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挑式卸料平台与结构钢梁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6827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涉及建筑施工中超高层建筑周转材料的倒运领域,具体为悬挑式卸料平台与结构钢梁连接系统。该系统利用两块钢板作为连接件,在连接件上留出便于卡住结构钢梁的卡槽,在连接件上预留两个用于锚固连接件的预留螺栓孔和一个用于穿过钢丝绳的钢丝绳预留穿孔,然后把连接件固定到上部结构钢梁上,通过钢丝绳将卸料平台与连接件连接固定。本方案能够避免因焊接预埋件对结构钢梁承载力的影响,进而提高整体安全稳定性,还能避免预埋与后期处理的工序;每层卸料平台周转使用时可重复拆卸周转,达到循环利用、节约钢材的效果;除此之外,还简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成本,减少作业人员工作量;对于楼层边梁为工字钢梁的情况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挑式卸料平台与结构钢梁连接系统
本技术技术涉及建筑施工中超高层建筑周转材料的倒运领域,具体为悬挑式卸料平台与结构钢梁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相应的建筑材料周转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其中卸料平台的应用更是重中之重。悬挑式卸料平台与上部结构连接的方式多采用预埋U型圆钢拉环,并通过钢丝绳与上部结构预埋件相连接的形式来保证其安全与稳定性。但由于超高层建筑的层数较多,且超高层建筑结构边梁多为钢梁,层高较高,若吊环采用预埋形式,仅能设置在上层楼板表面,可能会导致卸载钢丝绳倾角过大,影响卸载效果;若吊环采用焊接形式固定在钢梁底部则需在钢梁上施焊,对钢梁本身受力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此外,预埋吊环为一次性固定措施,无法周转使用,浪费材料。基于以上描述,亟需一种新的悬挑式卸料平台与结构钢梁连接件,以解决超高层建筑因结构边梁多为钢梁且层高较高而导致的超高层建筑悬挑式卸料平台不易预埋U型圆钢拉环的情况,以及布置预埋吊环易造成的材料浪费、作业量繁多、工序繁琐和无法周转使用等问题,最后达到响应国家倡导绿色施工要求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挑式卸料平台与结构钢梁连接系统,不仅能够保证卸料平台的整体安全可靠性,还能避免预埋与后期处理的工序,每层卸料平台周转使用时皆可重复拆卸周转,达到循环利用、节约钢材的效果,简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挑式卸料平台与结构钢梁连接系统,包括连接卸料平台与结构钢梁的钢丝绳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的上部均设置有卡槽,中部均设置有钢丝绳预留穿孔,钢丝绳预留穿孔的下端均设置有两个预留螺栓孔,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上的卡槽相对称;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组装后,连接件一上的钢丝绳预留穿孔和连接件二上的钢丝绳预留穿孔重合,连接件一上的两个预留螺栓孔分别与连接件二上的对应预留螺栓孔重合,分别通过螺栓依次穿过两个预留螺栓孔将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固定;每个连接件的上端均与对应的结构钢梁固定连接,连接件一及连接件二拼接完成后其卡槽长度与结构钢梁下翼缘宽度一致,连接件一及连接件二的卡槽卡在上端所属结构钢梁的下翼缘上进行连接固定;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悬挑式卸料平台上,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上的钢丝绳预留穿孔与连接件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结构钢梁为工字钢钢梁;所述连接件一上的卡槽为开口方向向右或向左的横向U型卡槽;所述连接件二上的卡槽为横向U型卡槽,且两个连接件上的卡槽方向需保持相对。作为优选,所述钢丝绳上设置有钢丝绳卡槽,所述钢丝绳的端部设置有安全弯,所述钢丝绳穿过连接件上的钢丝绳预留穿孔并用钢丝绳卡槽固定。作为优选,两个预留螺栓孔与上部钢丝绳预留穿孔排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作为优选,连接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的螺栓等级不小于M16。作为优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采用Q345钢板制作。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及钢丝绳的数量一致,大于等于四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悬挑式卸料平台与结构钢梁连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悬挑式卸料平台与结构钢梁连接系统,利用两块钢板作为连接件,在连接件上留出便于卡住结构钢梁的卡槽,并在连接件上预留两个用于锚固连接件的预留螺栓孔和一个用于穿过钢丝绳的钢丝绳预留穿孔,然后把连接件固定到上部结构钢梁上,并通过钢丝绳将卸料平台与连接件连接固定。本技术所提供的方案能够避免预埋吊环采用焊接形式固定在结构钢梁底部所造成的对结构钢梁承载力的影响,进而提高建筑结构与悬挑式卸料平台的整体安全稳定性,还能避免预埋与后期处理的工序;这种连接方法较之传统的预埋U型圆钢拉环形式,每层卸料平台周转使用时皆可重复拆卸周转,达到循环利用、节约大量钢材的效果,避免预埋件仅使用一次就浪费的情况,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能简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成本,减少作业人员工作量;且对于楼层边梁为工字钢梁的情况适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悬挑式卸料平台与上部结构的装配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连接件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连接件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悬挑式卸料平台与上部结构连接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连接件一;2-连接件二;3-钢丝绳预留穿孔;4-预留螺栓孔;5-工字钢钢梁;6-钢丝绳;7-钢丝绳卡槽;8-卸料平台主梁;9-卸料平台次梁;10-防护栏杆内侧挂多层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悬挑式卸料平台与结构钢梁连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件和钢丝绳6,所述连接件、结构钢梁及钢丝绳6的数量相同。