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金属防辐射性的连续微纤分离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71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金属防辐射性的连续微纤分离工艺,工艺步骤简单、操作方法简便、成本低,通过在拉拔过程后采用电镀,从而显著提高了金属纤维的韧性、耐腐蚀性、断裂伸长率和电导性。另外,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制得的金属纤维通过连续拉拔过程,制得的金属纤维直径小,长度长,且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金属纤维制成的防辐射服,柔软舒适,具有高的防辐射性能,能够降低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Continuous microfiber separation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the radiation resistance of meta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improving anti radiation metal continuous micro fiber separation process, simple process, low cost, simple operation method, through the use of electroplating in the drawing process, and the metal fiber toughness, improve corrosion resistance, elongation and conductivity. In addition, the metal fiber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is prepared by continuous drawing process of metal fiber made of small diameter, length, and is made of metal fibers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of the radiation-proof clothes, soft and comfortable, with high anti radiation performance, can reduce the radiation damage to huma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金属防辐射性的连续微纤分离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纤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金属防辐射性的连续微纤分离工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代生活中,各种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微波炉等都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科学研究和实验证明,这些辐射对人体是有害无益的,应该尽量避免,特别是孕妇和婴幼儿,更应当减少和避免接收这些辐射。现有市面上的防辐射服主要通过金属纤维的屏蔽层来反射外界电磁辐射,以避免这些辐射进入人体。然而,现有的金属纤维的直径相对较大,使得防辐射服的防辐射性能相对较差,且舒适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金属防辐射性的连续微纤分离工艺,能够解决金属纤维直径较大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防辐射服的防辐射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金属防辐射性的连续微纤分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金属块放置有机溶剂中进行处理,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最后在氮气氛围下干燥;b)将步骤a)干燥的金属块放置在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清洗,然后去离子水洗,最后在氮气氛围下干燥;c)将步骤b)干燥的金属块进行三次拉拔,每次拉拔后的丝材进行真空退火;每次退火后得到的丝材置于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清洗,然后去离子水洗,最后在氮气氛围下干燥;d)将步骤c)干燥后得到的丝材装入铜管后在拉床上复合,得到复合管;然后将所述复合管置于真空退火炉中进行真空退火处理,再对真空退火处理后的复合管进行拉拔,得到纤维丝;e)将步骤d)拉拔后的复合管用硝酸溶液酸洗去铜,得到纤维丝,然后将纤维丝置于电镀液中进行电镀,然后去离子水洗,最后在氮气氛围下干燥,得到金属纤维。优选地,所述金属块中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C:0.02~0.03wt%,Ni:10~12wt%,Cr:16~17wt%,Mo:1.8~2.3wt%,P:0.02~0.035wt%,Si:0.4~0.5wt%,Mn:0.4~0.65wt%,S:0.0005~0.0015wt%,其余为铁。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异丙酮或甲醇。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电解液是质量浓度为3~5%的NaCl,负极为空心铜电极,正极为金属块。优选地,步骤c)中,第一拉拔过程中控制道次变形量为3~5%,总变形量为60%~90%,拉拔过程中对棒材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400~600℃,退火时间为40~60min;第二拉拔过程中控制道次变形量为6~9%,总变形量为70%~90%,拉拔过程中对棒材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600~700℃,退火时间为30~50min;第三拉拔过程中控制道次变形量为10~15%,总变形量为80%~99%,拉拔过程中对棒材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500~600℃,退火时间为30~40min。优选地,步骤d)中,拉拔过程中控制道次变形量为8%~12%,总变形量为80%~99%,复合管的截面比为0.4~0.9。优选地,步骤c)、步骤e)中所述电镀液为酸性电镀液,阳极为铜片,阴极为丝材或纤维丝。优选地,所述酸性电镀液为五水硫酸铜、高氯酸和聚乙二醇的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所述五水硫酸铜的浓度为1~1.2mol/L,所述高氯酸的浓度为1.2~1.6mol/L,所述聚乙二醇的浓度为0.04~0.06mol/L。优选地,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0、6000、8000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提高金属防辐射性的连续微纤分离工艺,工艺步骤简单、操作方法简便、成本低,通过在拉拔过程后采用电镀,从而显著提高了金属纤维的韧性、耐腐蚀性、断裂伸长率和电导性。