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板折叠式活动板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6091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0
一种整板折叠式活动板房,下底座四周朝上设置有下围板;上顶座四周朝下设置有上围板;安装座分别设置在下底座和上顶座上;驱动件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驱动件活动端与连接块转动相连;连接块分别设置在侧下折叠墙板和侧上折叠墙板上;前墙板和后墙板分别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下底座上且位于下围板内侧;前墙板上设置有门扇和前窗;太阳能板设置在上顶座上,太阳能板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蓄电池设置在上顶座下端,且蓄电池高度低于上围板高度;照明灯设置在上顶座下端,照明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拆装方便,工作量很少且稳定性好,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的设置即使在无法接通电源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使用,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板折叠式活动板房
本技术涉及折叠活动板房
,尤其涉及一种整板折叠式活动板房。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地、灾区临时居住用房、工厂厂房和仓库等地需要大量的用于人员临时居住的活动房屋,这种活动房屋由于其用途的特殊性,要求此类产品运输体积小,便于装卸,使用体积大,安全可靠,并可重复使用;目前一般一套活动板房(单层)大概有五十余种零件,运输时需占用较大的空间,造成运输成本增加;活动板房组装时,还需场地上接入电源,二个工人组装一天只能组装200平方米左右的活动板房;活动板房使用完后,拆卸时需将各个墙板、立柱的螺栓全部拆卸下来,这将耗费许多时间、人力和物力,而且现有的活动板房需要外部提供电源使用,对于无法提供电源的地方则无法正常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整板折叠式活动板房。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整板折叠式活动板房,拆装方便,工作量很少且稳定性好,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的设置即使在无法接通电源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使用,实用性强。(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整板折叠式活动板房,包括下底座、侧折叠墙板、铰链、前墙板、上顶座、太阳能板、后墙板、安装座、驱动件、连接块、照明灯和蓄电池;下底座四周朝上设置有下围板;上顶座四周朝下设置有上围板;侧折叠墙板包括侧下折叠墙板、侧上折叠墙板和侧围板;侧围板分别设置在侧下折叠墙板和侧上折叠墙板两端;侧下折叠墙板下端与下围板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其上端与侧上折叠墙板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侧上折叠墙板上端与上围板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安装座分别设置在下底座和上顶座上;驱动件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驱动件活动端与连接块转动相连;连接块分别设置在侧下折叠墙板和侧上折叠墙板上;前墙板和后墙板分别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下底座上且位于下围板内侧;前墙板上设置有门扇和前窗;太阳能板设置在上顶座上,太阳能板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蓄电池设置在上顶座下端,且蓄电池高度低于上围板高度;照明灯设置在上顶座下端,照明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优选的,下底座下端设置有多组脚轮,脚轮为带轮刹的万向轮。优选的,后墙板上设置有后窗,侧上折叠墙板上设置有侧窗。优选的,下底座的宽度大于侧折叠墙板的高度,下底座的长度大于前墙板和后墙板高度之和。优选的,前墙板和后墙板上端均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安装孔。优选的,照明灯外周设置有防护套,防护套为透明材质制成。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侧下折叠墙板和侧上折叠墙板在驱动件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折叠收缩或扩张展开,当侧下折叠墙板和侧上折叠墙板处于竖直状态时侧折叠墙板为展开状态,此时将前墙板和后墙板转动至竖直状态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侧围板上,板房便可进行使用,门扇方便进出板房,太阳能板吸收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内,蓄电池为板房内需要用电器件供电,即使在不方便接通电源的地方也可以很好使用,当不需要使用使,先将前后墙板解除固定并转动放置与下底座上,驱动件带动侧上下折叠墙板向内折叠,完成板房的折叠收缩,便于运输。