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064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桩,主要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固定焊接有空心的设备机座,其中设备机座的右侧面呈开口式结构;所述设备机座采用螺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设备机座内设有左右水平设置的滑轨,滑轨采用螺丝固定在设备机座的内壁上,其中滑轨滑动安装有下滑块和上滑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红外感应配合PLC的指令控制实现充电枪的伸入与回收,整体不仅保护充电枪,而且使用时也更加方便。

A kind of automobile intelligent charging pi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intelligent charging pile, including charging pile body, wherein the charging pile body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welding hollow equipment base, which is the right equipment base open structure; the device frame is fixed with bolts on the base; the base is arranged in the horizontal rail equipment set the slide rail is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the base on which the equipment of screws, slide rail is installed under the slider and the slider, the invention through the infrared induction with PLC command and control the charging gun into the overall protection and recovery, not only the charging gun, but also mo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按照安装地点,可分为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公共充电桩是建设在公共停车场结合停车泊位,为社会车辆提供公共充电服务的充电桩。专用充电桩是建设单位自有停车场,为单位内部人员使用的充电桩。自用充电桩是建设在个人自有车位,为私人用户提供充电的充电桩。充电桩一般结合停车场的停车位建设。现有的充电桩部分为了防止充电枪损坏,都将充电枪采用内置式结构,但这样取放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桩,主要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固定焊接有空心的设备机座,其中设备机座的右侧面呈开口式结构;所述设备机座采用螺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设备机座内设有左右水平设置的滑轨,滑轨采用螺丝固定在设备机座的内壁上,其中滑轨滑动安装有下滑块和上滑块,下滑块位于上滑块的下方位置,且下滑块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上滑块;所述上滑块的上表面固定有卷筒机箱,下滑块的下表面固定有电机机箱,所述电机机箱的上端开口,且卷筒机箱的下端开口,电机机箱内采用螺栓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电机轴竖直朝上设置,电机轴的顶端延伸至卷筒机箱内,且所述卷筒机箱内设有竖直设置的卷筒,卷筒呈圆柱状结构,且卷筒的上下端均焊接有卷筒限位端盖;所述电机轴的顶端通过螺栓以及法兰固定连接卷筒的底面中心,利用伺服电机带动卷筒转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输出端接有供电电缆,其中供电电缆绕卷在卷筒上,且供电电缆的自由端接有充电枪;所述卷筒机箱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充电枪经通孔穿至卷筒机箱的外侧;所述设备机座的内壁上采用螺栓固定有伺服电动缸,其中伺服电动缸的推杆水平朝右设置,且推杆的右端采用螺栓以及法兰固定连接上滑块左侧面,此时利用伺服电动缸推动上滑块沿着滑轨左右滑动,于此同时下滑块也可以随着上滑块一起沿着滑轨左右滑动,从而实现卷筒机箱以及电机机箱的向外推送,当推动至一定距离时,使用者便可轻松的将充电枪握住并取出;所述设备机座内设有感应驱动组件,所述感应驱动组件主要由PLC组件、伺服驱动器、红外信号接收器以及红外信号发射器组成,所述伺服驱动器与伺服电动缸以及伺服电机相连接,PLC组件与伺服驱动器相连接,此时利用PLC组件向伺服驱动器下发控制指令,然后利用伺服驱动器驱动伺服电动缸以及伺服电机按照相应指令运转;所述红外信号接收器安装在设备机座内,红外信号发射器则安装在车辆上;所述红外信号接收器与PLC组件通讯连接,当红外信号接收器接收到车载红外信号发射器发出的红外信号时,PLC组件向伺服驱动器发出驱动控制指令,从而让卷筒机箱和电机机箱推出,而红外信号发射器在信号接收一定时间后并断开时,伺服电机回转并实现电缆的回收,从而实现智能伸出以及回收的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LC组件的型号为西门子S7-20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卷筒机箱和电机机箱均采用工程塑料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孔处胶粘固定有防刮胶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红外感应配合PLC的指令控制实现充电枪的伸入与回收,整体不仅保护充电枪,而且使用时也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充电桩本体、2-设备机座、3-底座、4-滑轨、5-下滑块、6-上滑块、7-卷筒机箱、8-电机机箱、9-伺服电动缸、10-推杆、11-伺服电机、12-电机轴、13-卷筒、14-卷筒限位端盖、15-供电电缆、16-充电枪、17-伺服驱动