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油雾外泄的下导轴承接油槽
本技术一种减少油雾外泄的下导轴承接油槽属于发电机的
,具体涉及针对甩油现象的密封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发电机中下导轴承甩油产生的油污,部分流至水导轴承盖板观察孔上使运行人员无法观测油位,不能准确及时对机组运行健康状况作出及时判断,影响运行机组正常运行;下导轴承甩油致使水机室表面污染严重,对进入水机室巡检的运行人员存在滑跌伤害的安全隐患;而在机组顶盖设自流孔将主轴密封部分渗水排至厂房渗漏集水井,下导轴承油甩至顶盖后随水流到渗漏集水井经渗漏排水泵排至调压井直接污染下游水质,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下导轴承甩出的油必须及时清洁,但是频繁的清洁工作又给运行维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量,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下导油盆甩油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下导油盆内壁与轴领间未布置相应密封装置,油盆内的油从轴领内壁与油盆之间甩出通过发电机轴甩向水机室,加之油盆与外界没有呼吸器进行联通,导致油盆内外的压差无法及时消除,使油盆内的油雾被压出,从而造成下导轴承的甩油情况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减少油雾外泄的下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少油雾外泄的下导轴承接油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盖座圈(1)、排油管(2)和油箱,密封盖座圈(1)套装在转轴(3)上,所述密封盖座圈(1)包括甩油环(11)、接油槽座圈(12)、过渡连接板(13)和连接支架(14),所述甩油环(11)固定套装在转轴(3)上,所述接油槽座圈(12)活动套装在转轴(3)上并位于甩油环(11)下方,所述接油槽座圈(12)的截面为U型槽,所述接油槽座圈(12)的内圈与转轴(3)圆周面紧密接触,且接油槽座圈(12)的外圈与过渡连接板(13)固定连接,所述过渡连接板(13)通过连接支架(14)与机组的下机架固定连接,排油管(2)的一端与接油槽座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油雾外泄的下导轴承接油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盖座圈(1)、排油管(2)和油箱,密封盖座圈(1)套装在转轴(3)上,所述密封盖座圈(1)包括甩油环(11)、接油槽座圈(12)、过渡连接板(13)和连接支架(14),所述甩油环(11)固定套装在转轴(3)上,所述接油槽座圈(12)活动套装在转轴(3)上并位于甩油环(11)下方,所述接油槽座圈(12)的截面为U型槽,所述接油槽座圈(12)的内圈与转轴(3)圆周面紧密接触,且接油槽座圈(12)的外圈与过渡连接板(13)固定连接,所述过渡连接板(13)通过连接支架(14)与机组的下机架固定连接,排油管(2)的一端与接油槽座圈(12)的底部连通且其另一端与油箱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油雾外泄的下导轴承接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槽座圈(12)的内圈与转轴(3)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槽,每个缓冲槽内均通过衡力弹簧(15)安装有多个T型随动密封齿(16),所述T型随动密封齿(16)位于缓冲槽外部的一端与转轴(3)形成线形接触面,多个T型随动密封齿(16)构成环绕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权,曾学杰,张春锐,何光利,徐册利,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苗尾·功果桥水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