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绕线器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924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绕线器的工作方法,其中智能化绕线器包括:机架、绕线辊、走线器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中设有驱动绕线辊的驱动机构、转速调节机构、孔径调节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绕线辊设于机架上,所述走线器设于机架上,所述走线器上设有走线孔,所述孔径调节结构设于走线孔的外侧,所述驱动机构、转速调节机构以及孔径调节机构均与控制机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其控制机构中设置了转速调节机构和孔径调节机构,让其实现对绕线辊的速度进行调节,同时孔径调节机构的设置,让其能够满足不同孔径大小的电线电缆的需求,大大的提高其适应范围,有效的减少因不同型号的电线电缆而造成的设备能源浪费。

An intelligent winding device and its work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method of the winding device, wherein the intelligent winder comprises a frame, roller, wire winding device and a control device, wherein, the control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winding roller driving mechanism, speed regulator, aperture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a control mechanism device. The winding roller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the wire is arranged on the machine frame, wherein the wire is provided with wire holes, wherein the outer side of the aperture adjusting structure arranged on the wire holes, the drive mechanism, the speed regulator and the aperture adjust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a control mechanism. In the invention, the control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the speed regulator and the aperture adjusting mechanism, let the winding roller to adjust the speed, and the aperture adjusting mechanism, so that it can meet the different pore size of the wire and cable demand, greatly improve the adaptive range,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aste of energy and equipment due to different types of wire and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绕线器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绕线器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在不断的提高,且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人们的节奏都在不断的加快,对于农作物的生产也是如此。随着科技的不断的发展,电力领域也是如此。电线电缆是电力领域必备品,现有的电线电缆在其大多都通过机器绕辊代替了人工卷线,然而我们知道,在绕辊的过程中一旦绕辊的力道没有控制好,或者张力过大都很容易造成电线电缆中的导线出现松跨或者是断裂,且,现有的绕线器其大多都是尺寸固定,无法调节,适应性较差;现有的绕线器大多都只能够供应一种电线电缆的需求,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每次可能需要多种电线电缆,这就需要施工人员携带搬运多个绕线辊,大大的提高了其携带的难度和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绕线器的工作方法,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控制机构中设置了转速调节机构和孔径调节机构,转速调节机构让其实现对绕线辊的速度进行调节,同时孔径调节机构的设置,让其能够满足不同孔径大小的电线电缆的需求。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绕线器的工作方法,其中智能化绕线器包括:机架、绕线辊、走线器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中设有驱动绕线辊的驱动机构、转速调节机构、孔径调节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绕线辊设于机架上,所述走线器设于机架上,所述走线器上设有走线孔,所述孔径调节结构设于走线孔的外侧,所述驱动机构、转速调节机构以及孔径调节机构均与控制机构连接。一种智能化绕线器的工作方法,其控制机构中设置了转速调节机构和孔径调节机构,让其实现对绕线辊的速度进行调节,同时孔径调节机构的设置,让其能够满足不同孔径大小的电线电缆的需求,大大的提高其适应范围,有效的减少因不同型号的电线电缆而造成的设备能源浪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机架中设有底座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中设有横向支撑架和纵向支撑架,所述横向支撑架和纵向支撑架呈交叉式设计,且两者均设于底座上。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控制装置中还设有调节支撑架的距离调节机构,所述距离调节机构与控制机构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距离调节机构中设有用于驱动横向支撑架的横向调节机构和用于驱动纵向支撑架的纵向调节机构,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和纵向驱动机构均与控制机构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绕线辊上设有张力检测仪,所述张力检测仪与控制机构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控制装置中还设有张力控制机构,所述张力控制机构与控制机构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一组连接杆,所述走线器固定于连接杆上。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用于防止走线器打滑的防滑机构和防缠绕机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走线器和防缠绕机构不在同一平面。避免两者之间的线蹦的太紧或者缠绕。