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集装箱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76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集装箱房,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的上端均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滚轮,顶盖设有与滚轮相配合的轨道,前侧左立柱和前侧右立柱的前侧面中部均铰接有连接片,连接片的另一端与顶盖铰接,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的后侧面中部均铰接有连接片,连接片的另一端与顶盖铰接,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每一第一连接片的上部均固定有弹簧,弹簧环绕在与第一连接片相应的立柱上未与侧板相接的两侧面,并卡接在与第一连接片相应的立柱上与侧板相接的两侧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的优点,其结构牢固,展开和收折稳定,展开时,保证展开到位。

Foldable container hous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olding container housing, upper front, front right, rear side column Zuo Lizhu Zuo Lizhu and a rear right column is hing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roller, and the roller is equipped with a top rail, the central front side in front of Zuo Lizhu and the front right column is hinged with the connecting piece. The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other end hinged top, middle and rear right side behind the Zuo Lizhu column is hinged with the connecting piece, the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other end hinged top, the connecting piece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ece, a first connecting piece are fixed with the upper spring, spring around the two sides of the column piece the corresponding is not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on with the side plate, and clip two si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plate of the column pie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Due to the adoption of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strong structure, stable expansion and folding, and unfolding in place when unfo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集装箱房
本技术属于建筑项目领域,特别是一种折叠式集装箱房。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折叠式集装箱房的结构不尽合理,在展开时,不容易展开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折叠式集装箱房,其结构牢固,展开和收折稳定,展开时,保证展开到位。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底座、顶盖、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所述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均与底座铰接,所述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的上端均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滚轮,所述顶盖设有与所述滚轮相配合的轨道,所述前侧左立柱和前侧右立柱可向后侧板方向折叠,所述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可向前侧板方向折叠,所述前侧左立柱和前侧右立柱的前侧面中部均铰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与顶盖铰接,所述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的后侧面中部均铰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与顶盖铰接,所述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上端与顶盖铰接,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下部和第二连接片的上部均设有条形孔,限位杆的一端穿过两个条形孔后,通过限位部锁定,每一第一连接片的上部均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环绕在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相应的立柱上未与侧板相接的两侧面,并卡接在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相应的立柱上与侧板相接的两侧面。折叠时,先折叠左侧板和右侧板,再折叠前侧板和后侧板,降低顶盖,滚轮在轨道内滑动,弹簧伸长,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慢慢下降至水平状态。展开时,提升折叠式集装箱房,滚轮在轨道内滑动,弹簧长度复原,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慢慢上升至竖直状态,第一连接片通过弹簧与与其相应的立柱固定稳定,保证集装箱房展开到位。本技术结构合理,展开和收折稳定,展开时,保证展开到位展开折叠式集装箱房后,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上端均通过限位结构限位。限位结构设置于顶盖,限位结构可以是限位槽。进一步,所述弹簧也环绕在第一连接片的非内侧面,所述折叠式集装箱房还包括固定块,通过螺钉将固定块固定于第一连接片,所述固定块与第一连接片之间为弹簧,所述弹簧被固定块压紧于第一连接片。进一步,所述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相应的立柱上与侧板相接的两侧面中的一侧面设有角钢,所述弹簧的一端卡接于所述角钢。进一步,所述立柱为中空立柱,所述立柱内设有第一限位段,所述第一限位段设有螺孔,螺钉穿过第一连接片后,可旋入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相应的立柱上的第一限位段的螺孔。进一步,所述底座设有四个支撑部,所述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分别与四个支撑部的上端铰接,所述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内设有第二限位段,所述第二限位段设有螺孔,螺钉穿过支撑部后,旋入与所述支撑部相应的立柱上的第二限位段的螺孔。进一步,所述支撑部的高度等于左侧板的厚度与右侧板的厚度之和。进一步,所述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的上端均设有通孔,横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下部设有条形套圈,所述横杆穿过所述条形套圈。进一步,所述滚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轨道的数量为两个。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的优点,其结构牢固,展开和收折稳定,展开时,保证展开到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侧板)。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后侧右立柱与弹簧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顶盖与前侧右立柱结合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前侧右立柱与横杆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侧板)。