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一1和连接件二2,作为优选,连接件一1和连接件二2为不规则的梯形钢板,其上部形状类似,下部稍微不同,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件一1和连接件二2的上部均设置有卡槽,连接件一1和连接件二2上的卡槽相对称。中部均设置有钢丝绳预留穿孔3,以便钢丝绳6的穿孔拉结。钢丝绳预留穿孔3的下端均设置有两个预留螺栓孔4,便于连接件安装时利用螺栓通过预留螺栓孔4连接两连接件,相应的预留螺栓孔4孔径应确保紧固螺栓且能够穿过预留螺栓孔4将连接件一1和连接件二2固定。所述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到一起,可拆卸固定,无需焊接。所述连接件一1和连接件二2组装后,连接件一1上的钢丝绳预留穿孔3和连接件二2上的钢丝绳预留穿孔3重合,连接件一1上的两个预留螺栓孔4分别与连接件二2上的对应预留螺栓孔4重合,分别通过螺栓依次穿过两个预留螺栓孔4将连接件一1和连接件二2固定。连接件安装时利用螺栓通过预留螺栓孔4连接两连接件,且必须保证与连接件一1和连接件二2的孔洞能够重合并一一对应。每个连接件的上端均与对应的结构钢梁固定连接,连接件一及连接件二拼接完成后其卡槽长度与结构钢梁下翼缘宽度一致,连接件一及连接件二的卡槽卡在上端所属结构钢梁的下翼缘上进行连接固定。具体的,连接件一1和连接件二2对称分布在结构钢梁的下端。所述钢丝绳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悬挑式卸料平台上,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上的钢丝绳预留穿孔与连接件固定连接,保证其安全稳定性。本方案是利用两块连接件通过螺栓及其自身预留卡槽将其固定到既有结构钢梁上,并通过钢丝绳6穿过其上钢丝绳预留穿孔3将卸料平台与既有结构钢梁拉结固定,在安装后,结构钢梁的下翼缘卡住两个钢板连接件,并用螺栓穿过连接件的预留螺栓孔4将两个连接件固定为一个整体,组成悬挑式卸料平台吊点连接件,再通过钢丝绳6穿过钢丝绳预留穿孔3后将悬挑式卸料平台固定在结构钢梁上。本技术所提供的方案能够避免预埋吊环采用焊接形式固定在结构钢梁底部所造成的对结构钢梁承载力的影响,进而提高建筑结构与悬挑式卸料平台的整体安全稳定性,还能避免预埋与后期处理的工序;这种连接方法较之传统的预埋U型圆钢拉环形式,每层卸料平台周转使用时皆可重复拆卸周转,达到循环利用、节约钢材的效果,避免预埋件仅使用一次就浪费的情况,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能简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成本,减少作业人员工作量;且对于楼层边梁为工字钢梁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悬挑式卸料平台与结构钢梁连接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挑式卸料平台与结构钢梁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卸料平台与结构钢梁的钢丝绳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的上部均设置有卡槽,中部均设置有钢丝绳预留穿孔,钢丝绳预留穿孔的下端均设置有两个预留螺栓孔,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上的卡槽相对称;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组装后,连接件一上的钢丝绳预留穿孔和连接件二上的钢丝绳预留穿孔重合,连接件一上的两个预留螺栓孔分别与连接件二上的对应预留螺栓孔重合,分别通过螺栓依次穿过两个预留螺栓孔将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固定;每个连接件的上端均与对应的结构钢梁固定连接,连接件一及连接件二拼接完成后其卡槽长度与结构钢梁下翼缘宽度一致,连接件一及连接件二的卡槽卡在上端所属结构钢梁的下翼缘上进行连接固定;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悬挑式卸料平台上,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上的钢丝绳预留穿孔与连接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挑式卸料平台与结构钢梁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卸料平台与结构钢梁的钢丝绳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的上部均设置有卡槽,中部均设置有钢丝绳预留穿孔,钢丝绳预留穿孔的下端均设置有两个预留螺栓孔,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上的卡槽相对称;所述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组装后,连接件一上的钢丝绳预留穿孔和连接件二上的钢丝绳预留穿孔重合,连接件一上的两个预留螺栓孔分别与连接件二上的对应预留螺栓孔重合,分别通过螺栓依次穿过两个预留螺栓孔将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固定;每个连接件的上端均与对应的结构钢梁固定连接,连接件一及连接件二拼接完成后其卡槽长度与结构钢梁下翼缘宽度一致,连接件一及连接件二的卡槽卡在上端所属结构钢梁的下翼缘上进行连接固定;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悬挑式卸料平台上,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上的钢丝绳预留穿孔与连接件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式卸料平台与结构钢梁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春震赵英猛梅晓丽郝继笑徐歆焱王艳霞郭玉刘拓王宝奇王志远刘云鹤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