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03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6:44
充气轮胎(10)在胎面部(16)具有沿轮胎周向(C)延伸的主槽(18)、以及被主槽划分的陆部(24、26),在所述充气轮胎(10)中,在主槽(18)的槽底,在沟槽长度方向上空出间隔地配置多个突起(50),将突起(50)的侧面部(52)经由具有该突起的高度(H1)以下的高度(H2)且具有比该突起的宽度(J1)更窄的宽度(J2)的连结部(54)与相对的陆部(24、26)的侧面部(28、36)连结。

Inflatable tire

A pneumatic tire (10) in a tread part (16) having a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tire (C) extension of the main channel (18), and the main channel is divided the land part (24, 26), the pneumatic tire in the (10), (18) the main channel in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the groove length direction over a interval allocation of a plurality of protrusions (50), the projections (50) side portion (52) by having the protrusion height (H1) below the height (H2) compared with the projection width (J1) and narrower width (J2) of the connecting part (54) of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lative (24, 26) of the side section (28, 36) ev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轮胎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在充气轮胎的胎面部一般设置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槽。以往,为了防止石子侵入沟槽内,有时在主槽的槽底设置有防石子咬入用的突起。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平成11-180112号公报中公开了:为了提高抑制石子咬入效果,而以呈环状围绕胎块的方式设置有防石子咬入用的突起体,该突起体由主突起部以及与该主突起部连续的窄幅的副突起部构成。在日本专利公开2002-211210号公报中公开了,为了实现防止石子咬入并降低噪音,而在主槽的槽底用重复凹凸的图案配设高度不同的突起。但是,并未公开使突起与主槽的槽壁面连结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日本专利公开2007-210569号公报中公开了:除了在主槽的槽底设置有突起之外,还使用来降低气柱管共鸣的突出片形成为从主槽的槽壁面突出,并悬挂在槽底的突起上。突出片以连结突起与主槽的槽壁面的方式设置,但为了降低气柱管共鸣音,而在遍及主槽深度的大致整体设置。因此,主槽的流路被突出片大幅度堵塞,使主槽的排水性降低,从而成为在湿润路面上的行驶性即湿路面性受损的主要原因。另外,在日本专利公开2003-054220号公报中公开了:为了提高设置于主槽的槽底的突起体的刚性,使用连结部连结突起体的侧壁面与胎块的侧壁面。该连结部的高度设定成不超过突起体的高度,但并没有考虑连结部的宽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成11-18011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2-21121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2007-210569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2003-05422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主槽的槽底设置有防石子咬入用突起的情况下,谋求抑制石子造成的突起缺失。另外,有时会产生因设置突起而在轮胎磨损末期牵引性降低的问题,谋求对该问题进行改善。另外,在使槽底的突起与主槽的槽壁面连结的情况下,也要求抑制连结部造成的湿路面性的降低。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抑制石子造成的突起的缺失,并且确保湿路面性、磨损末期的牵引性。(二)技术方案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下述(1)~(6)的方式。(1).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槽、以及被所述主槽划分的陆部,在所述充气轮胎中,在所述主槽的槽底,在沟槽长度方向上空出间隔地配置多个突起,至少一个所述突起的侧面部经由具有该突起的高度以下的高度且具有比该突起的宽度更窄的宽度的连结部与相对的陆部的侧面部连结。(2).根据(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充气轮胎具有通过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主槽和沿与所述主槽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条横槽而形成的胎块,所述突起的侧面部与和该侧面部相对的胎块的侧面部经由所述连结部连结。(3).根据(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连结部相对于所述主槽的两侧的陆部的侧面部,在沟槽长度方向上呈左右交替设置。(4).根据(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连结部设置于所述突起的侧面部中除去该突起的长度方向长度的两端5%的范围内。