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06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采摘茶叶、萎凋、初揉、复揉、解块、过筛、发酵、初烘、复烘、提香、封装,其制作出来的茶叶,外形美观,紧细、整洁、秀丽,且茶叶的滋味容易泡制出来,口感醇爽、甘甜、耐泡。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a kind of black te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 of Black Tea,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icking tea leaves, withering, kneading, kneading, complex deblocking, screening, fermentation, initial drying, re drying, Titian, package, the made tea, beautiful shape, tight, neat and beautiful, and the taste of tea easy to cook, taste mellow, sweet, resistant fo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竟相争艳,它以其独特自然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世界有100多个国家饮茶,茶叶消费者超过20亿。广西贺州昭平县是茶叶种植基地,也是茶叶加工基地,其中昭平红茶尤为出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其制作出来的茶叶,外形美观,紧细、整洁、秀丽,且茶叶的滋味容易泡制出来,口感醇爽、甘甜、耐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茶叶:3月-10月采摘一芽一叶,二芽一叶;(2)萎凋:将鲜叶自然萎凋8~12小时或用萎凋机加热40-50℃萎凋至水分减少至15-20%;(3)初揉:用揉捻机揉捻30-50分钟;(4)复揉:将揉捻好的茶叶解块、打散,再用揉捻机揉捻茶叶30-40分钟;(5)解块、过筛:将揉捻好的茶叶解块、打散,过筛;(6)发酵:将茶叶放入发酵室进行发酵,发酵温度调至30~40℃、发酵5~6小时;(7)初烘:烘干机温度为80-95℃,水分减少20%-30%;(8)复烘:待茶叶自然冷却后,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00-120℃,时间为15-20分钟;(9)提香:采用文火提香,温度90-100℃,时间为50-70分钟;(10)封装:将茶叶常温密封封存。进一步说明,所述过筛的筛子孔径2-3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作出来的茶叶,外形美观,紧细、整洁、秀丽,且茶叶的滋味容易泡制出来,口感醇爽、甘甜、耐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实施例1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茶叶:3月-10月采摘一芽一叶,二芽一叶;(2)萎凋:将鲜叶自然萎凋8小时或用萎凋机加热40℃萎凋至水分减少至15%;(3)初揉:用揉捻机揉捻30分钟;(4)复揉:将揉捻好的茶叶解块、打散,再用揉捻机揉捻茶叶30分钟;(5)解块、过筛:将揉捻好的茶叶解块、打散,过筛,优选的,过筛的筛子孔径2cm;(6)发酵:将茶叶放入发酵室进行发酵,发酵温度调至30℃、发酵5小时;(7)初烘:烘干机温度为80℃,水分减少20%;(8)复烘:待茶叶自然冷却后,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00℃,时间为15分钟;(9)提香:采用文火提香,温度90℃,时间为50分钟;(10)封装:将茶叶常温密封封存。实施例2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茶叶:3月-10月采摘一芽一叶,二芽一叶;(2)萎凋:将鲜叶自然萎凋12小时或用萎凋机加热50℃萎凋至水分减少至15-20%;(3)初揉:用揉捻机揉捻50分钟;(4)复揉:将揉捻好的茶叶解块、打散,再用揉捻机揉捻茶叶40分钟;(5)解块、过筛:将揉捻好的茶叶解块、打散,过筛,优选的,过筛的筛子孔径3cm;(6)发酵:将茶叶放入发酵室进行发酵,发酵温度调至40℃、发酵6小时;(7)初烘:烘干机温度为95℃,水分减少30%;(8)复烘:待茶叶自然冷却后,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0℃,时间为20分钟;(9)提香:采用文火提香,温度100℃,时间为70分钟;(10)封装:将茶叶常温密封封存。实施例3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茶叶:3月-10月采摘一芽一叶,二芽一叶;(2)萎凋:将鲜叶自然萎凋10小时或用萎凋机加热45℃萎凋至水分减少至18%;(3)初揉:用揉捻机揉捻40分钟;(4)复揉:将揉捻好的茶叶解块、打散,再用揉捻机揉捻茶叶35分钟;(5)解块、过筛:将揉捻好的茶叶解块、打散,过筛,优选的,过筛的筛子孔径2.5cm;(6)发酵:将茶叶放入发酵室进行发酵,发酵温度调至35℃、发酵5.5小时;(7)初烘:烘干机温度为90℃,水分减少25%;(8)复烘:待茶叶自然冷却后,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10℃,时间为18分钟;(9)提香:采用文火提香,温度95℃,时间为60分钟;(10)封装:将茶叶常温密封封存。本专利技术采用初揉和复揉工艺,其制作出来的茶叶,外形美观,紧细、整洁、秀丽,且茶叶的滋味容易泡制出来,同时采用提香技术,口感醇爽、甘甜、耐泡。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茶叶:3月‑10月采摘一芽一叶,二芽一叶;(2)萎凋:将鲜叶自然萎凋8~12小时或用萎凋机加热40‑50℃萎凋至水分减少至15‑20%;(3)初揉:用揉捻机揉捻30‑50分钟;(4)复揉:将揉捻好的茶叶解块、打散,再用揉捻机揉捻茶叶30‑40分钟;(5)解块、过筛:将揉捻好的茶叶解块、打散,过筛;(6)发酵:将茶叶放入发酵室进行发酵,发酵温度调至30~40℃、 发酵5~6小时;(7)初烘:烘干机温度为80‑95℃,水分减少20%‑30%;(8)复烘:待茶叶自然冷却后,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00‑120℃,时间为15‑20分钟;(9)提香:采用文火提香,温度90‑100℃,时间为50‑70分钟;(10)封装:将茶叶常温密封封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茶叶:3月-10月采摘一芽一叶,二芽一叶;(2)萎凋:将鲜叶自然萎凋8~12小时或用萎凋机加热40-50℃萎凋至水分减少至15-20%;(3)初揉:用揉捻机揉捻30-50分钟;(4)复揉:将揉捻好的茶叶解块、打散,再用揉捻机揉捻茶叶30-40分钟;(5)解块、过筛:将揉捻好的茶叶解块、打散,过筛;(6)发酵:将茶叶放入发酵室进行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其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昭平县古书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