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643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路绕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四周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上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上端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壁水平插接有转动块,且转动块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两个所述转盘之间均匀连接有若干个绕线轴,其中一个转动块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外壁一侧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活动块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杆,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L型连接杆,且两个L型连接杆之间设有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操作,绕线更加均匀,且省时省力。

A line wi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ne win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base of the lower end of 4 weeks were provided with a universal wheel, two sides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symmetrically an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frame,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side fixing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xed block, the fixed block wall is inserted with a rotational level block, and rotate the blocks away from end of the fixed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rotary table, a plurality of spool uniform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of the wheel, one side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rotating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shaft,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chute, and the chute is connected with a movable sliding block, the outer side of the the movable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second driving motor through second shaft, the upper end of the movable block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rod, wherein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two sides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type L, and two L type connection There is a pulley between the rod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operation, even more uniform winding, and time saving and labor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路绕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线路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力线路铺设中,当需要收起电缆时,通常直接将电缆缠绕在电缆盘上,但是现有电缆盘的主体部分一般都只有一个用于缠绕电缆的缠绕盘,由于电缆长度较长,在收起时很容易发生互相缠绕、纠连,这时需将缠绕的电缆理顺后才能继续盘绕,这样便使得电缆的盘绕非常不便。现有的电缆盘支架设有一组电缆盘,电缆盘与电缆盘支架为可转动连接。使用时,在电缆盘的旋转中心安装一只滚动轴承,在此轴承中装一个旋转轴,旋转轴固定在电缆盘支架上,支撑电缆盘并使之能轻松的转动。在使用该电缆绕线装置时,若电缆互相缠绕、纠连,还是需将缠绕的电缆理顺后才能继续盘绕,这样便使得电缆的盘绕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线路绕线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路绕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四周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上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上端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壁水平插接有转动块,且转动块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两个所述转盘之间均匀连接有若干个绕线轴,其中一个转动块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远离转动块的一端设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连接轴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穿过固定架的内壁向外延伸端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外壁一侧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活动块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杆,且支杆远离活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L型连接杆,且两个L型连接杆之间设有滑轮,所述支杆的外壁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伸缩杆远离支杆的一端与活动块转动连接。优选地,两个所述转盘之间均匀连接有3-5个绕线轴,且绕线轴成环形分布,每个绕线轴的外壁均匀设有若干个凸起。优选地,所述活动块的底部均匀设有4-6个限位槽,且每个限位槽内均安装有滚轮。优选地,所述L型连接杆与滑轮连接处的外壁套接有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万向轮便于移动和运输,同时两个转盘之间均匀连接有3-5个绕线轴,且绕线轴成环形分布,每个绕线轴的外壁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增加表面摩擦力,避免绕线时出现打滑现象,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转轴通过联轴器作用使得连接轴转动,从而使得绕线轴实现旋转,并对电缆进行盘绕,将电缆放置于滑轮的凹槽面内,启动第二驱动电机,并通过第二转轴实现活动块的水平往返移动,进而使得电缆线能够均匀盘绕,省时省力,且由于支杆的外壁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在进行盘绕时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避免出现划伤和挤压变形现象。本技术结构简单,易操作,绕线更加均匀,且省时省力,该装置使用便捷巧妙,适宜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A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B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底座1、固定架2、万向轮3、固定块4、转动块5、转盘6、绕线轴7、连接轴8、联轴器9、第一转轴10、第一驱动电机11、滑槽12、活动块13、滚轮14、第二转轴15、第二驱动电机16、支杆17、连接板18、L型连接杆19、滑轮20、伸缩杆21、弹簧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线路绕线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端四周均安装有万向轮3,底座1的上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且固定架2上端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固定块4的内壁水平插接有转动块5,且转动块5远离固定块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6,两个转盘6之间均匀连接有若干个绕线轴7,其中一个转动块5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8,且连接轴8远离转动块5的一端设有联轴器9,联轴器9远离连接轴8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10,且第一转轴10穿过固定架2的内壁向外延伸端设有第一驱动电机11,底座1的上端设有滑槽12,且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13,活动块13的外壁一侧通过第二转轴15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6,活动块1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杆17,且支杆17远离活动块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8,连接板18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L型连接杆19,且两个L型连接杆19之间设有滑轮20,支杆17的外壁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伸缩杆21,且伸缩杆21的外壁套接有弹簧22,伸缩杆21远离支杆17的一端与活动块13转动连接。具体的,两个转盘6之间均匀连接有3-5个绕线轴7,且绕线轴7成环形分布,每个绕线轴7的外壁均匀设有若干个凸起,增加表面摩擦力,避免绕线时出现打滑现象。具体的,活动块13的底部均匀设有4-6个限位槽,且每个限位槽内均安装有滚轮14,便于活动块13的滑动,从而使得滑轮20起到更好的引线效果。具体的,L型连接杆19与滑轮20连接处的外壁套接有轴承,减小摩擦系数,有利于转动。工作原理:本技术中,底座1的下端四周均安装有万向轮3,便于移动和运输,同时两个转盘6之间均匀连接有3-5个绕线轴7,且绕线轴7成环形分布,每个绕线轴7的外壁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凸起,增加表面摩擦力,避免绕线时出现打滑现象,而其中一个转动块5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8,且连接轴8通过联轴器9连接有第一转轴10,且第一转轴10穿过固定架2的内壁向外延伸端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11,启动第一驱动电机11带动第一转轴10旋转,第一转轴10通过联轴器9使得连接轴8转动,从而使得绕线轴7实现旋转,并对电缆进行盘绕,同时由于底座1的上端通过滑槽12滑动连接有活动块13,活动块13的外壁一侧通过第二转轴15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6,将电缆放置于滑轮20的凹槽面内,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6,并通过第二转轴15实现活动块13的水平往返移动,进而使得电缆线能够均匀盘绕,省时省力,且由于支杆17的外壁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伸缩杆21,且伸缩杆21的外壁套接有弹簧22,在进行盘绕时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避免出现划伤和挤压变形现象。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线路绕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路绕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四周均安装有万向轮(3),所述底座(1)的上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且固定架(2)上端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内壁水平插接有转动块(5),且转动块(5)远离固定块(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6),两个所述转盘(6)之间均匀连接有若干个绕线轴(7),其中一个转动块(5)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8),且连接轴(8)远离转动块(5)的一端设有联轴器(9),所述联轴器(9)远离连接轴(8)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10),且第一转轴(10)穿过固定架(2)的内壁向外延伸端设有第一驱动电机(11),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滑槽(12),且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13),所述活动块(13)的外壁一侧通过第二转轴(15)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6),所述活动块(1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杆(17),且支杆(17)远离活动块(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L型连接杆(19),且两个L型连接杆(19)之间设有滑轮(20),所述支杆(17)的外壁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伸缩杆(21),且伸缩杆(21)的外壁套接有弹簧(22),伸缩杆(21)远离支杆(17)的一端与活动块(13)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绕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四周均安装有万向轮(3),所述底座(1)的上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且固定架(2)上端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内壁水平插接有转动块(5),且转动块(5)远离固定块(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6),两个所述转盘(6)之间均匀连接有若干个绕线轴(7),其中一个转动块(5)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8),且连接轴(8)远离转动块(5)的一端设有联轴器(9),所述联轴器(9)远离连接轴(8)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10),且第一转轴(10)穿过固定架(2)的内壁向外延伸端设有第一驱动电机(11),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滑槽(12),且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13),所述活动块(13)的外壁一侧通过第二转轴(15)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6),所述活动块(13)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德良刘锦宁单锦坤袁建业何贺恩叶志强单藉意陈智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