图中,1、底座;2、顶盖;3、前侧右立柱;4、后侧右立柱;5、弹簧;6、连接杆;7、滚轮;8、轨道;9、第一连接片;10、第二连接片;11、条形孔;12、限位部;13、固定块;14、螺钉;15、角钢;16、第一限位段;17、支撑部;18、第二限位段;19、横杆;20、条形套圈;21、气动杆;22、第一夹片;23、第二夹片;24、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5所示,本技术包括底座1、顶盖2、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3、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4,所述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3、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4均与底座1铰接,所述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3、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4的上端均铰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设有滚轮7,所述顶盖2设有与所述滚轮7相配合的轨道8,所述前侧左立柱和前侧右立柱3可向后侧板方向折叠,所述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4可向前侧板方向折叠,所述前侧左立柱和前侧右立柱3的前侧面中部均铰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与顶盖2铰接,所述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4的后侧面中部均铰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与顶盖2铰接,所述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片9和第二连接片10,所述第一连接片9的上端与顶盖2铰接,所述第一连接片9的下部和第二连接片10的上部均设有条形孔11,限位杆24的一端穿过两个条形孔11后,通过限位部12锁定,每一第一连接片9的上部均固定有弹簧5,所述弹簧5环绕在与所述第一连接片9相应的立柱上未与侧板相接的两侧面,并卡接在与所述第一连接片9相应的立柱上与侧板相接的两侧面。折叠时,先折叠左侧板和右侧板,再折叠前侧板和后侧板,降低顶盖2,滚轮7在轨道8内滑动,弹簧5伸长,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3、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4慢慢下降至水平状态。展开时,提升折叠式集装箱房,滚轮7在轨道8内滑动,弹簧5长度复原,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3、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4慢慢上升至竖直状态,第一连接片9通过弹簧5与与其相应的立柱固定稳定,保证集装箱房展开到位。本技术结构合理,展开和收折稳定,展开时,保证展开到位展开折叠式集装箱房后,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上端均通过限位结构限位。限位结构设置于顶盖2,限位结构可以是限位槽。如图1-3所示,所述弹簧5也环绕在第一连接片9的非内侧面,所述折叠式集装箱房还包括固定块13,通过螺钉14将固定块13固定于第一连接片9,所述固定块13与第一连接片9之间为弹簧5,所述弹簧5被固定块13压紧于第一连接片9。如图1-3所示,所述与所述第一连接片9相应的立柱上与侧板相接的两侧面中的一侧面设有角钢15,所述弹簧5的一端卡接于所述角钢15。如图1和2所示,为增强本技术展开时的结构稳定性,所述立柱为中空立柱,所述立柱内设有第一限位段16,所述第一限位段16设有螺孔,螺钉14穿过第一连接片9后,可旋入与所述第一连接片9相应的立柱上的第一限位段16的螺孔。如图1所示,为增强本技术展开时的结构稳定性,所述底座1设有四个支撑部17,所述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3、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4分别与四个支撑部17的上端铰接,所述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3、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4内设有第二限位段18,所述第二限位段18设有螺孔,螺钉14穿过支撑部17后,旋入与所述支撑部17相应的立柱上的第二限位段18的螺孔。如图1所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折叠式集装箱房

【技术保护点】
折叠式集装箱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顶盖、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所述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均与底座铰接,所述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的上端均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滚轮,所述顶盖设有与所述滚轮相配合的轨道,所述前侧左立柱和前侧右立柱可向后侧板方向折叠,所述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可向前侧板方向折叠,所述前侧左立柱和前侧右立柱的前侧面中部均铰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与顶盖铰接,所述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的后侧面中部均铰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与顶盖铰接,所述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上端与顶盖铰接,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下部和第二连接片的上部均设有条形孔,限位杆的一端穿过两个条形孔后,通过限位部锁定,每一第一连接片的上部均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环绕在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相应的立柱上未与侧板相接的两侧面,并卡接在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相应的立柱上与侧板相接的两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叠式集装箱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顶盖、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所述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均与底座铰接,所述前侧左立柱、前侧右立柱、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的上端均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滚轮,所述顶盖设有与所述滚轮相配合的轨道,所述前侧左立柱和前侧右立柱可向后侧板方向折叠,所述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可向前侧板方向折叠,所述前侧左立柱和前侧右立柱的前侧面中部均铰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与顶盖铰接,所述后侧左立柱和后侧右立柱的后侧面中部均铰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与顶盖铰接,所述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上端与顶盖铰接,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下部和第二连接片的上部均设有条形孔,限位杆的一端穿过两个条形孔后,通过限位部锁定,每一第一连接片的上部均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环绕在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相应的立柱上未与侧板相接的两侧面,并卡接在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相应的立柱上与侧板相接的两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集装箱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也环绕在第一连接片的非内侧面,所述折叠式集装箱房还包括固定块,通过螺钉将固定块固定于第一连接片,所述固定块与第一连接片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远晋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