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桩,主要包括充电桩本体1,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固定焊接有空心的设备机座2,其中设备机座2的右侧面呈开口式结构;所述设备机座2采用螺栓固定在底座3上;所述设备机座2内设有左右水平设置的滑轨4,滑轨4采用螺丝固定在设备机座2的内壁上,其中滑轨4滑动安装有下滑块5和上滑块6,下滑块5位于上滑块6的下方位置,且下滑块5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上滑块6;所述上滑块6的上表面固定有卷筒机箱7,下滑块5的下表面固定有电机机箱5,所述电机机箱5的上端开口,且卷筒机箱7的下端开口,电机机箱5内采用螺栓固定有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的电机轴12竖直朝上设置,电机轴12的顶端延伸至卷筒机箱7内,且所述卷筒机箱7内设有竖直设置的卷筒13,卷筒13呈圆柱状结构,且卷筒13的上下端均焊接有卷筒限位端盖14;所述电机轴12的顶端通过螺栓以及法兰固定连接卷筒13的底面中心,利用伺服电机11带动卷筒13转动;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输出端接有供电电缆15,其中供电电缆15绕卷在卷筒13上,且供电电缆15的自由端接有充电枪16;所述卷筒机箱7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充电枪16经通孔穿至卷筒机箱7的外侧;所述设备机座2的内壁上采用螺栓固定有伺服电动缸9,其中伺服电动缸9的推杆10水平朝右设置,且推杆10的右端采用螺栓以及法兰固定连接上滑块6左侧面,此时利用伺服电动缸9推动上滑块6沿着滑轨4左右滑动,于此同时下滑块5也可以随着上滑块6一起沿着滑轨4左右滑动,从而实现卷筒机箱7以及电机机箱8的向外推送,当推动至一定距离时,使用者便可轻松的将充电枪16握住并取出;所述设备机座2内设有感应驱动组件,所述感应驱动组件主要由PLC组件、伺服驱动器17、红外信号接收器以及红外信号发射器组成,所述伺服驱动器17与伺服电动缸9以及伺服电机11相连接,PLC组件与伺服驱动器17相连接,此时利用PLC组件向伺服驱动器17下发控制指令,然后利用伺服驱动器17驱动伺服电动缸9以及伺服电机11按照相应指令运转;所述红外信号接收器安装在设备机座2内,红外信号发射器则安装在车辆上;所述红外信号接收器与PLC组件通讯连接,当红外信号接收器接收到车载红外信号发射器发出的红外信号时,PLC组件向伺服驱动器17发出驱动控制指令,从而让卷筒机箱7和电机机箱8推出,而红外信号发射器在信号接收一定时间后并断开时,伺服电机11回转并实现电缆的回收,从而实现智能伸出以及回收的作用。所述PLC组件的型号为西门子S7-200。所述底座3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卷筒机箱7和电机机箱8均采用工程塑料制成。所述通孔处胶粘固定有防刮胶圈。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红外信号接收器接收到车载红外信号发射器发出的红外信号时,PLC组件向伺服驱动器17发出驱动控制指令,从而让卷筒机箱7和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桩,主要包括充电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固定焊接有空心的设备机座,其中设备机座的右侧面呈开口式结构;所述设备机座采用螺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设备机座内设有左右水平设置的滑轨,滑轨采用螺丝固定在设备机座的内壁上,其中滑轨滑动安装有下滑块和上滑块,下滑块位于上滑块的下方位置,且下滑块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上滑块;所述上滑块的上表面固定有卷筒机箱,下滑块的下表面固定有电机机箱,所述电机机箱的上端开口,且卷筒机箱的下端开口,电机机箱内采用螺栓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电机轴竖直朝上设置,电机轴的顶端延伸至卷筒机箱内,且所述卷筒机箱内设有竖直设置的卷筒,卷筒呈圆柱状结构,且卷筒的上下端均焊接有卷筒限位端盖;所述电机轴的顶端通过螺栓以及法兰固定连接卷筒的底面中心;所述充电桩本体的输出端接有供电电缆,其中供电电缆绕卷在卷筒上,且供电电缆的自由端接有充电枪;所述卷筒机箱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充电枪经通孔穿至卷筒机箱的外侧;所述设备机座的内壁上采用螺栓固定有伺服电动缸,其中伺服电动缸的推杆水平朝右设置,且推杆的右端采用螺栓以及法兰固定连接上滑块左侧面;所述设备机座内设有感应驱动组件,所述感应驱动组件主要由PLC组件、伺服驱动器、红外信号接收器以及红外信号发射器组成,所述伺服驱动器与伺服电动缸以及伺服电机相连接,PLC组件与伺服驱动器相连接;所述红外信号接收器安装在设备机座内;所述红外信号接收器与PLC组件通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桩,主要包括充电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固定焊接有空心的设备机座,其中设备机座的右侧面呈开口式结构;所述设备机座采用螺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设备机座内设有左右水平设置的滑轨,滑轨采用螺丝固定在设备机座的内壁上,其中滑轨滑动安装有下滑块和上滑块,下滑块位于上滑块的下方位置,且下滑块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上滑块;所述上滑块的上表面固定有卷筒机箱,下滑块的下表面固定有电机机箱,所述电机机箱的上端开口,且卷筒机箱的下端开口,电机机箱内采用螺栓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电机轴竖直朝上设置,电机轴的顶端延伸至卷筒机箱内,且所述卷筒机箱内设有竖直设置的卷筒,卷筒呈圆柱状结构,且卷筒的上下端均焊接有卷筒限位端盖;所述电机轴的顶端通过螺栓以及法兰固定连接卷筒的底面中心;所述充电桩本体的输出端接有供电电缆,其中供电电缆绕卷在卷筒上,且供电电缆的自由端接有充电枪;所述卷筒机箱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小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亚联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