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配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084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配电盒,包括配电盒本体,所述配电盒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壳体,且两个第一壳体的背面均与配电盒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壳体内壁的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一滑套,且四个第一滑套平均套接在两个第一滑杆的表面,且两个第一滑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该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配电盒,通过设置卡紧装置、卡块、卡槽、压块、第二滑杆、第二弹簧、挡杆和挡块,从而当第一滑杆与卡槽分离时可以将配电盒本体从放置槽内取出,从而不需要用螺栓对配电盒本体进行固定,从而避免影响检修人员对配电盒本体的检修速度,从而提高了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A new power distribution box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energy automobile distribution box for easy installation, 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box body, the body of the distribution box of the front and back are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device, wherein the clamp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shell two, an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two of the first housing and the power distribution box, the front of the body. The first and two on both sides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are connected with a first sliding sleeve, and four of the first sliding sleeve is sheathed on the average two of the first slide rod surface, and two of the first surface of the sliding rod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ixing plate.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distribution box for easy installation, by setting the clamping device, a clamping block, a clamping groove, a pressing block, a slide bar, second springs, second bar and block, so when the first slide rod and slot separation can be removed from the distribution box body is placed inside the tank, which do not need to use. Plug in power distribution box body is fixed, so as to avoid the distribution box body inspection speed affect the maintenance personnel, so as to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maintenance perso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配电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配电盒。
技术介绍
新能源电动汽车高压配电盒是所有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高压电大电流分配单元PDU。采用集中配电方案,结构设计紧凑,接线布局方便,检修方便快捷。根据不同客户的系统架构需求,高压配电盒还要集成部分电池管理系统智能控制管理单元,从而更进一步简化整车系统架构配电的复杂度。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配电盒进行安装的时候多是通过螺栓对配电盒进行固定,在对配电盒进行检修的时候需要先将螺栓卸下,检修完毕后再重新安装螺栓进行固定,过程十分繁琐,影响检修人员的检修速度,导致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配电盒,解决了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配电盒进行安装的时候多是通过螺栓对配电盒进行固定,在对配电盒进行检修的时候需要先将螺栓卸下,检修完毕后再重新安装螺栓进行固定,过程十分繁琐,影响检修人员的检修速度,导致检修人员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配电盒,包括配电盒本体,所述配电盒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壳体,且两个第一壳体的背面均与配电盒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壳体内壁的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一滑套,且四个第一滑套平均套接在两个第一滑杆的表面,且两个第一滑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且两个第一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面分别通过两个第一弹簧与两个第一壳体内壁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弹簧分别套接在两个第一滑杆的表面,且两个第一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卡接在两个卡块相对面开设的卡槽内,且两个卡块相互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设置在放置槽的内表面上,且两个第一滑杆相对的一端分别与压块的两侧面搭接,所述压块的上表面通过连接块与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卡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与第二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卡接在第二壳体内壁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面与配电盒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与第二固定板的侧面搭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接在第二滑杆的表面,所述第二滑杆的正面设置有挡杆,所述第二壳体位于第二滑杆右侧的上表面设置有挡块,所述第二滑杆的顶端与第三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形状为圆环形。优选的,所述配电盒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腿分别位于配电盒本体下表面的四角处。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的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形状为矩形。优选的,所述压块的形状为倒锥形,所述第一滑杆的两端均为圆形。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壳体的形状为矩形。(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配电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配电盒,通过设置卡紧装置、卡块、卡槽、压块、第二滑杆、第二弹簧、挡杆和挡块,当第二滑杆带动压块向上升起时,两个卡紧装置内的第一滑杆相对的一端相互靠近,从而当第一滑杆与卡槽分离时可以将配电盒本体从放置槽内取出,从而不需要用螺栓对配电盒本体进行固定,从而避免影响检修人员对配电盒本体的检修速度,从而提高了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2)、该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配电盒,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当压块向上升起时,第一弹簧伸长使第一滑杆均向内侧移动,从而可以使第一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更好的与卡槽分离,当向上提起把手时第二弹簧缩短,当松开把手时第二弹簧伸长,从而可以使挡杆与挡块更好的搭接对压块进行固定。