另外,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制得的金属纤维通过连续拉拔过程,制得的金属纤维直径小,长度长,且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金属纤维制成的防辐射服,柔软舒适,具有高的防辐射性能,能够降低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要求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金属防辐射性的连续微纤分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金属块放置有机溶剂中进行处理,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最后在氮气氛围下干燥;b)将步骤a)干燥的金属块放置在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清洗,然后去离子水洗,最后在氮气氛围下干燥;c)将步骤b)干燥的金属块进行三次拉拔,每次拉拔后的丝材进行真空退火;每次退火后得到的丝材置于电镀液中进行电镀,然后去离子水洗,最后在氮气氛围下干燥;d)将步骤c)干燥后得到的丝材装入铜管后在拉床上复合,得到复合管;然后将所述复合管置于真空退火炉中进行真空退火处理,再对真空退火处理后的复合管进行拉拔,得到纤维丝;e)将步骤d)拉拔后的复合管用硝酸溶液酸洗去铜,得到纤维丝,然后将纤维丝置于电镀液中进行电镀,然后去离子水洗,最后在氮气氛围下干燥,得到金属纤维。上述技术方案中,工艺步骤简单、操作方法简便、成本低,通过在拉拔过程后采用电镀,从而显著提高了金属纤维的韧性、耐腐蚀性、断裂伸长率和电导性。另外,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制得的金属纤维通过连续拉拔过程,制得的金属纤维直径小,长度长,且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金属纤维制成的防辐射服,柔软舒适,具有高的防辐射性能,能够降低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金属块中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C:0.02~0.03wt%,Ni:10~12wt%,Cr:16~17wt%,Mo:1.8~2.3wt%,P:0.02~0.035wt%,Si:0.4~0.5wt%,Mn:0.4~0.65wt%,S:0.0005~0.0015wt%,其余为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有机溶剂为丙酮、异丙酮或甲醇。上述有机溶剂能够有效除去金属块表面的杂质。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步骤b)中,电解液是质量浓度为3~5%的NaCl,负极为空心铜电极,正极为金属块。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步骤c)中,三次拉拔分别如下:第一拉拔过程中控制道次变形量为3~5%,总变形量为60%~90%,拉拔过程中对棒材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400~600℃,退火时间为40~60min;第二拉拔过程中控制道次变形量为6~9%,总变形量为70%~90%,拉拔过程中对棒材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600~700℃,退火时间为30~50min;第三拉拔过程中控制道次变形量为10~15%,总变形量为80%~99%,拉拔过程中对棒材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500~600℃,退火时间为30~40min。采用三次拉拔能够有效提高高金属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和导电率,降低高金属纤维的直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步骤d)中,拉拔过程中控制道次变形量为8%~12%,总变形量为80%~99%,复合管的截面比为0.4~0.9。采用上述步骤能够降低高金属纤维的直径。为了提高金属纤维的耐腐蚀性和断裂伸长率,分离金属块中的杂质。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步骤c)、步骤e)中所述电镀液为酸性电镀液,阳极为铜片,阴极为丝材或纤维丝;在其他实施例中,酸性电镀液为五水硫酸铜、高氯酸和聚乙二醇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五水硫酸铜的浓度为1~1.2mol/L,高氯酸的浓度为1.2~1.6mol/L,聚乙二醇的浓度为0.04~0.06mol/L;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0、6000、8000中的一种。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金属防辐射性的连续微纤分离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金属块放置有机溶剂中进行处理,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最后在氮气氛围下干燥;b)将步骤a)干燥的金属块放置在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清洗,然后去离子水洗,最后在氮气氛围下干燥;c)将步骤b)干燥的金属块进行三次拉拔,每次拉拔后的丝材进行真空退火;每次退火后得到的丝材置于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清洗,然后去离子水洗,最后在氮气氛围下干燥;d)将步骤c)干燥后得到的丝材装入铜管后在拉床上复合,得到复合管;然后将所述复合管置于真空退火炉中进行真空退火处理,再对真空退火处理后的复合管进行拉拔,得到纤维丝;e)将步骤d)拉拔后的复合管用硝酸溶液酸洗去铜,得到纤维丝,然后将纤维丝置于电镀液中进行电镀,然后去离子水洗,最后在氮气氛围下干燥,得到高金属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金属防辐射性的连续微纤分离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金属块放置有机溶剂中进行处理,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最后在氮气氛围下干燥;b)将步骤a)干燥的金属块放置在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清洗,然后去离子水洗,最后在氮气氛围下干燥;c)将步骤b)干燥的金属块进行三次拉拔,每次拉拔后的丝材进行真空退火;每次退火后得到的丝材置于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清洗,然后去离子水洗,最后在氮气氛围下干燥;d)将步骤c)干燥后得到的丝材装入铜管后在拉床上复合,得到复合管;然后将所述复合管置于真空退火炉中进行真空退火处理,再对真空退火处理后的复合管进行拉拔,得到纤维丝;e)将步骤d)拉拔后的复合管用硝酸溶液酸洗去铜,得到纤维丝,然后将纤维丝置于电镀液中进行电镀,然后去离子水洗,最后在氮气氛围下干燥,得到高金属纤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微纤分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块中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C:0.02~0.03wt%,Ni:10~12wt%,Cr:16~17wt%,Mo:1.8~2.3wt%,P:0.02~0.035wt%,Si:0.4~0.5wt%,Mn:0.4~0.65wt%,S:0.0005~0.0015wt%,其余为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微纤分离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异丙酮或甲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微纤分离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电解液是质量浓度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远科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