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控制机构中设有绕线辊控制模块、走线器控制模块、驱动控制模块、转速控制模块、孔径调节模块、距离调节控制模块、张力检测控制模块、张力控制模块、防缠绕控制模块和控制器模块,所述绕线辊控制模块与绕线辊=连接,所述走线器控制模块与走线器=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模块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转速控制模块与转速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孔径调节模块与孔径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距离调节控制模块与距离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张力检测控制模块与张力检测仪连接,所述张力控制模块与张力调节机构连接,所述防缠绕控制模块与防缠绕机构连接,所述绕线辊控制模块、走线器控制模块、驱动控制模块、转速控制模块、孔径调节模块、距离调节控制模块、张力检测控制模块、张力控制模块以及防缠绕控制模块均与控制器模块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智能化绕线器的工作方法,具体的工作方法如下:1):首先对绕线器进行组装,然后对电控部分进行电气连接;2):控制器模块将通过驱动控制模块命令驱动机构驱动绕线辊开始绕线工作;3):电线电缆穿过走线器和防缠绕机构绕于绕线辊上;4):在绕线辊绕线过程中,张力检测控制模块命令张力检测仪进行张力检测,并通过控制器模块中的数据处理器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5):根据张力检测仪检测的结果,控制器模块通过张力控制模块命令张力调节机构对绕线辊的张力进行调整;6):与此同时,在绕线辊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的绕线的需求,通过转速调节机构对绕线辊的绕线速度进行调节;7):在绕线器工作过程中,根据绕线的实际需求,控制器模块通过走线器控制模块和防缠绕控制模块分别对走线器和防缠绕机构的位置进行调整;8):在上述工作过程中,能够根据电线电缆实际的辊扎大小,通过距离调节控制模块对绕线辊位于支撑架上的位置进行调整;9):且,在上述工作过程中,根据批次不同的电线电缆的直径大小的不同,通过孔径调节机构对走线器上的走线孔的孔径进行调节。所述控制装置中还设有走线器驱动机构和走线器调节机构,所述走线器驱动机构和走线器调节机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控制机构(5)和走线器(7)连接。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绕线器的工作方法,其控制机构中设置了转速调节机构和孔径调节机构,让其实现对绕线辊的速度进行调节,同时孔径调节机构的设置,让其能够满足不同孔径大小的电线电缆的需求,大大的提高其适应范围,有效的减少因不同型号的电线电缆而造成的设备能源浪费。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绕线辊上设有张力检测仪,所述张力检测仪与控制机构连接,能够及时的检测绕线辊上的张力,更进一步提高其张力调节的精准性;张力调节机构的设置,能够对绕线辊工作过程中的张力进行调节,避免因张力过大造成电线电缆断裂等问题,对电线电缆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绕线器上设置了用于调节支撑架的距离调节机构,让绕线辊上绕的电线电缆的多少能够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调节,避免出现浪费现象的发生,让其能够满足不同型号,不同大小的辊卷的需求。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距离调节机构中设有用于驱动横向支撑架的横向调节机构和用于驱动纵向支撑架的纵向调节机构,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和纵向调节机构均与控制机构连接,实现横向和纵向向调节,进一步提高其调节的精准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架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走线器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所示的一种智能化绕线器的工作方法,其中智能化绕线器包括:机架1、绕线辊2、走线器3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中设有驱动绕线辊2的驱动机构4、转速调节机构5、孔径调节机构6和控制机构7,所述绕线辊2设于机架1上,所述走线器3设于机架1上,所述走线器3上设有走线孔31,所述孔径调节结构5设于走线孔31的外侧,所述驱动机构4、转速调节机构5以及孔径调节机构6均与控制机构7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中设有底座11和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中设有横向支撑架121和纵向支撑架122,所述横向支撑架121和纵向支撑架122呈交叉式设计,且两者均设于底座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中还设有调节支撑架12的距离调节机构8,所述距离调节机构8与控制机构7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距离调节机构8中设有用于驱动横向支撑架121的横向调节机构和用于驱动纵向支撑架122的纵向调节机构,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和纵向驱动机构均与控制机构7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辊2上设有张力检测仪9,所述张力检测仪9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化绕线器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化绕线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工作方法如下:1):首先对绕线器进行组装,然后对电控部分进行电气连接;2):控制器模块将通过驱动控制模块命令驱动机构(4)驱动绕线辊(2)开始绕线工作;3):电线电缆穿过走线器(3)和防缠绕机构(13)绕于绕线辊(2)上;4):在绕线辊(2)绕线过程中,张力检测控制模块命令张力检测仪(9)进行张力检测,并通过控制器模块中的数据处理器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5):根据张力检测仪(9)检测的结果,控制器模块通过张力控制模块命令张力调节机构(8)对绕线辊(2)的张力进行调整;6):与此同时,在绕线辊(2)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的绕线的需求,通过转速调节机构(5)对绕线辊(2)的绕线速度进行调节;7):在绕线器工作过程中,根据绕线的实际需求,控制器模块通过走线器控制模块和防缠绕控制模块分别对走线器(8)和防缠绕机构(9)的位置进行调整;8):在上述工作过程中,能够根据电线电缆实际的辊扎大小,通过距离调节控制模块对绕线辊(2)位于支撑架(12)上的位置进行调整;9):且,在上述工作过程中,根据批次不同的电线电缆的直径大小的不同,通过孔径调节机构(6)对走线器(3)上的走线孔的孔径进行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绕线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工作方法如下:1):首先对绕线器进行组装,然后对电控部分进行电气连接;2):控制器模块将通过驱动控制模块命令驱动机构(4)驱动绕线辊(2)开始绕线工作;3):电线电缆穿过走线器(3)和防缠绕机构(13)绕于绕线辊(2)上;4):在绕线辊(2)绕线过程中,张力检测控制模块命令张力检测仪(9)进行张力检测,并通过控制器模块中的数据处理器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5):根据张力检测仪(9)检测的结果,控制器模块通过张力控制模块命令张力调节机构(8)对绕线辊(2)的张力进行调整;6):与此同时,在绕线辊(2)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的绕线的需求,通过转速调节机构(5)对绕线辊(2)的绕线速度进行调节;7):在绕线器工作过程中,根据绕线的实际需求,控制器模块通过走线器控制模块和防缠绕控制模块分别对走线器(8)和防缠绕机构(9)的位置进行调整;8):在上述工作过程中,能够根据电线电缆实际的辊扎大小,通过距离调节控制模块对绕线辊(2)位于支撑架(12)上的位置进行调整;9):且,在上述工作过程中,根据批次不同的电线电缆的直径大小的不同,通过孔径调节机构(6)对走线器(3)上的走线孔的孔径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绕线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智能化绕线器包括:机架(1)、绕线辊(2)、走线器(3)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中设有驱动绕线辊(2)的驱动机构(4)、转速调节机构(5)、孔径调节机构(6)和控制机构(7),所述绕线辊(2)设于机架(1)上,所述走线器(3)设于机架(1)上,所述走线器(3)上设有走线孔(31),所述孔径调节结构(5)设于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惠忠张筱磊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林源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