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冷却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87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3D打印机冷却喷嘴。包括:冷却风道和喷嘴,冷却风道设置于喷嘴的外侧,喷嘴用于喷射打印材料,冷却风道通过与外部轴流风机连接对喷嘴喷出的打印材料进行冷却。冷却风道包括依次连通的上风道、中间风道及喷嘴端风道,其中中间风道和喷嘴端风道均为环形结构、且套设于喷嘴的外侧,中间风道与喷嘴上的限位块定位连接,喷嘴端风道与喷嘴的喷嘴头部相对应,上风道的一端与中间风道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轴流风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上风道与外部轴流风机相连,喷出的风精准的吹向喷嘴下方,范围小,风力足、冷却效果好而且不影响更大范围的打印部位。

A cooling nozzle for 3D printe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3D printing, in particular a cooling nozzle of a 3D printer. It includes cooling air duct and nozzle. The cooling air duct is set on the outside side of the nozzle. The nozzle is used to spray the printing material, and the cooling air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axial fan to cool the printing material ejected from the nozzle. Cooling air duct including air duct, air duct and air duct between the nozzle end are connected, the lateral intermediate duct and the nozzle duct are circular structure, and is sleeved in the nozzle, and the nozzle of middle air duct of the limit block positioning connection, the nozzle head nozzle and nozzle duct corresponding to the end of the air duc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the middle air duc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external axial fan connection. When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axial flow fan through the upper air duct, and the wind ejected accurately blows under the nozzle. The range is small, the wind force is sufficient, the cooling effect is good, and the printing area of a wider range is not aff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冷却喷嘴
本技术属于3D打印
,具体地说是一种3D打印机冷却喷嘴。
技术介绍
FDM(FusedDepositionModeling)熔融沉积制造工艺的3D打印机占据了普通大众级的消费市场。其中采用框架式,三脚架式为结构,以PLA、ABS等热塑性塑料材料为打印材料是FDM技术3D打印机的主要应用方式。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机械性能及物理性能良好。聚乳酸适用于吹塑、热塑等各种加工方法,加工方便,应用十分广泛。ABS树脂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它将PS,SAN,BS的各种性能有机地统一起来,兼具韧,硬,刚相均衡的优良力学性能。ABS是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A代表丙烯腈,B代表丁二烯,S代表苯乙烯。除了最常见的PLA、ABS外,熔丝线材、陶瓷材料、木塑复合材料也应用为了FDM类的3D打印耗材,基于FDM熔融沉积制造工艺的工艺,其特点主要就是打印材料在加热的喷头里被加热后被挤出,但是在打印过程中,挤出后的短暂时间内物料还处于玻璃体状态或者是熔融状态,需要良好的散热变成固态后才更有利于层层叠加的打印方式,目前散热方式都是使用小型轴流风机直吹或者稍加一个比较大的风道,但是吹出的风面积大不集中,还容易吹到不需要冷却的已打好的部分引起过于回缩,特别是在没有热床的条件下更是容易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机冷却喷嘴,该冷却喷嘴可比传统冷却方法更精确的冷却到刚打出来的部分,达到提高打印精度以及质量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机冷却喷嘴,包括:喷嘴,用于喷射打印材料;冷却风道,设置于喷嘴的外侧,所述冷却风道通过与外部轴流风机连接对喷嘴喷出的打印材料进行冷却。所述冷却风道包括依次连通的上风道、中间风道及喷嘴端风道,其中中间风道和喷嘴端风道均为环形结构、且套设于所述喷嘴的外侧,所述喷嘴端风道与所述喷嘴的喷嘴头部相对应,所述上风道的一端与中间风道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轴流风机连接。所述喷嘴头部为锥形结构,该锥形结构上沿轴向设有喷孔。所述喷嘴端风道为锥形结构、且与所述喷嘴头部同轴。所述中间风道的一侧沿径向向外延伸有缓冲腔,该缓冲腔与所述上风道连通。所述喷嘴的外侧设有限位块,所述中间风道与所述限位块定位连接。所述喷嘴为可控加热喷嘴。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上风道与外部轴流风机相连,轴流风机的风送入上风道后通过连接上风道与喷嘴风道的中间腔送到喷嘴风道,喷嘴风道环绕喷嘴,喷出的风精准的吹向喷嘴下方,范围小,风力足、冷却效果好而且不影响更大范围的打印部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中冷却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冷却风道,11为上风道,12中间风道,13为喷嘴端风道,2为喷嘴,21为限位块,22为喷孔,23为喷嘴头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3D打印机冷却喷嘴,包括:冷却风道1和喷嘴2,冷却风道1设置于喷嘴2的外侧,喷嘴2用于喷射打印材料,冷却风道1通过与外部轴流风机连接对喷嘴2喷出的打印材料进行冷却。喷嘴2的外侧设有位于喷嘴头部23上方的限位块21,喷嘴头部23为锥形结构,该锥形结构上沿轴向设有喷孔22。如图3所示,冷却风道1包括依次连通的上风道11、中间风道12及喷嘴端风道13,其中中间风道12和喷嘴端风道13均为环形结构、且套设于喷嘴2的外侧,中间风道12与喷嘴2上的限位块21定位连接,喷嘴端风道13与喷嘴2的喷嘴头部23相对应,上风道11的一端与中间风道12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轴流风机连接。进一步地,中间风道12的一侧沿径向向外延伸有缓冲腔,该缓冲腔与上风道11连通,所述缓冲腔用于对由上风道11引入的风速进入缓冲。喷嘴端风道13为锥形结构、且与喷嘴头部23同轴,喷嘴端风道13环绕喷嘴头部23一周,使由喷嘴端风道13排出的风从四周一起吹向喷嘴2的打印方向端,精确地对由喷嘴2的喷孔22内喷出的物料进行冷却。喷嘴2为可控加热喷嘴,打印材料在喷嘴2内加热后喷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使用时,上风道11可与轴流风机连接,轴流风机的风送入上风道11后,通过连中间风道12送到喷嘴端风道13内。喷嘴端风道13环绕喷嘴头部23,喷出的风精准的吹向喷嘴头部23的下方,范围小,风力足、冷却效果好而且不影响更大范围的打印部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扩展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3D打印机冷却喷嘴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打印机冷却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2),用于喷射打印材料;冷却风道(1),设置于喷嘴(2)的外侧,所述冷却风道(1)通过与外部轴流风机连接对喷嘴(2)喷出的打印材料进行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冷却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2),用于喷射打印材料;冷却风道(1),设置于喷嘴(2)的外侧,所述冷却风道(1)通过与外部轴流风机连接对喷嘴(2)喷出的打印材料进行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冷却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道(1)包括依次连通的上风道(11)、中间风道(12)及喷嘴端风道(13),其中中间风道(12)和喷嘴端风道(13)均为环形结构、且套设于所述喷嘴(2)的外侧,所述喷嘴端风道(13)与所述喷嘴(2)的喷嘴头部(23)相对应,所述上风道(11)的一端与中间风道(12)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轴流风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溪才越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三迪度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