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886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其包括:多根第一移动滑杆,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第二移动滑杆,其滑动连接于多根第一移动滑杆上并由第一驱动部驱动沿着第一移动滑杆滑动,第二移动滑杆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模腔部,其滑动连接于第二移动滑杆上,模腔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模腔单元,其由第二驱动部驱动沿着第二移动滑杆滑动,模腔单元的相对两侧具有第一弧形面,模腔单元的底部具有第二弧形面,两个模腔单元对接后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形成模腔孔;成型部,其底部设置有吹针部,其通过模腔孔进入模腔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卡料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噪音。

An oblique moving forming device for the handle of a car safety bel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ehicle safety belt handle cabl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mobile to forming the first mobile slider, the inclined relative to the horizontal setting; second moving slide bar, the slide is connected to a plurality of first moving slide rod and the first driving part drives a slider sliding along the mobile, mobile second slide bar is arranged slantingly relative to the horizontal plane; the cavity of the sliding connection on the second mobile slide rod, the cavity part includes two cavity units arranged relatively, which consists of second driver drives along the second moving slide bar slides, opposite sides of die cavity unit has a first curved surface, the cavity at the bottom of the unit with second arc surface, two cavity unit docking to form a first groove cavity hole is formed in the first groove; the molding part,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blowing needle, through the hole into the cavity of die cavity In.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charging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noise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的生产中,汽车内部装饰会用到大量的汽车装饰件,例如汽车的中控台区域、挡把区域、门板区域等,都会用到各种各样类型的汽车装饰件。这其中,安全带的安装中,固定连接安全带的把柄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部件。目前的安全带把柄的生产中,为了形成把柄内的插孔,通常都是通过吹塑机进行吹塑成型,但是目前的吹塑设备中,通常都是通过上下模注塑成型的方式进行作业,在上料、下料的作业中,机械手从模具中取料会受限于其内的空间问题,造成取料过程中的卡料现象,同时目前的模具在移动中受限于重量和体积,移动过程中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卡料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噪音的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其包括:多根第一移动滑杆,多根第一移动滑杆平行设置,第一移动滑杆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第二移动滑杆,第二移动滑杆滑动连接于多根第一移动滑杆上,第二移动滑杆由第一驱动部驱动沿着第一移动滑杆滑动,第一移动滑杆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模腔部,模腔部滑动连接于第二移动滑杆上,模腔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模腔单元,模腔单元由第二驱动部驱动沿着第二移动滑杆滑动,模腔单元的相对两侧具有第一弧形面,模腔单元的底部具有第二弧形面,两个模腔单元对接后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形成模腔孔;成型部,其设置于模腔部的上方,成型部由成型驱动部驱动沿着X和Y方向移动,成型部的底部设置有吹针部,其通过模腔孔进入模腔部内。进一步地,上述模腔单元的侧壁内设置有腔室。进一步地,上述腔室的横截面呈圆形。进一步地,上述模腔单元内设置有套筒,套筒可滑动地套于第二移动滑杆上。进一步地,上述套筒的两侧通过筋体连接模腔单元的内壁。进一步地,上述模腔单元的顶面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多个第二凹槽间隔设置。进一步地,上述多个第二凹槽垂直于第一凹槽并连通第一凹槽。进一步地,上述第二移动滑杆的底部安装有滑架,滑架滑动连接于多根第一移动滑杆上。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主要设置了多根第一移动滑杆、第二移动滑杆、模腔部和成型部;其中,多根第一移动滑杆平行设置,第一移动滑杆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第二移动滑杆滑动连接于多根第一移动滑杆上,第二移动滑杆由第一驱动部驱动沿着第一移动滑杆滑动,第一移动滑杆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模腔部滑动连接于第二移动滑杆上,模腔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模腔单元,模腔单元由第二驱动部驱动沿着第二移动滑杆滑动,模腔单元的相对两侧具有第一弧形面,模腔单元的底部具有第二弧形面,两个模腔单元对接后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形成模腔孔,成型部设置于模腔部的上方并由成型驱动部驱动沿着X和Y方向移动,成型部的底部设置有吹针部,其通过模腔孔进入模腔部内;通过上述各部件及其结构的设置,可以形成开放的取料空间,便于机械手的取料作业,同时模腔单元及其形状的特殊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模具的重量和体积,从可以有效地防止卡料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噪音。