本技术板房拆装方便,工作量很少且稳定性好,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的设置即使在无法接通电源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使用,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整板折叠式活动板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整板折叠式活动板房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整板折叠式活动板房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下底座;101、下围板;2、侧折叠墙板;21、侧下折叠墙板;22、侧上折叠墙板;221、侧窗;23、侧围板;3、铰链;4、前墙板;5、上顶座;51、上围板;6、门扇;7、前窗;8、太阳能板;9、后墙板;10、后窗;11、安装座;12、驱动件;13、连接块;14、照明灯;15、蓄电池;16、防护套;17、挡板;18、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整板折叠式活动板房,包括下底座1、侧折叠墙板2、铰链3、前墙板4、上顶座5、太阳能板8、后墙板9、安装座11、驱动件12、连接块13、照明灯14和蓄电池15;下底座1四周朝上设置有下围板101;上顶座5四周朝下设置有上围板51;侧折叠墙板2包括侧下折叠墙板21、侧上折叠墙板22和侧围板23;侧围板23分别设置在侧下折叠墙板21和侧上折叠墙板22两端;侧下折叠墙板21下端与下围板101通过铰链3转动连接,其上端与侧上折叠墙板22通过铰链3转动连接;侧上折叠墙板22上端与上围板51通过铰链3转动连接;安装座11分别设置在下底座1和上顶座5上;驱动件12转动连接在安装座11上,驱动件12活动端与连接块13转动相连;连接块13分别设置在侧下折叠墙板21和侧上折叠墙板22上;前墙板4和后墙板9分别通过铰链3转动连接在下底座1上且位于下围板101内侧;前墙板4上设置有门扇6和前窗7;太阳能板8设置在上顶座5上,太阳能板8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5相连;蓄电池15设置在上顶座5下端,且蓄电池15高度低于上围板51高度;照明灯14设置在上顶座5下端,照明灯14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5相连。本技术中,侧下折叠墙板21和侧上折叠墙板22在驱动件12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折叠收缩或扩张展开,当侧下折叠墙板21和侧上折叠墙板22处于竖直状态时侧折叠墙板2为展开状态,此时将前墙板4和后墙板9转动至竖直状态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侧围板23上,板房便可进行使用,门扇6方便进出板房,太阳能板8吸收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15内,蓄电池15为板房内需要用电器件供电,即使在不方便接通电源的地方也可以很好使用,当不需要使用使,先将前后墙板解除固定并转动放置与下底座1上,驱动件12带动侧上下折叠墙板向内折叠,完成板房的折叠收缩,便于运输。本技术板房拆装方便,工作量很少且稳定性好,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的设置即使在无法接通电源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使用,实用性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下底座1下端设置有多组脚轮18,脚轮18为带轮刹的万向轮。下底座1上设置的多组脚轮便于将折叠活动板房进行移动,带轮刹的万向轮在方便移动的同时便于板房使用时的固定。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后墙板9上设置有后窗10,侧上折叠墙板22上设置有侧窗221。板房墙板上设置多个窗口便于对外部进行观察,提高房内视野。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下底座1的宽度大于侧折叠墙板2的高度,下底座1的长度大于前墙板4和后墙板9高度之和。侧折叠墙板2向内折叠,高度小于下底座1的宽度确保折叠的正常收纳,前墙板4和后墙板9均向内折叠,下底座1的长度可有效确保前墙板4和后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板折叠式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座(1)、侧折叠墙板(2)、铰链(3)、前墙板(4)、上顶座(5)、太阳能板(8)、后墙板(9)、安装座(11)、驱动件(12)、连接块(13)、照明灯(14)和蓄电池(15);/n下底座(1)四周朝上设置有下围板(101);上顶座(5)四周朝下设置有上围板(51);侧折叠墙板(2)包括侧下折叠墙板(21)、侧上折叠墙板(22)和侧围板(23);侧围板(23)分别设置在侧下折叠墙板(21)和侧上折叠墙板(22)两端;侧下折叠墙板(21)下端与下围板(101)通过铰链(3)转动连接,其上端与侧上折叠墙板(22)通过铰链(3)转动连接;侧上折叠墙板(22)上端与上围板(51)通过铰链(3)转动连接;安装座(11)分别设置在下底座(1)和上顶座(5)上;驱动件(12)转动连接在安装座(11)上,驱动件(12)活动端与连接块(13)转动相连;连接块(13)分别设置在侧下折叠墙板(21)和侧上折叠墙板(22)上;前墙板(4)和后墙板(9)分别通过铰链(3)转动连接在下底座(1)上且位于下围板(101)内侧;前墙板(4)上设置有门扇(6)和前窗(7);太阳能板(8)设置在上顶座(5)上,太阳能板(8)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5)相连;蓄电池(15)设置在上顶座(5)下端,且蓄电池(15)高度低于上围板(51)高度;照明灯(14)设置在上顶座(5)下端,照明灯(14)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5)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板折叠式活动板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座(1)、侧折叠墙板(2)、铰链(3)、前墙板(4)、上顶座(5)、太阳能板(8)、后墙板(9)、安装座(11)、驱动件(12)、连接块(13)、照明灯(14)和蓄电池(15);
下底座(1)四周朝上设置有下围板(101);上顶座(5)四周朝下设置有上围板(51);侧折叠墙板(2)包括侧下折叠墙板(21)、侧上折叠墙板(22)和侧围板(23);侧围板(23)分别设置在侧下折叠墙板(21)和侧上折叠墙板(22)两端;侧下折叠墙板(21)下端与下围板(101)通过铰链(3)转动连接,其上端与侧上折叠墙板(22)通过铰链(3)转动连接;侧上折叠墙板(22)上端与上围板(51)通过铰链(3)转动连接;安装座(11)分别设置在下底座(1)和上顶座(5)上;驱动件(12)转动连接在安装座(11)上,驱动件(12)活动端与连接块(13)转动相连;连接块(13)分别设置在侧下折叠墙板(21)和侧上折叠墙板(22)上;前墙板(4)和后墙板(9)分别通过铰链(3)转动连接在下底座(1)上且位于下围板(101)内侧;前墙板(4)上设置有门扇(6)和前窗(7);太阳能板(8)设置在上顶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远晋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