(3)、该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配电盒,通过设置轴承和转轴,可以使第二滑杆更好的转动,从而可以使挡杆更好的进行转动与挡块搭接,从而可以更好的对压块进行固定,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配电盒本体、2卡紧装置、21第一壳体、22第一滑套、23第一滑杆、24第一固定板、25第一弹簧、3卡块、4卡槽、5放置槽、6压块、7连接块、8第二固定板、9轴承、10转轴、11第二滑杆、12第二滑套、13第二壳体、14第二弹簧、15挡杆、16挡块、17第三固定板、18把手、19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配电盒,包括配电盒本体1,配电盒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卡紧装置2,卡紧装置2包括两个第一壳体21,第一壳体21的形状为矩形,通过设置第一壳体21,可以对第一滑套22进行支撑和固定,从而可以对第一滑杆23进行支撑和固定,且两个第一壳体21的背面均与配电盒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壳体21内壁的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一滑套22,通过设置第一滑套22,可以使第一滑杆23更好的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可以使第一滑杆23更好的与卡槽4卡接对配电盒本体1进行固定,且四个第一滑套22平均套接在两个第一滑杆23的表面,且两个第一滑杆2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4,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24,可以更好的对第一弹簧25进行固定,从而通过第一弹簧25的伸长可以使第一滑杆23更好的向内侧移动,从而可以使第一滑杆23更好的与卡槽4分离,且两个第一固定板24相互远离的一面分别通过两个第一弹簧25与两个第一壳体21内壁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弹簧25分别套接在两个第一滑杆23的表面,通过设置第一弹簧25,当压块6向上升起时第一弹簧25伸长从而第一固定板24带动第一滑杆23向内侧移动,从而使第一滑杆23远离压块6的一端与卡槽4分离,且两个第一滑杆23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卡接在两个卡块3相对面开设的卡槽4内,通过设置卡槽4,当第一滑杆23远离压块6的一端与卡槽4卡接时,可以对配电盒本体1进行固定,且两个卡块3相互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设置在放置槽5的内表面上,且两个第一滑杆23相对的一端分别与压块6的两侧面搭接,压块6的形状为倒锥形,第一滑杆23的两端均为圆形,通过将压块6的形状设置成倒锥形,第一滑杆23的两端设置成圆形,可以使压块6向下移动的时候更好的使第一滑杆23进行移动,压块6的上表面通过连接块7与第二固定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固定板8,可以对轴承9进行支撑,同时可以对第二弹簧14进行固定,从而可以使第二弹簧14更好的进行工作,第二固定板8的上表面卡接有轴承9,轴承9内套接有转轴10,通过设置轴承9和转轴10,可以使第二滑杆11更好的进行转动,从而可以使挡杆15更好的与挡块16进行搭接对压块6进行固定,转轴10的顶端与第二滑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滑杆11的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套12,第二滑套12卡接在第二壳体13内壁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配电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配电盒,包括配电盒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盒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卡紧装置(2),所述卡紧装置(2)包括两个第一壳体(21),且两个第一壳体(21)的背面均与配电盒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壳体(21)内壁的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一滑套(22),且四个第一滑套(22)平均套接在两个第一滑杆(23)的表面,且两个第一滑杆(2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4),且两个第一固定板(24)相互远离的一面分别通过两个第一弹簧(25)与两个第一壳体(21)内壁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弹簧(25)分别套接在两个第一滑杆(23)的表面,且两个第一滑杆(23)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卡接在两个卡块(3)相对面开设的卡槽(4)内,且两个卡块(3)相互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设置在放置槽(5)的内表面上,且两个第一滑杆(23)相对的一端分别与压块(6)的两侧面搭接,所述压块(6)的上表面通过连接块(7)与第二固定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8)的上表面卡接有轴承(9),所述轴承(9)内套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顶端与第二滑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11)的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套(12),所述第二滑套(12)卡接在第二壳体(13)内壁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壳体(13)的背面与配电盒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3)的内表面与第二固定板(8)的侧面搭接,所述第二固定板(8)的上表面通过第二弹簧(14)与第二壳体(13)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4)套接在第二滑杆(11)的表面,所述第二滑杆(11)的正面设置有挡杆(15),所述第二壳体(13)位于第二滑杆(11)右侧的上表面设置有挡块(16),所述第二滑杆(11)的顶端与第三固定板(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配电盒,包括配电盒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盒本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卡紧装置(2),所述卡紧装置(2)包括两个第一壳体(21),且两个第一壳体(21)的背面均与配电盒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壳体(21)内壁的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一滑套(22),且四个第一滑套(22)平均套接在两个第一滑杆(23)的表面,且两个第一滑杆(2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4),且两个第一固定板(24)相互远离的一面分别通过两个第一弹簧(25)与两个第一壳体(21)内壁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弹簧(25)分别套接在两个第一滑杆(23)的表面,且两个第一滑杆(23)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卡接在两个卡块(3)相对面开设的卡槽(4)内,且两个卡块(3)相互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设置在放置槽(5)的内表面上,且两个第一滑杆(23)相对的一端分别与压块(6)的两侧面搭接,所述压块(6)的上表面通过连接块(7)与第二固定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8)的上表面卡接有轴承(9),所述轴承(9)内套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顶端与第二滑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11)的表面套接有第二滑套(12),所述第二滑套(12)卡接在第二壳体(13)内壁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壳体(13)的背面与配电盒本体(1)的正面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晓磊刘万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环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