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在俯视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见图1至图2,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多根第一移动滑杆1,多根第一移动滑杆1平行设置,第一移动滑杆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第二移动滑杆2,第二移动滑杆2滑动连接于多根第一移动滑杆1上,第二移动滑杆2由第一驱动部(未示出)驱动沿着第一移动滑杆1滑动,第二移动滑杆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模腔部3,模腔部3滑动连接于第二移动滑杆2上,模腔部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模腔单元31,模腔单元31由第二驱动部(未示出)驱动沿着第二移动滑杆2滑动,模腔单元31的相对两侧具有第一弧形面32,模腔单元31的底部具有第二弧形面33,两个模腔单元31对接后形成第一凹槽34,第一凹槽34内形成模腔孔35;成型部4,其设置于模腔部3的上方,成型部4由成型驱动部41驱动沿着X和Y方向移动,成型部4的底部设置有吹针部42,其通过模腔孔35进入模腔部3内。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主要设置了多根第一移动滑杆、第二移动滑杆、模腔部和成型部;其中,多根第一移动滑杆平行设置,第一移动滑杆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第二移动滑杆滑动连接于多根第一移动滑杆上,第二移动滑杆由第一驱动部驱动沿着第一移动滑杆滑动,第一移动滑杆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模腔部滑动连接于第二移动滑杆上,模腔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模腔单元,模腔单元由第二驱动部驱动沿着第二移动滑杆滑动,模腔单元的相对两侧具有第一弧形面,模腔单元的底部具有第二弧形面,两个模腔单元对接后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形成模腔孔,成型部设置于模腔部的上方并由成型驱动部驱动沿着X和Y方向移动,成型部的底部设置有吹针部,其通过模腔孔进入模腔部内;通过上述各部件及其结构的设置,可以形成开放的取料空间,便于机械手的取料作业,同时模腔单元及其形状的特殊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模具的重量和体积,从可以有效地防止卡料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噪音。参见图1,模腔单元31的侧壁内设置有腔室321,可以形成更佳的散热作用。其中,腔室321的横截面具体可以呈圆形。参见图1,模腔单元31内设置有套筒36,套筒36可滑动地套于第二移动滑杆2上,可以形成模腔单元31沿着第二移动滑杆2更顺畅的滑动作用。参见图1,套筒36的两侧通过筋体361连接模腔单元31的内壁,可以使得结构更为稳固。参见图2,模腔单元31的顶面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37,多个第二凹槽37间隔设置,可以降低两模腔单元合起来时的冲击力,防止结构受到损坏。其中,多个第二凹槽37垂直于第一凹槽34并连通第一凹槽34,可以优化上述效果。参见图1,第二移动滑杆2的底部安装有滑架21,滑架21滑动连接于多根第一移动滑杆1上,可以使得两滑杆之间滑动作用更为顺畅。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第一移动滑杆(1),所述多根第一移动滑杆(1)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移动滑杆(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第二移动滑杆(2),所述第二移动滑杆(2)滑动连接于所述多根第一移动滑杆(1)上,所述第二移动滑杆(2)由第一驱动部驱动沿着所述第一移动滑杆(1)滑动,所述第二移动滑杆(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模腔部(3),所述模腔部(3)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滑杆(2)上,所述模腔部(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模腔单元(31),所述模腔单元(31)由第二驱动部驱动沿着所述第二移动滑杆(2)滑动,所述模腔单元(31)的相对两侧具有第一弧形面(32),所述模腔单元(31)的底部具有第二弧形面(33),所述两个模腔单元(31)对接后形成第一凹槽(34),所述第一凹槽(34)内形成模腔孔(35);成型部(4),其设置于所述模腔部(3)的上方,所述成型部(4)由成型驱动部(41)驱动沿着X和Y方向移动,所述成型部(4)的底部设置有吹针部(42),其通过所述模腔孔(35)进入所述模腔部(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第一移动滑杆(1),所述多根第一移动滑杆(1)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移动滑杆(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第二移动滑杆(2),所述第二移动滑杆(2)滑动连接于所述多根第一移动滑杆(1)上,所述第二移动滑杆(2)由第一驱动部驱动沿着所述第一移动滑杆(1)滑动,所述第二移动滑杆(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模腔部(3),所述模腔部(3)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滑杆(2)上,所述模腔部(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模腔单元(31),所述模腔单元(31)由第二驱动部驱动沿着所述第二移动滑杆(2)滑动,所述模腔单元(31)的相对两侧具有第一弧形面(32),所述模腔单元(31)的底部具有第二弧形面(33),所述两个模腔单元(31)对接后形成第一凹槽(34),所述第一凹槽(34)内形成模腔孔(35);成型部(4),其设置于所述模腔部(3)的上方,所述成型部(4)由成型驱动部(41)驱动沿着X和Y方向移动,所述成型部(4)的底部设置有吹针部(42),其通过所述模腔孔(35)进入所述模腔部(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冠林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