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厢双室快速安装端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807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单厢双室快速安装端模,包括上端模、右端模、下端模和左端模;下端模成倒T型设置,右端模和左端模对称设置,且二者底部分别与T型横边的左右两端贴合,T型的竖边设置于右端模和左端模中间,T型的竖边两侧分别与右端模和左端模形成凹槽,上端模设置于凹槽上部,对凹槽上部进行密封从而形成封闭环体。通过将端模进行分体设计,可有效的降低其加工难度,安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的将其安装在整体模具两侧,实现快速安装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克服因其重量较重而带来的安装危险。

Fast installation end die for single chamber and double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ngle box double chamber fast installation end die, including upper die, die, die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lower left lower die die; the inverted T type setting, right and left end die die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nd the two bottom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 type horizontal edge fitting, type T a vertical edg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right and left end of die mold, T type vertical edge on both sides and the right and left end die die forming groove and upper die is arranged in the groove on the upper sealing groove on the upper part to form a closed ring body. Through the split design of the end die,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its processing difficulty, and install it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whole mold step by step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apid installation, and also overcome the installation risk caused by its heavier w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厢双室快速安装端模
本技术涉及箱梁模具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厢双室快速安装端模。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梁体得到广泛的应用,箱梁是其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箱梁分为单室和多室,目前箱梁的内室均通过在箱梁端模上所固定的内模来形成,端模在箱梁的浇筑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因端模和内模的重量均较大,在对二者进行安装和组合时,存在较大的难度,对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也带来威胁。鉴于上述现有的箱梁端模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单厢双室快速安装端模,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单厢双室快速安装端模,通过将端模进行分体设计,可有效的降低其加工难度,安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的将其安装在整体模具两侧,实现快速安装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克服因其重量较重而带来的安装危险。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单厢双室快速安装端模,包括上端模、右端模、下端模和左端模;下端模成倒T型设置,右端模和左端模对称设置,且二者底部分别与T型横边的左右两端贴合,T型的竖边设置于右端模和左端模中间,T型的竖边两侧分别与右端模和左端模形成凹槽,上端模设置于凹槽上部,对凹槽上部进行密封从而形成封闭环体。进一步地,上端模、右端模、下端模和左端模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地,右端模、下端模和左端模内部与混凝土接触部设置有通孔。进一步地,右端模和左端模上部设置有连接装置,用于与外部施力装置连接。进一步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耳板和支撑结构;固定耳板包括横边和竖边,横边与右端模或左端模连接,竖边上设置有连接孔位,支撑结构设置于竖边与右端模或左端模之间。进一步地,通孔与混凝土接触一侧的边缘处设置有凸沿。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端模进行分体设计,可有效的降低其加工难度,安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的将其安装在整体模具两侧,实现快速安装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克服因其重量较重而带来的安装危险。通过各部分所组成的封闭环体来对形成内室的模具进行固定,可省去额外的固定装置,且能在端模安装的过程中较为容易的实现内模的固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单向双室快速安装端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上端模、2右端模、3下端模、4左端模、7固定耳板、8支撑结构、9凸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如图1~3所示,单厢双室快速安装端模,包括上端模1、右端模2、下端模3和左端模4;下端模3成倒T型设置,右端模2和左端模4对称设置,且二者底部分别与T型横边的左右两端贴合,T型的竖边设置于右端模2和左端模4中间,T型的竖边两侧与右端模2和左端模4间分别形成凹槽5,上端模1设置于凹槽5上部,对凹槽5上部进行密封从而形成封闭环体。其中,上端模1、右端模2、下端模3和左端模4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右端模2、下端模3和左端模4内部与混凝土接触部设置有通孔8,用于穿设设置于梁体内的钢筋,通孔8与混凝土接触一侧的边缘处设置有凸沿9,用于在钢筋端部形成便于预应力张拉操作的铆穴;右端模2和左端模4上部分别设置有连接装置,用于与外部施力装置连接,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耳板7和支撑结构8;固定耳板7包括横边和竖边,横边与右端模2或左端模4连接,竖边上设置有连接孔位,支撑结构8设置于竖边与右端模2或左端模4之间,起到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防止支撑结构8与固定耳板7的连接关系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改变。具体工作时,当底模和侧模均完成安装后,首先将右端模2和左端模4通过螺栓分别与侧模连接,随后对下端模3进行安装,将其与右端模2、左端模4和底模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此过程中,因将侧模分解成多部分,使得每一部分重量均较小,便于安装和操作;此时下端模3的T型的竖边两侧与右端模2和左端模4间分别形成凹槽5,将内模自上而下放置于凹槽5内,最后通过上端模1将凹槽5上开口密封从而形成封闭环体,从而完成端模的快速安装。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单厢双室快速安装端模

【技术保护点】
单厢双室快速安装端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模(1)、右端模(2)、下端模(3)和左端模(4);所述下端模(3)成倒T型设置,所述右端模(2)和左端模(4)对称设置,且二者底部分别与T型横边的左右两端贴合,所述T型的竖边设置于所述右端模(2)和左端模(4)中间,所述T型的竖边两侧与所述右端模(2)和左端模(4)间分别形成凹槽(5),所述上端模(1)设置于所述凹槽(5)上部,对所述凹槽(5)上部进行密封从而形成封闭环体。

【技术特征摘要】
1.单厢双室快速安装端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模(1)、右端模(2)、下端模(3)和左端模(4);所述下端模(3)成倒T型设置,所述右端模(2)和左端模(4)对称设置,且二者底部分别与T型横边的左右两端贴合,所述T型的竖边设置于所述右端模(2)和左端模(4)中间,所述T型的竖边两侧与所述右端模(2)和左端模(4)间分别形成凹槽(5),所述上端模(1)设置于所述凹槽(5)上部,对所述凹槽(5)上部进行密封从而形成封闭环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厢双室快速安装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模(1)、右端模(2)、下端模(3)和左端模(4)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厢双室快速安装端模,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德良汤梦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圣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