜一和位相差膜二表面的剥离膜,并在位相差二表面复合第一层位相差保护膜和第二层位相差保护膜;对复合后的位相差膜一和位相差膜二更换PE保护膜并收卷。进一步的,所需固化的时间为七天。进一步的,复合叠加后的位相差膜一和位相差膜二的总长度为1000mm,宽度为500mm。进一步的,所述偏光膜的吸收轴与所述位相差膜一的慢轴的之间的角度θr1大于90度,所述偏光膜的吸收轴与所述位相差膜二的慢轴的之间的角度θr2大于90度,且所述θr1的角度大于所述θr2的角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原单补偿基础上再添加一层补偿膜,形成双轴产品,包含不同CSTN位相差角度的变化,与LCD液晶空盒的搭配,双层位相差不同角度的叠加能使LCD显示效果视角更宽,字体更清晰,且使液晶盒的整体的厚度变薄,用于不同CSTN类型LCD液晶盒的显示效果,且双层位相差叠加在一起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工时,性能更好,可搭配CSTN半透片,全透片,反射片等,可任意搭配,更加利于人们的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组合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的工艺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的位相差叠加图。图中:1、PE保护膜;2、偏光膜;3、位相差膜一;4、位相差膜二;5、剥离膜;6、里胶;7、压敏胶;8、剥离胶;9、θr1;10、θr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如图1-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PE保护膜1、偏光膜2、位相差膜一3、位相差膜二4和剥离膜5,所述偏光膜2和所述PE保护膜1之间通过里胶6固定连接,所述偏光膜2和所述位相差膜一3之间通过压敏胶7固定连接,所述位相差膜一3和所述位相差膜二4之间通过所述压敏胶7固定连接,所述位相差膜二4和所述剥离膜5之间通过剥离胶8固定连接。此外,所述偏光膜2为TAC偏光膜,且所述偏光膜2厚度为0.5-2微米,由于TAC偏光片能够有效削减强光,消除耀眼的反射光和散射光,让凌乱的光线变成平行的光线,使得视物更加清晰,柔和,而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硬度。此外,所述PE保护膜1为高密度聚乙烯保护膜,其厚度为40-100微米。另外,所述位相差膜一3和所述位相差膜二4的厚度为20-30微米。同时,所述剥离膜5的厚度为15-35微米。如图1-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的制造,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预先准备的PE保护膜1对偏光膜2、位相差膜一3和位相差膜二4进行复膜;按照预设的角度及尺寸对复膜后的位相差膜一3和位相差膜二4进行裁切,并收卷;对复膜后的位相差膜一3和位相差膜二4撕掉PE保护膜1,并在位相差膜二4表面涂剥离胶8后并复合剥离膜5进行固化;将固化后的偏光膜2和PE保护膜1之间的里胶6撕掉,形成无胶的偏光膜;撕掉位相差膜一3和位相差膜二4表面的剥离膜5,并在位相差膜二4表面复合第一层位相差保护膜和第二层位相差保护膜;对复合后的位相差膜一3和位相差膜二4更换PE保护膜1并收卷。在一个实施例中,复膜后所需固化的时间为7天。在一个实施例中,复合叠加后的位相差膜一3和位相差膜二4的总长度为1000mm,宽度为500m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光膜2的吸收轴与所述位相差膜一3的慢轴的之间的角度θr19大于90度,所述偏光膜2的吸收轴与所述位相差膜二4的慢轴的之间的角度θr210大于90度,且所述θr19的角度大于所述θr210的角度。综上所述,借助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原单补偿基础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PE保护膜(1)、偏光膜(2)、位相差膜一(3)、位相差膜二(4)和剥离膜(5),所述偏光膜(2)和所述PE保护膜(1)之间通过里胶(6)固定连接,所述偏光膜(2)和所述位相差膜一(3)之间通过压敏胶(7)固定连接,所述位相差膜一(3)和所述位相差膜二(4)之间通过所述压敏胶(7)固定连接,所述位相差膜二(4)和所述剥离膜(5)之间通过剥离胶(8)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PE保护膜(1)、偏光膜(2)、位相差膜一(3)、位相差膜二(4)和剥离膜(5),所述偏光膜(2)和所述PE保护膜(1)之间通过里胶(6)固定连接,所述偏光膜(2)和所述位相差膜一(3)之间通过压敏胶(7)固定连接,所述位相差膜一(3)和所述位相差膜二(4)之间通过所述压敏胶(7)固定连接,所述位相差膜二(4)和所述剥离膜(5)之间通过剥离胶(8)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膜(2)为TAC偏光膜,且所述偏光膜的厚度为0.5-2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PE保护膜(1)为高密度聚乙烯保护膜,其厚度为40-100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相差膜一(3)和所述位相差膜二(4)的厚度为20-30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膜(5)的厚度为15-35微米。6.一种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CSTN双层补偿膜偏光片的制造,并且,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预先准备的PE保护膜(1)对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守利陈运万富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胜宝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