(5).根据(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连结部的宽度是所述突起的宽度的20~60%。(6).根据(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所述连结部的高度是所述突起的高度的70~100%。(三)有益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石子造成的突起缺失,并且确保湿路面性、磨损末期的牵引性。另外,能够利用上述连结部提高排土性。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立体图。图2是相同实施方式的胎面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3是表示相同实施方式的胎面花纹的展开图。图4是相同实施方式的胎面部的主要部位的放大俯视图。图5是放大表示相同实施方式的突起的俯视图。图6是图4的VI-VI线截面图。图7是图6的VII-VII线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充气轮胎;16-胎面部;18-主槽;20-横槽;22-胎块列;22A-中央胎块列;22B-胎肩块列;24-中央胎块;26-胎肩块;28、36-纵侧面部;50-突起;52-侧面部;54-连结部;H1-突起的高度;H2-连结部的高度;J1-突起的宽度;J2-连结部的宽度;K0-突起的长度方向长度;K1-除去两端5%的范围;C-轮胎周向;W-轮胎宽度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如图1所示,其是具有左右一对胎圈部12、胎侧部14、以及以连结左右的胎侧部14的径向外方端部彼此的方式设置在两胎侧部之间的胎面部16而构成的,关于胎面花纹以外的部分,可以采用一般的轮胎结构。如图1~3所示,在胎面部16的胎面胶表面上,通过沿轮胎周向C延伸的多条主槽18、和与主槽18交叉的多条横槽20,从而沿轮胎宽度方向W设置有多个胎块列22。在该例中,主槽18在轮胎宽度方向W上空出间隔地形成有三条。即为位于轮胎赤道CL上的中央主槽18A、和配置于其两侧的一对胎肩主槽18B、18B。三条主槽18均为弯曲着沿轮胎周向C延伸的之字状的沟槽。此外,主槽18是具有一般为5mm以上的槽宽(开口宽度)的周向槽。在胎面部16上通过主槽18划分形成有多个陆部。通过在轮胎周向C上空出间隔地设置多条横槽20,各陆部形成为在轮胎周向C上配置多个胎块而成的胎块列22。详细地说,通过设置横槽20A,夹在中央主槽18A与胎肩主槽18B之间的左右一对中央陆部形成为在轮胎周向C上配设多个中央胎块24而成的中央胎块列22A。在胎面部16中,中央胎块列22A是位于轮胎宽度方向W的中央部的胎块列。另外,通过设置横槽20B,夹在胎肩主槽18B与轮胎接地端E之间的左右一对胎肩陆部形成为在轮胎周向C上配设多个胎肩块26而成的胎肩块列22B。在胎面部16中,胎肩块列22B是位于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的胎块列。横槽20A、20B是沿相对于主槽18A、18B交叉的方向延伸并横断上述各陆部的沟槽。横槽20A、20B只要是在轮胎宽度方向W上延伸的沟槽,则不一定与轮胎宽度方向W平行也可以。在该例中,横槽20A、20B是倾斜着沿轮胎宽度方向W延伸的沟槽。中央胎块24如图2和图3所示,其具备:面对左右的主槽18A、18B的左右一对纵侧面部28、28、和面对前后的横槽20A、20A的前后一对横侧面部30、30。这里,纵侧面部28是指,胎块24的侧面部中面对主槽18的(即,与主槽相接并构成主槽的槽壁面一部分的)侧面部。横侧面部30是指,胎块24的侧面部中的面对横槽20的(即,与横槽相接并构成横槽的槽壁面一部分的)侧面部。在该例中,中央胎块24在俯视下呈大致六角形状(凸六角形状)。详细地说,一对纵侧面部28、28由相对于轮胎周向C倾斜且彼此平行的一对第一纵侧面部32、32、和长度比第一纵侧面部32更短且比第一纵侧面部32相对于轮胎周向C更大地倾斜的彼此平行的一对第二纵侧面部34、34构成。第二纵侧面部34以与第一纵侧面部32呈钝角相交的方式形成。另外,一对横侧面部30、30是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W倾斜且彼此平行的侧面部。横侧面部30夹在一方的纵侧面部28的第一纵侧面部32与另一方的纵侧面部28的第二纵侧面部34之间,并连结二者。胎肩块26具有面对胎肩主槽18B的纵侧面部36、面对轮胎接地端E的(即,构成接地端壁面一部分的)纵侧面部38、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充气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上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槽、以及被所述主槽划分的陆部,在所述充气轮胎中,在所述主槽的槽底,在沟槽长度方向上空出间隔地配置多个突起,至少一个所述突起的侧面部经由具有该突起的高度以下的高度且具有比该突起的宽度更窄的宽度的连结部与对置的陆部的侧面部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30 JP 2016-1305431.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上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槽、以及被所述主槽划分的陆部,在所述充气轮胎中,在所述主槽的槽底,在沟槽长度方向上空出间隔地配置多个突起,至少一个所述突起的侧面部经由具有该突起的高度以下的高度且具有比该突起的宽度更窄的宽度的连结部与对置的陆部的侧面部连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轮胎具有通过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主槽和沿与所述主槽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条横槽形成的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冈刚史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